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及政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理论论文,政策论文,基础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只发生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国家之间。这一思想为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主张提供了理论支持,据此,贸易国之间就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和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各种形式的内部贸易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这种新的贸易形态,最初被认为只是一种统计现象。直到70年代中期西方学者格鲁贝尔和劳艾德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测定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格鲁贝尔—劳艾德公式,各国学者才逐步认识到产业内贸易是现代国际贸易中新的趋向这一重要事实。传统的贸易理论却无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并且,放任产业内贸易活动是否会对本国经济产生危害以及应当采取何种形式的贸易政策,就成为新的贸易条件下需要做出解释的现实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贸易理论应时而生并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其中,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基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框架下对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开拓性研究最为引人注目。
一、新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的市场和生产领域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为基本前提,这与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基础一脉相承。现代经济学分析已经超越了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减的假定。新贸易理论也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它们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1.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从生产的角度来说,任何厂商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影响力,而产品差异化是厂商获得一定垄断力量的便捷途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具有对消费品意愿多样化的特征。因此,以同质产品为基础的完全竞争市场假定在现实中就很难成立。因为市场必然会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使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厂商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产品差异化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以带来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的下降,获取竞争优势。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分工细化,即使在同一产业内部,也可以使差异产品的批量生产分布于不同国家成为可能,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中作出了系统阐释。
新贸易理论认为,产业内贸易基本处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状态,厂商的定价行为背离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因此,新贸易理论主要分析了同内部经济有关的这两种不完全竞争形式。(1)在分析国际贸易中寡头垄断现象时,新贸易理论采用古诺模型,假定寡头厂商在做出利润最大化产量决策时,其他寡头的产量决策不受其影响。假设在两个国家都存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寡头厂商,且甲国厂商的数目少于乙国,若彼此不发生贸易,则甲国该种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不及乙国,甲国该种产品价格较高,国民相对福利水平较低;反之,如果两国之间发生贸易,市场机制驱动甲国从乙国进口该种产品,国际贸易会加剧两国厂商之间的竞争,竞争导致国际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该商品,实现整体国民福利增进。但另一方面,由于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存在可能造成市场分割,寡头厂商可以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衍生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歧视和倾销。以上分析表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本身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之一。国际贸易并不全是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导致的。(2)在分析国际贸易中的垄断竞争现象时,新贸易理论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假定厂商在调整其价格和产量决策时, 必然意识到自己决策行为对其他厂商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即厂商之间的决策行为是一种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博弈过程。所以,厂商一般不会选择价格竞争策略,而是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规模经济来赢得竞争优势。因为在现实中很少产品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同种使用价值的产品,也会由于厂商的技术水平、工艺、经营理念、广告宣传等的不同导致产品质量、款式、包装、形象等差异。例如同样的碳酸饮料,由于品牌的不同将会导致其在消费者心目中很大的形象差异。因此,一方面,不同的厂商对其产品的经营具有不同程度的垄断;另一方面,由于相同或相近使用价值产品的大量存在,竞争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产品差异化造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产品的差异化可分为垂直差异化和水平差异化,前者主要体现了质量上的差异;后者主要体现在规格和款式上的差异。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垂直差异产品的需求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而对水平差异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在垄断竞争环境中,厂商的生产决策基于国内、国际市场两种考虑而采取不同对策。新贸易理论认为,产业内贸易现象是由于各国生产者为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仅生产少数几种反映国内大多数人收入和偏好状况的差异产品以满足国内大多数人的需求,并出口部分产品满足国外少数人的偏好;而国内少数人的偏好则通过进口差异产品去满足。所以,即使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抑或相同,两国之间也存在贸易机会,而且两个国家越相似,贸易量越大。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本身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
2.规模经济
与古典经济理论分析假设相一致,规模报酬不变也是传统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也就无法通过扩大规模而影响商品价格,进而不会影响贸易的基础。但新贸易理论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厂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趋于逐步下降。因为虽然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但固定成本和管理费用却随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份额趋于下降,从而产量增加总能使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厂商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获取竞争优势。规模经济的存在,还将带来特定产品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行进入的厂商可以通过市场“先机”,赢得规模效果,获得成本优势从而价格优势,并借此实现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产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厂商可以通过扩大其本身的规模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内部规模经济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形式。通常,一个规模大的厂商较规模小的厂商更富有效率。这是因为大厂商能够采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工艺和生产技术来进行现代化大生产,生产效率较高;而且,大规模生产经营还能降低单位产出的行政管理、营销费用等,从而使厂商的单位产出的边际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趋于下降。因此,厂商可以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或者采取高于边际成本的定价方式谋取高额利润。新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存在内部经济的垄断竞争模型(即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将内部规模经济引入分析框架,是该理论一个重大突破,由此使之理论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具有更强的对现实的解释力。
外部规模经济,意指规模扩张带来的外部效应,即个体厂商从其他厂商的经济活动(主要指同行业或相关行业规模的扩大)中所获得好处,这被称为“溢出效应”。外部经济包括技术性外部经济和货币性外部经济。技术性外部经济是厂商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干中学、模仿等形式免费搭车获得知识和技术,从而提升个体厂商的运营效率。货币性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厂商的集聚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包括从这些产业的集中和扩展中能够便捷、廉价、可靠地获得原材料、中间品、技术工人和专门化的服务等,坐享产业扩张和集聚带来的好处。货币性外部经济很早为人所知,但新贸易理论首开在贸易分析中引入外部经济之先河。为此,新贸易理论给出了一个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经济模型,其逻辑结论是,不论同行业产出或国民产出有关的外部经济,还是同世界产出有关的外部经济,都可以增进效率,因为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是厂商生产规模的递减函数。
另一方面,新贸易理论利用外部性解释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这种解释被现代内生增长理论所接受。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用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揭示了物质生产部门和知识生产部门由于贸易的开展所产生的资源优化配置并促进贸易国经济增长的事实;帕伦特研究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扩散、边干边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布洛姆斯特罗姆考察了一国厂商和跨国公司的决策行为对溢出效应的不同影响。所有这些理论和经验研究,都显示国际贸易中的知识或技术扩散对于贸易国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在微观层面,国际贸易的正的外部性效应,使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表现为递减特征;在宏观层面上,据此演绎,社会的总量生产函数必然服从规模收益递增。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能使参与贸易的经济体获得外部效应,从而可以实现规模收益递增,推动经济长期增长。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
1.政策主张
以比较利益论和要素禀赋论为基础的经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利益的存在和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产中的生产效率不同,从而为贸易开展提供了互惠互利的空间,其顺理成章的政策主张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贸易自由化。这种政策理念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基本要求,但与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垄断形态发展和产业内贸易兴起越来越不相适应。由此催生出的新贸易理论在逻辑上延伸而来并被称之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主张,正是对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不实之假定予以修正之后提出来的。由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存在,新贸易理论认为国家政府可以通过生产与研发补贴、出口补贴与进口关税等来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培育和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转移国外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战略性贸易政策富有极其浓重的贸易保护和国家干预主义色彩,与早期的贸易保护论甚为相似,与资产阶级贸易保护论的奠基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保护幼稚产业论”主张保护本国的弱小产业的观点大有异曲同工之处。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始作俑者布兰德和斯潘塞关于“以补贴促进出口”及“新幼稚产业保护论”认为,当代世界的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普遍存在,许多产业领域,贸易由为数不多的大厂商所控制,它们足以左右市场价格。为争取本国厂商进入国际市场,政府采用生产或出口补贴形式,可以相对降低本国产品的边际成本和价格,抬高市场反映曲线,使本国厂商的潜在进入变为可能。通过关税,使国外垄断厂商垄断利润转移到国内,增进本国国民福利。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新贸易论者也认为,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采取保护国内市场的措施,可以为具有内部经济的本国厂商提供相对于外国厂商的规模优势,使其能够增加在国内市场和没有保护的外国市场的市场份额,这将在牺牲外国福利的情况下增加本国福利。对国内高技术产业提供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是由于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其技术扩散能力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素质提升。但技术开发具有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技术产品具有外部性和部分排他性,仅凭市场机制本身无法使厂商的研发投入得到完全补偿,这将影响到创新和经济长期增长,因而政府对战略性产业或高技术企业给予一定财政扶持是十分必要的。
2.借鉴意义
新贸易理论直面当前国际贸易的现实,较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发生的原因,使贸易理论的研究和贸易实践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的缺憾。新贸易理论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开创性地研究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明确指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本身就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基础。新贸易理论深入到产业组织、厂商规模层面,脱离了完全竞争模式的束缚。并且,运用新增长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把干中学、技术模仿与扩散等现实因素考虑进来。虽然新贸易理论最初只是为了解释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而产生的,但由于其合理地揭示了当前国际贸易现实,因而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要紧密结合、互相协调,注重将战略因素在进出口宏观管理中灵活运用,积极推动外国直接投资,增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的实质性联系,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应充分重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大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及扶持高技术产业;在开展对外贸易时,不能过分强调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应看到在发展水平或要素禀赋相近的国家和相同产业间也存在贸易的巨大利益及可能性;要重视技术开发和创新、产品的个性化及差异化等。
但是,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局限性。其一,它采用古诺模型分析寡头之间国际贸易的关系,但现实生活中古诺模型的假定是不存在的,每个寡头厂商在做出自己的产量决策时必然要考虑对其他厂商的影响。其二,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只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还需要许多充分条件,如各国政府必须拥有完备的信息,具备大容量的国内统一市场,以确保企业扩大过程中报酬递增的实现;被保护的目标市场不会诱使新厂商加入;不存在国际产业冲突等。但这些条件在实际中不一定完全存在,例如,贸易保护通常引致贸易争端发生,乃至引起制裁和报复行为。
标签:产业内贸易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 完全竞争论文; 新贸易理论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价格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