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科学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交叉科学论文,之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学者卡普拉曾出版过《物理学之道》,将东方文化与现代物理学联系起来思考,得出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能不能从中国文化的角度透视一下当代交叉科学的发展呢?基于这一想法,我们下面尝试作一“交叉科学之道”的探索,抛砖引玉,以推动中国哲学与现代科学结合研究。
“道”在中文中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其基本含义是“路”,宽阔的路叫“大道”,狭窄的路叫“小道”;“道”又应用于形容人的品德,秉公执法是“公道”,尊敬老人是“孝道”;“道”还用来表示事物的规律与方法,物理学讲物质运动之道,教育学讲教书育人之道。
以上道的三个层次,可以分别称为道“路”、道“德”、道“理”,其层次从具体到抽象,由有形到无形,逐层升高。我们要探讨的“交叉科学之道”,虽与以上三个层次都有联系,但并非这三个层次所能包括,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道。这一最高层次的“道”,可以称为道“境”,即求道人所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
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前三种道是小道,后一种道是大道,古人讲究“举本统末”,所以“大道”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总追求。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明确表明,“大道”是其最高追求。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我们仅止于了解一些交叉学科,不了解交叉现象背后的深层底蕴,我们就只能说是“外行看热闹”。为了透视交叉现象的本质,让我们共同探索交叉之道。
一 从“君子不器”看交叉之道
《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就是说,器是有形的现象,道是无形的本质。研究“器”的学问是形而下之学,研究“道”的学问是形而上之学。
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如照字而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众所周知,器皿有明确的功用,茶杯用来喝水,饭碗用来盛饭,各司其用。从人的角度说,各行各业分工不同,一个人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里手,潜心某一技艺研究,也很像一“器”。孔子明确提出,君子不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说君子并不是受学科专业局限的人,而是掌握“道”的跨学科通才。
管子说:“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著业不得不多分,名位不得不殊方。明者察于事,故不官于物,而旁通于道。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是故辩于一言、察于一治、攻于一事者,可以曲说,而不可广举。”(《管子·宙合》)管子首先指出了专业分工的必然性,他认为天的表现是多样的,地的表现也是多样的,人的职业也是多样的。“人不一事”句旧注云:“土、农、工、商,各有其事。”又《谷梁传》:“古者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范宁注“士民”曰:“学习道艺者。”阎步克解释管子上述思想时指出:“社会角色的分化与专门化是个客观的事实,而且被认为是自然万物分化这个秩序的一部分。但是问题并未到此为止,因为古人安排了一个‘君子’阶级居于各种专门化角色之上,‘君子’的特征是‘不器’。”①这就是说,君子是不受职业、学科局限的人,他们“不官于物,而旁通于道”。没有达到君子境界的人,“辩于一言、察于一治、攻于一事”,只“可以曲说,而不可以广举。”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礼记·学记》)孔颖达释曰:“大道不器者,大道亦谓圣人之道也。器谓物堪用者。夫器各施其用,而圣人之道弘大,无所不施,故云不器,不器而为诸器之本也。”陈澔释曰:“不官,不拘一职之任也;不器,无施而不可也。”当古人承认了社会分化和分工的客观必要性的时候,他们仍在寻求一种“不器而为诸器之本”的角色以为统摄,并且相信这种“不拘一职之任”的角色,是“无施而不可”的。
《论语》中有一段对话很引人深思。原文是: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意思是,达巷党一个人说:“孔子是伟大的,有广博的学问,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孔子听了这话对学生们说:“我算哪个行业的呢?赶车的吗?射箭的吗?我算赶车的好了。”孔子做学问不受职业学科局限,即“不拘一职之任”,只是别人问他有什么专长时,他才想起临时找个专长充数。孔子是否只是多学之士?不是的。在《论语·卫灵公》中有一段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曰:“非也,予一贯之。”大意是: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习而又能记住各种知识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呀,我是‘一以贯之’。”这里我们看到,孔子学的东西虽然很多,但不是多学科的零散孤立之学,而是“一以贯之”,形成一个有机的学问整体。在现代,将多学科学习称为“混合物”,跨学科学习称为“化合物”,后者比前者的层次要高。由孔子与学生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不是停留在多学科“混合”阶段的学者,而是达到多学科有机”化合”“一以贯之”高级阶段的大师。
庄子对道术分化、学问割裂甚为担忧,提出了深刻而富远见的观点。他在《庄子·天下》中说: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学科分化越来越多,已呈混乱无序状态。每门学科的人都以为自己学科好,满足一科之见。如同人的五官,各有其用,但不能相通;如百行百业,各有所长所用,但不进行交流。如此就不能全面普遍地看问题,只能算“一曲之士”。一曲之士割裂了天地一体之美,离散了万物统一之理,偏离了古人全面的追求,很少能体会天地之大美,达到卓有远见的智慧状态。所以通向大思想家大实践家的道路,暗淡不明,抑郁不发,几乎所有的人都关在自己的专业里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悲啊!各学科分裂式发展一往无返,很难整合在一起了!后世搞学问的人,不幸不能看到天地一体的纯美、古人的全面眼光,知识将四分五裂了!
总结以上见解,我们看到,古人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论述了学问的分合问题。大自然五光十色,社会百业分工,这都是常理,但学问分工细作也带来了严重问题,即“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莫能及宗”(《淮南子·诠言》),违背了天地一体的宗旨。所以做学问要有“君子不器”这样的大眼光,看到“五行异气而皆和,六艺异科而皆通”(《淮南子·泰族》),认识到“夫守一隅而遗万方,取一物而弃其余,则所得者鲜,而所治者浅矣”(同上)的道理,探索不受学科分工局限的大学问,并能“一以贯之”,才能领会天地一体的真情,古人大道的智慧。
二 从“境界”看交叉之道
从一定意义上说,“道”是指某种技艺、知识、学问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一种状态,而中国文化中的“道”,是指把各种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一种更高级状态。孔子自述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从15岁志于学,到40岁掌握多种知识,达到了“不惑”的境地,但并没有“达道”,他继续努力,50岁知天命,60岁耳顺,70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这便是“自由发挥,不超规矩”的道的最高境界。
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下“交叉之道”。很显然,交叉之道不是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小道”,而是视所有学科为一整体,在不同学科之间自由驰骋的“大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很接近中国文化对大道的追求。刚才我们谈过,孔子由15岁志于学,到70岁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中间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掌握“交叉之道”也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由低级到高级,逐阶段发展。为形象起见,我们把达到“交叉之道”的过程分为四个境界(阶段),即交叉学科境界、交叉方法境界、交叉思维境界和交叉之道境界。
(一)交叉学科境界
处于这一境界的人,从实践中看到和体会到某些交叉学科的价值和意义,由排斥一切交叉学科,到承认并引入某些新型交叉学科,有了初步的交叉学科觉悟。
达到这一境界看起来很容易,实际难度很大,道路曲折漫长。迄今,社会上轻视并排斥交叉学科,不把交叉学科当作正式学科的人不少。中国传统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消极观念,也阻碍了交叉学科的生根和发展。许多交叉学科在生存的道路上都几经曲折和反复,如科学学,因有“科学的科学”之意,曾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观点受到批判。
起初,人们总是小心翼翼承认那些与传统学科贴得很近或国外业已发展成熟的交叉学科,并大多挂在传统学科名下,似乎是用传统学科的“翅膀”孵化交叉学科的“幼子”。每一位致力交叉学科的人,都会感到在社会上“名不正,言不顺”的艰辛。
在这一境界初期,人们承认、模仿并接受某些交叉学科,但对这些学科发展态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新学科的深层判断力和独立自主的见解。随大流模仿引入是一大特点。
在学科境界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学科”,虽然承认了交叉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但对交叉学科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产生交叉学科的规律和方法尚缺乏了解,表现了这一境界的局限性和初级性。
(二)交叉方法境界
在这一境界中,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形形色色的交叉学科,而是产生这些交叉学科的规律和方法。这一关注重点的转移,体现了境界层次的提升。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众多交叉学科的产生,是应用交叉方法的结果,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交叉方法,不仅能了解形形色色交叉学科形成原因和构成特点,而且能主动参与到交叉学科发展中去,建设、完善新的交叉学科。
目前,社会上有些人已在关注交叉学科问题,个别交叉学科还被炒得很热,但研究交叉规律,关注交叉方法的人很少。在大学的课堂上,讲授一些交叉学科已较常见,但传授交叉规律和方法却鲜有所闻。在许多人眼中,所谓交叉科学仅是少量交叉学科而已,对交叉规律与方法问题尚是空白。谈到培养复合人才、通才,人们印象就是增加其他学科课程,增加电脑等新兴实用技术,似乎学的东西越多,越够复合、通才的标准。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批评了上述近乎浮浅的见解,他说:“增加或者‘并列’各种不同方面的课程,既培育不出‘教养’也带不来‘通才’教育。现在的这种专门化情形不能用要求理工科学生选修一些属于人文科学的课程以及要求文科学生选修一些理科课程的办法来解决。很难想象,一个历史系的学生会变得热衷于蚯蚓的解剖,或者一个生物系的学生却衷于研究议会。要想用这种方法来培养通才就好像匹克威克俱乐部中那些可敬的会员们所用的那种办法,他们为了写一篇关于中国形而上学的深奥的学术论文而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去查‘中国’和‘形而上学’这两个条目。”②这形象地说明,如果只满足多学几门学科知识,是无法解决现实中的跨学科综合问题的。所以,尽管多学科学习是交叉发展的基础,但交叉规律和交叉方法的掌握是交叉发展的关键。
(三)交叉思维境界
是不是学了各种交叉科学方法,就获得了交叉科学自由?老实说,这种想法很好,但实际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交叉是跨出熟悉的学科,在人员罕迹的荒原中探路。鲁迅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交叉就是在看起来没有路的地方闯新路,大胆尝试,披荆斩棘前进,这里是找不到什么“实用有效”的灵丹妙药的。正如钱学森所说的,如果科学方法“真成了一门死学问,一门严格的科学,一门先生讲学生听的学问,那大科学家也可以成批培养,诺贝尔奖金也就不希罕了。”③我国清代著名画家石涛说过:“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画语录》)意思是说,有很高成就的人不受传统方法约束,这并不是说不要方法,而是打破传统方法的方法,是最高的方法。
人的全面思维有两种,一是概念思维,遵循形式逻辑,主要推理方法是归纳法和演绎法;二是直觉思维,遵循审美逻辑,主要推理方法是类比法和臻美法。在思维活动中,两种思维协调互补,构成完整的思维运动。交叉思维境界就是两种思维交叉互补自由运作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不用再按步就班地套用某种交叉方法,而是依时就势,根据现实的需要和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学科背景下,充分发挥两种思维的各自特长和潜力,自由运作,探索有个性的道路和方法。
(四)交叉道的境界
1.忘知
在《庄子》一书“大宗师篇”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对话双方是孔子及其最得意的学生颜回。这段对话译成白话是这样的:
颜回说:“我进步了。”孔子说:“怎样进步呢?”颜回说:“我忘掉礼乐了。”孔子说:“很好,但是还不够。”过了几天,颜又见孔,说:“我进步了。”孔说:“怎么进步呢?”颜说:“我忘掉仁义了。”孔说;“很好,但是还不够。”过了几天,颜又见孔,说:“我进步了。”孔说:“怎么进步呢?”颜说:“我坐忘了。”孔惊奇地说:“什么叫坐忘?”颜说:“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抛开了自己的聪明,离去了形体忘掉了智识,和大道融通为一,这就是坐忘。”孔说:“和大道融通就没有偏见了,随大道变化就没有偏执了。你果真是贤人啊!我愿追随在你的后边。”
这里讲了三“忘”而得道的故事,最后一忘称“坐忘”,原文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达到交叉道的境界也有“三忘”,一是忘了交叉学科,二是忘了交叉方法,三是忘了交叉思维,进入孔子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2.心斋
庄子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心斋的核心是“虚”。所谓“虚”,就是去掉私心杂念,达到一种纯洁无杂、忘物忘我的空彻心境。庄子举例说,艺惊鬼神的巧匠梓庆在工作前,必先斋戒以净心达虚,“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庄子·达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纯化心性心灵,扫荡功利荣辱,专心致志,不敢旁骛。
心斋对达到交叉之道的境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进行交叉研究和实践,是个风险大的事业,在很少有人走的多学科交叉荒原上探路,必须首先抛弃功利思想、荣辱观念,全心全意致力交叉探索。正像孔子赞扬颜回的精神那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3.合一
“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庄子·天地》)庄子目的在于贯通主体和客体,使之合一,达到“道”的崇高境界。在这个境界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就交叉之道而言,是指交叉研究和实践人员(主体)与交叉研究对象(客体)溶为一体的精神状态,正如庄子举的一个很形象的例子那样:“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庄子·达生》)意即,巧匠用手旋转而技艺超过用规矩画出来的,手指和物象融合为一,而不必用心思来计量,所以他的心灵专一而不窒礙。自由交叉,物我合一,超越规矩而又合于规矩,就是这一状态的写照。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在本质上确定是不可言传的。当我们分上述几个要素来谈达到道的体会时,已把“道”的整一性分解来说,虽有助于从常规思维角度理解,但应强调,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不宜用上述分解要素分别对照衡量。交叉之道实际是我们走出学科割据的王国,在跨学科的荒原上探索,从某个跨学科课题或某一交叉新学科开始,由少到多,由生到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关注的重心由问题、学科、方法、思维逐渐提升,以至到某一时刻,忽然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达到对交叉科学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这就是交叉之道。这和我们学游泳、学滑冰的过程是一样的。听教练讲、听会者说,我们都不能真正学会,经过无数次实践练习,不断呛水或摔跤,忽然间一下把握要领,就游起来和滑起来了。要成为游泳、滑冰的顶尖高手,还需全身心努力,最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