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科教兴国战略论文,科技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改革科学技术体制,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论述所形成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对于增强全党和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精髓,确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历史车轮驶入8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人类在和平与发展主旋律中迈向新的世纪。一场以科技实力和知识总量为焦点的国际竞争将决定每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和命运。对于走在改革和发展大道上的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洞察中国和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早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就精辟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马克思主义论断,为我国制定科技发展和改革的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科学论断,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迎来了建国以来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科技进步使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跨越。

1988年,面对高科技大潮的涌动,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与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联系和内在规律,正确评价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位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观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富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论断,是邓小平同志深邃战略眼光和卓越科学意识的最高体现,是贯穿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始终的精髓,这一高度妮练的科学总结,不仅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科学命题,而且是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这里,邓小平以其杰出政治家、战略家的敏锐目光,从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全新视角,再一次把握全局,指明了我国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应当指出,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从技术革命导致产业革命的史实,阐述过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追溯一下历史的轨迹,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是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岁月。宗教成了最高的法律,科学成了神学温驯的婢女。是一次又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巨大飞跃,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推动产业的革命性变革。从1750年到1850年发生的产业革命,导致煤成为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纺织机、蒸汽机、有线通讯、无机化工材料和高炉炼钢技术等相继问世,开辟了科技进步和产业革新的新时代。185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又一次产业革命使得石油和电力成为新的能源,汽车、飞机、转炉炼钢、有机化工材料、电话及无线电通讯,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远不如今天这样强大,但革命导师已经敏锐地洞察到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革作用,“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2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本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历史飞跃。原子能等新能源脱颖而出,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纤通讯、基因工程、自动化技术、柔性加工系统等接踵而至。尤其是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浪潮涌动,当代科学的前沿阵地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体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本世纪初的5—10%上升到60—80%。高科技作为跨世纪竞争的制高点,作为新时期历史的火车头,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推力,已为整个人类所关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起点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战略。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已超过12亿,虽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却十分短缺;我国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上,养活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我国工农业总体上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经济发展受到人口膨胀、资源紧缺和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具有相当科技实力的大国。建国四十多年来,我们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我国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已达2000多万人,400多万科技工作者直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迄今为止,已经建立了2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万多个高科技企业。这支科技大军有着善于攻关、志在必得、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我国巨大的优势之所在。当今世界,政治冷战转为经济热战,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能力的巨大作用,导致世界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较量。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科技事业作为大政方针,把增强科技实力设定为国家目标。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挑战存在始终,机遇稍瞬即逝。因此,面对国际态势和国情实际,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诸多任务中,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诸多任务中,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那样:“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3页)。我们要牢牢把握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这一精髓,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点,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激烈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邓小平关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论述,提出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指明了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方向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深刻阐述了“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等革命理论,而且在于科学地概括了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内在联系,为深化科技、经济体制配套改革指明了方向。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个思想最早是马克思提出来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既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根源,也揭示了革命的根本目的。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指出了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存在着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提出要通过改革实现制度的创新,解放生产力,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改革观和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经历了由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由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由单项改革进入到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进程。科技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系统工程,是一场解放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如何推进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思路的要点是:

首先,要从科技工作的体制上,明确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基本方向。早在1985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高屋建瓴地指出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问题。他在肯定我国改革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这是他又一次站在时代的高度,指引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运动驶入正确航向。

第二,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双管齐下,克服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提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8页)。正是以邓小平同志这些重要论断作为思想理论基础,我国针对传统体制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不利于科技人员发挥才能和智慧的弊端,进行了成功的创造性的改革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实行技术成果商品化方面,制定实施了《技术合同法》,开放技术市场,把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入科技系统,使大批技术成果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向生产领域扩散和转移。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制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运用法律手段,强化转化环节,加快转化速度,提高转化效益,促进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在科研院所改革方面,从1985年起,基础研究型机构实行科学基金制,同行评议,择优支持;技术开发型机构实行技术合同制,面向经济建设,通过技术性收入实现经济自立;社会公益型机构实行经费包干制,构筑起结构网络化、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体系。1992年10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重要方针,积极推进科技系统的人才分流和结构调整。对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重大社会公益研究、事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研究,提供充分保障和稳定支持,同时对技术开发、科技服务和科技产业进一步放开搞活,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分流和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纵深部署,逐步形成适应新技术革命要求的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

第三,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构筑新型科技体制的基本框架,加速科技体制从现有基础向目标模式过渡。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按照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的原则,逐步建立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指导下,这个新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组织结构上,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在运行机制上,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学研究体制,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微观基础上,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科技企业制度和在数量和质量上具有相对优势的跨世纪人才梯队;在宏观管理上,建立符合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的、统筹协调的科技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三、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回答了实现科技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成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科技人员政策的核心

科技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早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就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胆识,拨乱反正,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确回答了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性质问题。在1984年的国庆讲话中,他又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和全社会,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关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页)。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之后,更为重视作为科学技术与知识的载体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他不乏幽默地说道:“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5页)。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淋漓尽致,而且引人深思。我们说,知识、人才之所以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是因为它们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活跃的因素和最革命的力量,而科学技术进步,则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繁荣昌盛。邓小平同志这些重要思想和著名论述,道明了科技第一生产力与科技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我国科技人员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的基点,具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首先,人才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改革要深化,人才是关键。正因如此,邓小平同志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他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他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并在不同时期的多个场合指出,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第一位的就是科技队伍的管理和使用问题。

第二,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人才辈出、人才流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条件。他一贯谆谆教导各条战线都要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发现人才,正确使用人才,特别强调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在这一点上,邓小平人才思想达到前人没有达到的理论高度和时代亮点。

第三,尊重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保护知识产权和智力劳动的成果。早在70年代末,各界对我国是否制定专利法激烈争论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果断表态,还是搞专利法好!1992年南巡谈话中,他又一再告诫广东高科技企业,要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要走向国际化。这是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的深刻体现。

第四,科教结合,扶植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和培养青年人才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认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指引下,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具有新的知识结构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进入关键技术岗位,一批又一批新科技革命的启明星和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正在茁壮成长。

第五,切实改善科技人员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早在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国务院工作期间,他就提出要做科技界的后勤部长,多次强调要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物质保障,并且身体力行,为改善科技人员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做了大量工作。这以后,他多次要求全党关心这个重要问题,每年给知识分子解决一点问题,要切切实实解决,要真见成效。

四、邓小平关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论述,确定了我国赶超战略的指导原则,为中华民族进军世界前沿,占据制高阵地作出英明决策

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时刻注视着高科技大潮的走势,他反复要求全党充分认识这场新科技革命,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他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把对当代高科技发展形势的认识,提高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他纵观历史、广征博引,以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例,阐明发展高科技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思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发掘中国科技潜能和优势,推进高科技研究,进军世界科学前沿,占据未来制高阵地。1986年3月,他亲自批复了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关于跟踪和推进高技术研究的建议信,批准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对我国今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7个领域,确定了15个主题,力争有所突破,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二是顺应高科技向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渗透、扩散和转移的趋势,大力推进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1990年,86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又一次走在时代前列,提出高科技产业化的重大方略。1992年他在南巡期间多次参观高科技企业,对发展高科技倾注了无比关切。他指出:“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殷切地勉励大家:“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8页)。所有这些充分表现出邓小平同志作为杰出战略家对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和对中国赶超战略的英明决策。

五、关于科技战线率先对外开放的论述,突出反映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全球视野和时代特征,是我国科技、教育事业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同志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流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对外开放的政策时,始终把科学技术的国际性作为政策依据和出发点。因此,科学技术领域的对外开放,应当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贯穿于我国沿海、沿边、沿江和沿主要交通干线对外开放的格局之中。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基本思路是:

(一)阐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国际性和我国科技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科技领域率先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技术是国际化的事业,科学无国界,科研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每个科技、经济强国在其发展历程中,无不通过学习和借鉴别国科技成就,增强自己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必须对外开放。

他告诫全党,就我国目前来说,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因为从长远来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这是科学技术领域必须率先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依据。正是从这一战略高度出发,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赴美访问时,与美国前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邦交正常化后的第一个双边协定——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目前,我国已同96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14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顺应国际科技经济一体化潮流,开辟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的格局。

(二)简明了科学技术领域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方针的关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重视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邓小平同志极为深刻的指出,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

(三)阐明了科技、教育的对外开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和开放的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的对外开放的思想是在世界现代化大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在地方性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14页)。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正是以世界作为参照系,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准确把握了当代科技革命的走势。1983年10月邓小平为景山学校挥毫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当指出,他关于三个“面向”的思想,不仅对教育战线,而且对科技、经济等各条战线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深层次、高标准的战略要求。这是我们考虑和设计改革思路和发展战略的大坐标。我们要沿着邓小平同志指引的方向,全方位、多层次、大跨度地对外开放,以雄健的步伐登上21世纪的国际舞台。

六、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依托的时代背景和蕴含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指导方针

邓小平同志不愧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他立足中国大地而又面向世界,正视国情现实而又面向未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高瞻远瞩地构思和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发展战略”。他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论述,不仅全面深刻,而且言简意赅,依托的时代背景和蕴含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创造光辉。他总结历史,环视世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既朴实无华又气势恢宏地提出了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理论框架,已经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一份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勾画出我国今后5年、15年现代化事业的壮丽蓝图。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提到关系全局的重大方针的高度。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也是邓小平同志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贯思想。

重温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邓小平同志在绘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中国式现代化总战略的首要位置:他一再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面对当今,人类进步一日千里,展望未来,下一个世纪将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他反复强调,我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他多次强调知识和人才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提醒全党:“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因此,就科技、教育、经济三者的关系而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推进科技进步的基础和源泉:“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这些精辟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轨,为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确定了正确的时代方位和根本指导方针。

在中外历史上,基于对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把发展科技、教育提到治国兴邦之纲,已有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曾提出“技术立国”的国策,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振兴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特定信息产业的三部法律,推动日本经济从引进技术逐步向自主开发转轨,最终在二战废墟上崛起,现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韩国也曾于1967年制定了《科学技术振兴法》,依法推行“科技立国”方针,而今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新兴工业国家。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无疑应当借鉴诸多国家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有益启示,但决不是昔日他国“技术立国”、“教育立国”发展模式的重复或仿效,而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纲领的重大部署,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治国方略,是在17年改革与发展实现了伟大历史跨越的基础上,从新的历史起点,新的战略高度,依靠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力量,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工程。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抓住思想精髓,把握科学体系,自觉运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强大武器,指导和实践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这是胜利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保障。

改革与发展是当今中国两大主题,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旨。让我们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科技系统的结构调整,人才分流和机制转变,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开拓和发掘科技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上台阶,武装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我们深信,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与科教兴国实践相结合,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业驾上科技的飞轮,在跨世纪的时空中,创造新的历史奇迹,为中国和人类的文明进步,谱写光辉灿烂的篇章。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论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