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 41072819891010XXXX
摘要:作为一个建筑施工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机械设备的管理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施工进度的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必要的条件。确保建筑机械设备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是进行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和中心任务。本文首先分析市场经济下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建筑机械设备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管理对策
1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1.1设备管理安全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出现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弱化,专业技术人员严重流失;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素质下降;设备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机械设备疏于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档案资料缺失,由机械设备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种种迹象表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放松设备管理,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损失,给整个建筑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2设备管理经济效益现状
机械设备不仅是施工工具,同时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经济实体。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设备在发挥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应产生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因片面强调工程管理,强调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对施工机械的更新和设备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致使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重使用、轻管理、拼设备、吃老本现象,最终造成大批机械设备早期损坏、老化或提前报废。建筑设备繁杂、管理分散,在调配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造成重复投入,降低了企业投入回报、增加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1.3设备管理技术水平现状
1、从技术层面来讲:机械设备陈旧,技术状况下降;操作人员队伍庞杂,素质高低不一;修理技术力量薄弱,维修保养困难;配件质量好坏不一。
2、从管理层面来讲:对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规范;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专业人才十分短缺。
2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对策
2.1改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制
将大中型设备集中管理,建立设备租赁公司是深化建筑企业改革、实施项目体成本考核的重要条件。形成设备租赁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和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建筑施工具有流动性、生产条件多变等特点,只有实行机械设备租赁才能够适应这些特点的要求,才能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①设备实行集中租赁管理后,可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的专业化管理,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
②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可对设备实行合理的调配与调度,加强宏观控制能力,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可减少重复配置和设备闲置,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能。
③可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配件消耗,减少修理费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④可进一步统一各分公司管理队伍,压缩管理层次,减少修理车间和仓库的数量,合理配置资源。鉴于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具有严格、规范、标准等特点,加上较强的技术支持,如果能加强服务意识,将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事实上,企业内外的租赁市场如不能进一步发展,就很难深化建筑企业的改革和真正推行项目成本管理,因此组建真正意义上的设备租赁公司是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如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在组建自己的设备租赁分公司的同时,以资产为纽带,采取多种经济形式,通过产权划转、托管、租赁、单机承包、融资和入股、职工持股等形式搞活经营管理机制,就能进一步激活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推动设备管理的发展,为深化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率,为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搞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机械设备管理的台账档案;②机械设备标识;③机械设备的组织;④机械设备租凭;⑤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⑥设备的安装、拆卸、运输;⑦机械设备的停用管理;⑧机械设备的报废批准。
2.3强化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机械设备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完好管理的运行机制。②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完好管理经营决策。③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完好计划与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管理。④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完好控制管理技术。⑤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完好使用管理技术。⑥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完好润滑管理技术。⑦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完好保养管理技术。⑧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完好备件管理技术。⑨建筑施工现场设备更新改造完好管理技术。⑩建筑施工现场设备常用油料完好管理技术。
2.4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建筑机械设备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建筑机械设备是科学管理设备发展的需要,根据对机械设备租赁企业业务构成、租赁市场模式的分析,针对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的实际需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机械设备租赁管理系统,能提高机械设备租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建议创立以下几个模块:电子商务、设备管理、租赁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建筑机械设备的运用可以完善设备的基础资料、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可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可以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5实施工程机械设备的达标管理
充分挖掘工程机械的潜力,提高工程机械的装备效能,推进工程机械设备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建筑企业已全面推向市场,且受建筑市场萎缩的大环境影响,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严酷,使得本来就处于微利状态的建筑企业更加困难,靠投人大量资金购置新设备,满足生产需要的做法,绝大部分建筑企业很难承受,如何充分挖掘现有工程机械的潜力,提高现有工程机械的装备效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技术准备,企业开始推行工程机械设备达标管理,该办法的宗旨是:客观评价现有工程机械的实际技术状况,分析工程机械的投入产出效益,合理投入资金、人力、物力,统一标准,统一行动,较大幅度的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平均技术水平,实现以相对较低的投入去充分挖掘现有工程机械的效能的目的。
推行工程机械设备的达标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对工程机械设备技术及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评定,以保持设备的高效运作。
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人是关键因素,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的检查考核结果,受工程机械的新度系数、作业环境、突击保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客观反映机械设备管理的综合水平,企业制定了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达标检查评分标准,人、机考核相结合,对工程机械使用部门的工程机械管理网络建设、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机械管理制度建设及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工程机械操作维修人员的培训、“三定制度”的落实,工程机械操作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工程机械设备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及综合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考核,提高对工程机械使用部门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促进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结语
本文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并对现在市场经济下机械设备管理中出现的新思路、新方法阐述了一些意见,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规范化和建筑企业的成长,必将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出现,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每个企业都要积极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才能使企业效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武海刚.浅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养护[J].山西建筑,2016,32(7)
[2]畅瑞廷.市场经济下的设备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17,29(13)
[3]刘幼光,黄正.浅析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冶金,2015(1).
论文作者:杨彦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设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机械论文; 企业论文; 完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