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实现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关键。就总体而言,上海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前正处于转变过程中,既有较明显集约型因素,又未摆脱粗放型增长的基本格局。主要反映在: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效益仍不理想。较高速度仍然依靠较高投入支撑,物耗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多数年份达7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社会劳动生产率近几年虽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仍有较大差距。资金利用效率下降。
二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估计在3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70%多有较大差距。企业技术设备更新和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力度不足。
三是劳动者总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虽高于不少省市,但尚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特别是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人才结构不合理,金融保险、房地产和交通、通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老化比较严重。
四是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和高度化尚未达到。三次产业结构协调性不够,经济整体增长态势虽逐步向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格局过渡,但第二产业仍决定着经济走势,第三产业仍低于1952年的水平,主要是三次产业生产结构的技术经济结构不协调,各次产业增加值之增长基本上依赖于物耗,科技进步的影响居于第二位。
五是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多数企业生产集中度较低,规模不大,加之产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不强。
六是体制和机制障碍,使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二)
无论从紧迫性还是可能性来看,上海都应率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尽快迈出新的有效步伐。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外延),为粗放型经济增长,而依靠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内涵),为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是要走出一条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新路来。从上海的实际状况出发,根据上海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跨世纪战略目标,“九五”期间,上海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点应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是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步伐,使上海成为国家高新技术和科技研究开发基地,把科技进步贡献度提高到50%以上。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九五”要上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但立足点要放在企业技术改造上,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形成领先的产品开发优势。并以企业为核心,把科研与生产结合起来,改变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落后状态,为此,在科研资金和科技力量配置上,要向大集团、大企业倾斜。要大力抓好农业的种子、温室、基因疫苗、绿色等科研工程。
二是提高经济增长中的教育含量,构筑上海的“人才高地”。做到人才“出得来”、“留得住”、“进得来”、“出得去”。针对当前高级人才缺乏和年龄老化的状况,要加紧培训,并从政策上引进国内外人才,适当提高高级人才的退休年龄。
三是继续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获取更大的结构效益。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整体的经济效应和速度出发,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形成第三产业与工业共同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第三产业要重点突破批发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第三产业要为第一、二产业发展服务,要和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结合。工业仍是上海经济的支撑,重点是要确立支柱产业的主导地位和高新技术的战略地位,提高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但支柱产业的兴衰受到生产规模、技术含量、产业关联度、出口依存度和市场的制约,当前各地的支柱产业趋同化又十分严重,因此要积极培育新一代优势支柱产业,到“九五”末,从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造船工业和海洋工程产业、建材产业、环保产业中形成若干个新的支柱产业。
四是大力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实现支柱产业规模化,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支柱产业都要有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发展目标,有规模效益的市场实现政策,有一个围绕大集团、大企业发展起来的众多专业化的中小企业的产业组织体系。农副业要通过土地的集中扩大经营规模,并培育贸工农、产加销一体的大企业,发展都市型、生态型、创汇型现代农业。
五是积极转换城市功能,实现土地合理配置,全方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级差地租政策在优化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中的作用。坚持市区“三二一”、郊县“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工业生产重心由市区向内环线两侧的工业小区和郊县工业园区推移,并多层次、多目标的向以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为重点的地域进行产业转移,使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成为高新技术和科研开发中心,市场、金融、商贸、旅游、信息和交通运输中心,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城乡建设和管理要适应城市功能开发的新形势,逐步突破封闭式的行政区划的制约,加强分片合作、协调发展。
(三)
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政策来推动,有赖于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良好的微观基础,政府、企业、银行、财政的联动十分重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首先要有突破性进展,造就推动转变的市场主体。关键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品、管理、服务和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以及国有资产优化重组机制,在总体上实现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搞大总量。为此,要做好抓大扶强工作,立足于市场,着眼于壮大支枝产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抓好一批大集团;同时,救活小企业,加大兼并收购和企业破产力度,使企业资产优化重组。当前,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不利于企业的改革和生存、发展,财政、银行和企业应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治理解决不良债务。银行要区别对象,科学合理地对企业过高的债务予以减、缓、停息处理,并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企业之间“联姻”,通过兼并、破产、改组、租赁等形式,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完善市场体系,也是转变的客观要求,以便形成引导经济主体转变的动力机制。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促使企业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产品,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开发一代又一代新产品,提高效益。财税、信贷等对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对技术改造、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发挥调节作用,增强推动转变的政策力度。银行要解决好对企业贷款的结构性矛盾,实现贷款投向优化,按产业政策该支持、该松动的大胆支持、坚决松动,加大贷款力度;该限制、该管严的大胆限制、坚决管严贷款。证券市场要网开一面,放宽对有市场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证券发行政策,引导居民储蓄转化为建设资金。支持建立科技投资和风险基金。信息、人才等市场都应服务于“转变”。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以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条件。建立有利于改善进口结构、发展民族工业的机制,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和水平,改革出口体制,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展与兄弟省市,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城市的经济合作,发展跨地区乃至跨国的企业集团,做到资源优化配置。与此同时,新的平衡调控机制、投融资机制、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建立,政府机构改革要加速进行,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