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及对策_农民论文

1998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及对策_农民论文

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年中论文,对策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农村经济运行的成就及问题

(一)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成就和原因

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粮食产量接近1996年的水平,畜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产量继续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乡镇企业平稳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取得良好成就的主要原因是: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有利于农民增加投入;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据测算,199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2%;国家明确以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地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支农力度加大,突出表现为财政预算安排的农业方面的支出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又有新的提高。

(二)1997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1.旱灾较为严重。1997年,中国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北旱南涝。1996年秋冬季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好,越冬期气温偏高,冬小麦返青、发育期提前。1997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降喜雨,小麦生长中、后期天气正常,在收获期也未出现烂场雨。这些有利的气候条件保证了1997年夏粮的再度丰收。但是,进入6 月份以来,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偏少4~6成,气温偏高2~6度,旱情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国受旱面积达3亿多亩, 其中严重受旱面积1.5亿亩; 因旱有1300 万亩夏播作物没有播种, 其中粮食1000万亩;还有300万亩作物播种后不出苗,1100万亩干枯死苗。 长时间的严重干旱,造成北方地区秋粮尤其玉米面积进一步减少,且生育期推迟,苗情长势不如1996年同期。同时,南方一些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受害面积达6128万亩。旱涝灾害造成1997年秋粮减产。

2.棉花播种面积继续下滑,但产量保持在1996年的水平上。1997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为6772万亩,为计划面积的90%左右,在连续几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比1996年减少4.4%,降到10年来历史最低点。 在棉花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10个省区中,除新疆播种面积比1996年增长10%外,其余9个省区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河南减少90万亩,山东减少60万亩, 河北减少40万亩,而这些省区多是单产水平较高的传统棉区,其播种面积的减少给棉花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但由于实行了科技兴棉,防治病虫害措施得力,棉花总产量达到430万吨,与1996年的420万吨基本持平。棉花产量频繁、大幅度波动并在低产量水平上出现相对过剩、调销不畅,是必须予以重视的。其理由之一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棉花生产仍是中国广大棉农的重要收入来源。中国棉花生产分布在18个省区,800多个县,棉农有5000多万户,近2亿人口,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6 %。理由之二是,在“九五”期间至2010年,纺织工业仍是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共有纺织企业5万多家, 其中乡及乡以上的国有纺织企业5700家;职工800万人,加上服装行业共有1500万人, 约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6。1995年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按照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到2000年整个纺织工业约需棉花400~425万吨,如考虑其他用棉,则需棉花500万吨。据分析,80年代以来, 中国棉花生产几乎每两年波动一次。造成棉花产量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棉纺工业发展迅速,中小棉纺企业遍地开花,出现纺织能力过剩。这些企业普遍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善,产品竞争力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尤其是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再加上国外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限制,因而产品积压,影响对棉花的需求。二是政府政策失误,如在1984年丰收后认为棉花“多”了,取消了一些优惠政策,致使产量骤减。三是多年来一直实行不放开市场、不放开经营、不放开价格的政策,尤其是独家垄断经营的政策,使流通渠道不畅、成本提高,且放大了市场信号。四是国家未建立起灵活、有效的调控体系。

3.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负担依然较重。1997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96年实际增长4.0 %, 这个增幅较1996年的9%下降5个百分点。在农民人均收入的构成上,1997年与1996年相比,种植业收入减少,畜牧业收入增加,而二、三产业收入增加不显著。1997年,农民人均实际现金收入较1996年增加1.7%, 增幅大大小于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幅。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来源看,1996年,劳动报酬是主要来源,而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幅比1995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出售农副产品收入的增幅下降的幅度更大。1997年,这个趋势仍在继续。但在另一方面,1997年,包括纳税、上交集体承包任务和提留与摊派在内的农民负担额增长较快。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抽样调查,199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三项负担额达19.01元,比1996年同期增加19.6%,该幅度既高于1996年同期与1995年同期相比增加16.4%的增幅,也高于199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幅。1997年农民负担的另一个特点是以三项负担占纯收入的比重为指标,中西部地区农民负担较重,而东部较轻,这个特点与1996年相同。

4.延长土地承包期的政策未能得到很好落实。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中央于1993年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承包期再长30年不变。此后,一些地方为贯彻这项政策做了大量工作,为农业连年丰收打下了基础。但在不少地方,这项政策落实得并不理想。对此,在1997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重申了这项政策, 明确指出:“第一轮承包到期的地方,一定要按照中央规定抓紧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已经延长承包期的,要长期保持稳定。”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地方没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这项政策。这些地方有的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行“两田制”为名,强行全部收回或部分收回农民的承包地,搞高价招标或租赁经营,使多数农民失去了基本的收入来源和保障手段;也有的地方在延长承包期中预留的机动地比例过高;还有的地方在延长承包期中大幅度提高土地承包费,甚至提前收取承包费。广大农民对此反应强烈。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提出“两田制”不能搞,已搞了的,要按前述中央的精神予以纠正。多年来,“两田制”一直被当作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有效办法加以推广,现在却予以纠正,难度颇大。

5.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不大。连续的粮食丰收给粮食部门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国内粮食市场自1996年以来出现了“四多两低”的情况,即有效供给增多,国家收购增多,粮食储备增多,整个库存增多;市场粮价普遍降低,粮食部门销售量持续降低。1996年度全国粮食部门销售量比上一年度减少了220亿公斤。1997年4~10月,全国粮食部门收购粮食比上年同期增长15.7%,而销售却比上年同期减少5.6%。 在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下,政府要求国有粮食部门掌握市场粮源的大部分,而且国有粮食部门既要负责完成国家定购粮的收购和市场议购,还要负责粮食的储备和相当部分的库存,也就是说,国有粮食部门的商业性经营和政策性经营仍未彻底分开。 由于承担过多的职能, 加上队伍庞大(有400多万人),经营单一,近两年国有粮食部门的亏损急剧增加, 累计已达1000多亿元。在粮食风险基金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也给中央和地方财政以及银行带来沉重包袱。在连年丰收的情况下,国家加强储备体系的建设,设立保护价制度并积极收储,是正确的选择,也是放开商业性经营的必要前提。但不适时改革粮食的经营体制,势必也不利于储备体系高效率、低成本地发挥作用。

6.乡镇企业发展仍面临较大困难。 1997年,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虽然总体上比1996年有所好转,但还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首先是发展速度仍大大低于“八五”期间42.5%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也低于1995年的33.6%和1996年的21%的发展速度。 其次是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增长率仍大大低于“八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差幅达47个百分点。再次是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速度进一步减缓,1997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约400万人,而“八五”期间平均每年吸纳719万, 1996年吸纳647万人。最后是亏损面进一步扩大。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亏损面达15%左右,比1996年增加33%左右。亏损企业大多是资产负债率较高,产成品和应收帐款“两项资金”占用比重较大、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在集体企业比重较大的地区,乡镇企业的亏损面较大;亏损的乡镇企业集中在建材、纺织、机械、冶金等行业。造成乡镇企业亏损的深层次原因依然是产权制度存在缺陷、产品及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乡镇企业自身素质较低。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乡镇企业增加值每增减3 个百分点,就影响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减1个百分点; 乡镇工业增加值每增减2个百分点,就影响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减1个百分点。所以,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不能尽快好转,势必对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998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展望

在1996年中国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后,1997年中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这为1997~1998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继1997年平稳发展后,如不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仍将保持较平稳的发展势头。这种判断基于以下理由:一是政府在农业连续丰收后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再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这有利于政府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三是积多年的经验,政府已有一套宏观调控农业生产的手段;四是1998年农村工作将以改革为中心,以改革促发展;五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已趋向优化,增长方式已开始转变; 六是据预测,1998年春季农资需求会有所增加,且货源充足,价格平稳。1998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农产品产量与1997年持平或略有增长,但结构变动较大。就粮食而言,由于连续两年丰收,1997年产量也较高,因而市场较为疲软;虽有国家保护价收购政策,但市场价格偏低,农民增收困难。所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央不会取消或放松要求地方政府保证粮食产量的政策。另外,根据气象部门预测,1998年气候接近常年,但夏粮生产前期气候不甚理想。综合几方面因素,由于1997年玉米、粳米、大豆等的市场行情较好,其产量会略有增加,而小麦、早稻会减产。1998年粮食总产量为4970~5000亿公斤。就棉花而言,由于1997年棉纺工业已恢复增长,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幅度更大,因而对棉花需求会加大。但国际市场棉价仍较低,棉花流通体制仍未理顺,这些因素不利于国内棉花生产。因此, 1998 年棉花产量估计会比1997年略有增长。就主要畜产品而言,由于粮食丰收后饲料供给充足,加上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需求量增加,猪牛羊肉、禽蛋和奶类产量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率,但有两点应予以注意。一是畜产品结构的变化会继续下去,草食性动物的发展仍会较快,牛羊禽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会继续提高。二是由于统计方面的问题,中国畜产品产量失真,有人估算,其中的“水份”高达一半左右。在1996年开展的农业普查数据公布后,这个基数可能会调低,但增长率不会有太大变动。

2.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基于上一点分析和国内粮食库存、储备充足的事实,而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收入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量不会骤然大幅度增加;再加上全球谷物库存量虽未达到最高值但已走出低谷,从1995开始回升,因而中国大量出口谷物的可能性不大,况且品种不对路。相反,1998年中国将出现粮食净进口,但绝对量不会太大,且呈现有进有出的格局。其理由是:①中国粮食库存量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需要安排一定量的出口以缓解库存压力;②1997年中国玉米减产,库存量降低,且主要出口对象因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购买力下降,中国玉米出口量将下降;③中国大麦、大豆的需求仍大于供给,且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进口量仍会很大。就价格而言,由于国内粮食保护价已显露出作用,政府也有“托市”的意图,因而市场粮价在1997年下半年有回升的迹象,1998年这种趋势将继续,市场粮价可能走出谷底。其中,玉米价格的上升趋势会比较明显。1998年,生猪生产将继续增长,供需基本平衡甚至供大于求,价格总体水平可能有所回落,但同1997年一样,肉类、禽蛋的价格将出现小幅度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中国养猪的效益是近十年来少有的,猪粮比价一直未低于6.2,最高时达到7.49,因此农民养猪积极性很高。 但主要作为饲料的玉米的价格已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回升,因此1998年很可能出现养猪成本上升而价格下降致使效益下降的局面。由于鸡蛋价格在短期内也难以回升,蛋鸡生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1998年蔬菜产量将维持在3000亿公斤以上的水平,供求基本平衡,但在个别地区、个别季节也会出现价格波动。

3.乡镇企业继续发展。中共十五大提出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努力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这势必会促进乡镇企业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租赁、拍卖及组建企业集团等方式改造,并转变经营机制。农村中各种个体私营、合伙企业也会有较大的发展。

4.农民收入增加,幅度略高于1997年。1997年改革了户籍制度,放松了对农民进入县以下小城镇定居的限制,这有利于农民稳定地从事非农产业。1998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会有新进展,这有利于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并分享农产品流通、加工领域的利润。

稳定政策 深化改革

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较快增加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必须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一)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在现阶段,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谋生的主要手段,更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后果不堪设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最基本的制度。对农民来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就要体现在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上。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农村、整个大局的稳定。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首先应将1993年中央11号文件关于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落实到位。对于许多地区以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壮大集体经济为名,将农民视为基本生活来源的承包土地强行收回的做法,应坚决予以抵制。许多地区强行推广“两田制”,遭到了农民的反对,这表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建立在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迄今为止,对土地承包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相关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不清晰。为了将土地承包关系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要尽快着手拟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法》。

(二)大力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

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愿组成的一种经济组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交易的联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在当今世界各国,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至今在发展合作经济问题上还未形成明确的政策思路。在对合作经济的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把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简单地等同起来。其实,它们是内部构造具有实质区别的两个范畴。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交易的联合,它承认私人产权,而传统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中国合作化运动的最大失误就在于混淆了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的本质区别,把合作化运动的目标放在加速集体化上。农民至今仍“谈合色变”,均源于此。第二个认识上的误区是将发展合作经济主要归结为发展社区合作。其实,社区合作经济主要是行政干预的产物,而不是农民自愿选择的结果,若将此种合作作为主导,必然会严重束缚,甚至窒息中国合作经济的发展。只有真正突破认识上的这两个“误区”,我国合作经济的发展才能步入健康的轨道。

借鉴国际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中国合作经济的发展有三种模式可以选择:一是社区合作。这是我们过去一直强调发展的类型。社区合作社发展的方向是引入股份制,明晰财产关系,向社区股份合作社转变。在中国现实条件下,社区合作仍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它不可能成为今后中国合作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因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超越社区的界限,要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展合作。二是专业合作。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发展迅猛,到1996年底,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协会数量在150万个左右,对这类合作,要大力鼓励, 它将成为今后中国合作经济发展的主导类型。三是应借鉴日本“农协”和台湾“农会”的经验,试办为农民提供包括信用、供销、技术推广等在内的综合性服务的合作社。

此外,为了促进中国合作经济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制定一部《合作经济法》。

(三)对股份合作制要积极支持和引导,使之逐步完善

股份合作制是城乡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实践中股份合作经济的内容比较复杂。规范的股份合作企业应是由本企业职工的劳动联合加上资本联合而形成的。但实践中符合这种条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为数并不多,相当一部分类似国外的合伙企业。现在还不宜用一种统一的模式去规范实践中内容复杂的股份合作经济。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推行股份合作制关键是解决好乡镇集体企业存量资产的股份化问题。从已有的实践看,不同地区对集体企业存量资产进行折股量化时在股权结构、分配方式、股权性质等方面是不同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关于集体股的设立问题。现实中,进行折股量化改制后的企业多数设置了集体股,从各地实践的结果和已经走过的历程来看,总的趋势是集体股所占的比重下降,而一些地区则完全取消了集体股。设立集体股可以照顾部分既得利益,从而有利于减少改革过程中的谈判成本,加速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是设置的集体股的比例不宜过高,如果社区政府仍一手控制着企业,那么改革便失去了意义。从长期来看,集体股可以取消,社区政府应当逐渐退出企业的所有者身份。唯有如此,集体企业多年存在的产权不清、行政干预、资产流失等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关于折股量化时股权如何分配。在折股量化时,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是否应无偿分得部分存量资产的问题曾引起了长期的讨论。目前,多数地方将一小部分无偿量化给了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社区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和激励。从理论上讲,无法准确知道集体存量财产中每个成员应得的份额,加上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无偿配股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很难是公平的。从明晰产权的角度分析,出售也要比配给好。因为现实中配给的股票是不能转让的,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作用有限。而出售后的企业由于其财产属于经营者或企业职工自己,有更大的激励和更多的监督。

关于个人股的流转问题。乡镇集体企业经过折股量化后,很多地方对股票的流转作了限制,不允许买卖和处置。但这种做法从长期来看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集体企业经折股量化后形成的股份应该流转,否则,集体企业的改造就不会彻底,以后也不会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乡镇集体企业发达的淄博市经过探索建立了一个区域性的股票交易系统。企业进入交易所挂牌交易并不是股票流转的唯一方式。目前国家的金融政策完全否定了场外交易的可能。只要集体企业设立的股份包含有让渡的权利,国家的金融政策就应作相应的改革。

在乡镇的国有中、小型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除了重视股份合作制外,还应重视私营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发展。现有的一些不规范的股份合作企业可以向私营企业和合伙企业转变。

(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第一,改革国有粮食企业。一方面,要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要转变经营策略。第二,加强粮食企业之间的竞争,粮食流通“一主多辅”的原则要落到实处,特别要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粮食流通。第三,完善粮食专储制度,大力发展粮食仓储业。第四,完善保护价制度。第五,适当调整粮食定购政策。第六,协调好粮食的内外贸关系以及生产和流通的关系。

标签:;  ;  ;  ;  ;  ;  ;  ;  ;  ;  ;  ;  ;  

1998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及对策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