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德国艺术状态——联接两个世纪的文化策略及多媒体视讯网络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视讯论文,网络建设论文,当代论文,状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两德的合并与欧洲一体化的迭进,德国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策略越来越明显地实施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早在东西对峙的冷战时期,西德就不遗余力地鼎助从前东德流入西方的青年艺术家,象格奥哥·巴塞利茨(Georg Baselitz)、盖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等就是其中在西部成长起来的战后德国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前西德的文化政策伴随着其日益强盛的经济实力把战后的青年艺术家们推上了欧洲及世界的艺术舞台,这群艺术家,在30岁左右就具有名利双收的成绩,令今天新一代青年艺术家们望尘莫及。
德国的文化政策除了造就与其政治观念相符的艺术家们之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氛围:以西部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主的鲁尔区艺术中心,以慕尼黑、斯图加特为轴心的南部艺术中心,以及中部法兰克福,北部汉堡和当时的孤岛西柏林都是艺术非常活跃的地区,像科隆、法兰克福的艺术博览会的国际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被称为艺术奥林匹克的卡塞尔文献展自1955年第一届举办以来,一直是当代艺术动向的晴雨表。事实上,当初的这些艺术活动是在其经济实力并不殷实的景况下展开的,今天,德国作为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场所,吸收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与观众。
柏林,自联邦议会决定成为统一后的首都,这个德国最大都市的国际色彩逐渐显现出来。满城的建筑工地正在慢慢地把曾经一分为二的城市牢固地缝构在一起,接连不断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也在为重振柏林的辉煌积砖备瓦。统一后的德国,并未因肩负着沉重的东部包袱和其困扰朝野的长年居高不下的失业人数而阻碍艺术文化投资。动辄几百万马克的展览费用,在欧洲其它国家是不多见的。一些重要的展览活动除了策划人非同一般的能力外,也与国家和各种财团、商社的热衷支持密不可分。而且,按德国建筑——艺术法规,建筑费用的2 %必须用于与之相关的艺术项目。到2000年,当代世界著名建筑师基本上都将有新作品耸立于柏林,而仅国家政府机关的建筑费用就是30亿马克,其中用于艺术方面将不少于6千万马克。
新首都的重建带动了其文化复苏的浪潮,西部一些艺术机构,文化基金会及一些重要的艺术策划人、画廊老板已纷纷向柏林迁徙;除了整修一些旧博物馆外,1996年11月,由一座废弃的火车站改建的柏林当代美术馆即汉堡火车站开馆,这是柏林140 座博物馆中艺术气象最新的一座, 八千平方米展出面积除了展示典藏, 象约瑟夫·波依斯(JosephBeuys)、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 安塞姆·基佛(AnselmKiefer )、 理查德·朗(Richard Long )、 马里奥·迈兹(MarioMerz)的大型作品外,也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展;此外,柏林第一届艺术论坛博览会(1996年)的成功举办,使1997年的第二届吸引了占参展单位60%的22个国家的画廊参加,经专家评委筛选出的参展画廊不仅保证了其国际水准也增强了收藏者的信心。各种迹象透视出西部艺术中心正呈现逐渐东移的趋势。目前,在原东柏林市中心的中心区(Mitte )正在形成类似于纽约的“苏荷”和“东村”式的艺术区,各种画廊如雨后春笋,
聚集在此处的画廊占了柏林的半数。
哈克斯琴·霍芬(Hacksche Hofe)曾是20年代德国共产党中央总部所在地, 目前成了这一中心的核心区域,院落相连的楼群里集中了影剧院、画廊、专业艺术书店、时装首饰店、饭馆、酒吧及艺术基金会等,并且正在不断的扩建中,作为文化景点,每天直至深夜吸引着大量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划人、艺术经济人、艺术爱好者和游客。特别是碰到月初、月末上百家画廊联合开放日,观众更是熙熙攘攘。1997年5月成立于此,具有240多平方米展览空间的亚洲艺术画廊(Asian Art Now!), 在亚里山大·奥克斯(Alexander Ochs)的主持下,其中已成功地举办了几次生活在海内外的中国艺术家象徐冰、单增、邱萍、王劲松、洪浩等人的作品展。
1997年,欧洲的艺术活动此起彼伏,光是德国的几次重量级展览就值得品味。象明斯特“雕塑展”、 卡塞尔“第十届文献展”、 柏林“20世纪艺术进程展”和“另一种现代展”以及“柏林亚太文化周”呈现在柏林观众面前,这些艺术活动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部分主持人还走访世界各地收集展品,力求完美,特别是目前正在柏林举办的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德国形态——国土被分裂过的艺术展》,自总统的关怀到财团巨子的倾囊,使60年来,特别是战后两德最重要的近108 位艺术家的450件作品汇聚一堂,除此之外, 各种与之相配的文艺活动及一些当代德国著名画家如斯格马·波尔克(Sigmar Polke)大型个展“绘画中的三个谎言”等为97年德国的艺术活动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进入90年代,全球意识的增强和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应用,特别是近年来,融图、数、声色为一体的多媒体全球视讯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使艺术的概念与内涵在新材料与形式的应用中得到了扩充,某种迹象已预示出传统的艺术概念的终结走向和新艺术观念雏形的创建势头,不容置疑,传统艺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威胁。
时代发展是无法阻挡的,1997年卡塞尔第十届文献展与1992年的不同之处是不在于“展示”,而是通过全球多媒体视讯网络、“记忆的传播”与“现实地交流”实实在在地让“艺术家——作品——观众”、艺术与人类生活融为一体,虽然很多艺术家与观众还不习惯于接受这种信息时代的平等和开放意识。比文献展所展示的更为实际的是遍及全德国的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化的普及、教育与应用。1997年10月18日,经过近十年岁月, 投资一亿六千四百万马克, 位于德国南部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市, 由一家弹药厂改建而成的艺术与媒介技术中心ZKM (Zentrum fu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开幕, 这是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目前德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集博物馆、学院、工作室、展览与研究为一体的高科技与艺术研究中心。其长312米,宽56米, 高25米的五层楼楼群围成的十个大型加玻璃顶盖组成的封闭式院落,提供了四万二千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在同一空间里,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当代大师的架上绘画、装置作品,也可以进入多媒体时空,在经过数据图像复原的古城中漫游,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最新的高科技视像、戏剧舞台、电子数据音乐试验成果,中心的“全方位文化环境”思想被舆论界称赞为:“通向未来的中转枢纽”和“数码包浩斯(Digitales Bauhaus)或“第二个包浩斯(Zweiten Bauhaus)”。通过“枢纽”, 世纪末的文化悲观论似乎来不及思考。正如中心的创建者,被德国《艺术》杂志称为“幻想与现实合而为一的先知”的亨里希·克洛茨(Heinrich Klotz)先生所言:“艺术并没有结束,现代也没有消亡”。
不难看出,有着200年艺术教育传统的德国, 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对各种艺术样式与现象的宽容与研究,特别是面对高新技术所做出的人文反应,艺术与技术作为“媒介”在信息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与角色之探索已裸露出下一个千年纪元,即科技与艺术相辅相成的“艺术”走向和“生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