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分析论文_王玉芳,罗武军,陈有明,王海峰

(陇南市武都区疾控中心 甘肃陇南 746000)

【摘要】目的: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陇南市武都区马街乡官堆村、寺背村、湾儿下村育龄妇女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有效的孕期保健护理方法,以确保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确保母婴平安以及提升人口素质。结果:对于母乳喂养的优势、临产前的预兆,其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在产后抑郁早期表现以及产后随访时间等方面均知晓率较低。结论:对于农村育龄妇女实施有针对性的孕产期保健护理能够大大提升育龄妇女对相应知识的知晓率,从而确保育龄女性对孕产期保健时的依从性,确保母婴的平安与健康,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出生人口的素质水平。

【关键词】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220-02

由于农村相较于城市而言发展较慢,可能与地域原因、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而种种因素均可能导致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水平的欠缺,从而在孕产期保健的依从性降低,威胁到母婴的健康,使得出生人口的素质降低[1]。基于上述各种因素,加强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能够提升其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确保孕产妇以及围产儿的健康,降低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因此,本次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6月—2016年6月陇南市武都区马街乡官堆村、寺背村、湾儿下村育龄妇女为本次研究对象,5年中共纳入研究对象5000例。年龄20~30岁,平均(26.78±2.12)岁,小学文化1100人次,初中文化2100人次,高中文化1300人次,高中以上文化500人次。本次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农村育龄妇女产期保健知识情况水平,并制定相关的孕产期保健护理措施,以提高其知识知晓率的水平。

1.2 方法

1.2.1调查的方法主要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查阅,并采用自制的方法对问卷表进行制作,通过预调查,对研究对象实施相关的培训,对所有对象实施入户调查,并运用当面询问的方式对调查问卷表进行填写。

1.2.2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对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调查,同时对研究对象生育情况进行调查。(2)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情况进行调查,设立15个相关的知识内容,每个知识点运用百分制评分,分数≥60分为对孕期保健知识知晓。

2.结果

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对比,统计结果表示,对于母乳喂养的优势、临产前的预兆,其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怎样科学“坐月子”、孕期体重增长情况、产后抑郁早期表现以及产后随访时间等方面均知晓率较低,提示为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普及情况较为低下,详细数据情况见表1。

表1 农村育龄妇女对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率情况对比(%)

 

3.讨论

由于农村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育龄妇女可能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存在偏低的情况,因此积极对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并进行相关知识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孕产期知识的普及。因此,应当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农村妇女对孕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建立一个护理保健小组,以护士长为首,带领所有医护人员成立护理保健小组,经过建立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管理制度,将责任进行分工,落实到所有成员身上,且进行相关考核制度[3]。对有所成员定期培训,培训方式可以是讲座、实训、多媒体播放、口头教育等;培训内容可以是对于母乳喂养的优势、临产前的预兆、孕期异常表现的识别方法、产前检查的内容、孕期自我监测的方法、新生儿喂养和护理等,针对于薄弱的环节应当加强教育,以确保专业指导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知识的普及[4]。

(2)制定孕期保健护理途径,可以查阅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的相关资料,针对于不同情况的问题制定护理教育途径,编制相关教育资料,进行发放,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护理教育[5]。

(3)具体孕期保健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临产前的预兆、孕期异常表现的识别方法、每次产前检查的内容、孕期自我检测的方法、新生儿喂养和护理、母婴喂养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可以利用图片、多媒体、书籍等方式讲解关于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的知识,预防的方法等。

由于农村的育龄妇女因为地域原因、交通原因、收入因素以及教育等因素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率存在偏低的情况,同时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孕产期保健知识,如产后抑郁早期表现、产后随访时间、孕期体重增长情况、怎样科学“坐月子”等保健知识均知晓率较低。因此,对于农村育龄妇女实施有针对性的孕产期保健护理能够大大提升育龄妇女对相应知识的知晓率,从而确保育龄女性对孕产期保健时的依从性,确保母婴的平安与健康,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出生人口的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爱英.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探讨[J].医药前沿,2014,(20):347-348.

[2]刘爱平.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需求和可及性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5):212.

[3]毛翠芬,尚丽萍,赵春华等.蒙自市农村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工作体会[J].淮海医药,2015,(1):70-70,71.

[4]李铭芳.分析影响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社会因素[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8):2557-2558,2559.

[5]曾麟,吴其英.农村妇女保健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538.

作者简介:王玉芳(1974.12-)女,汉族,陇南市武都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分析.

论文作者:王玉芳,罗武军,陈有明,王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护理分析论文_王玉芳,罗武军,陈有明,王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