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管理的一种需求和发展趋势,已成为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卫生管理,能有效地提高职业卫生管理的效率,突破时空的限制,使职业卫生工作从传统粗放的指标控制模式向现代精细的技术决策型转变,在形式、内容和技术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油田;职业卫生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配套的法规标准等陆续颁布,油田原有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中存在不全面、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职业卫生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管理。
一、职业卫生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职业卫生信息系统难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虽然部分省市构建了职业卫生信息网络,但不同省市构建的系统使用技术不同、基础数据结构缺乏统一性,数据难以共享;安监部门、卫生计生部门和人社部门等负有职业卫生监管职责的部门在职业卫生信息化进程中合作不够紧密,导致已有的系统相对独立,而建立和推广新的职业卫生综合信息网络又存在困难。
2.职业卫生信息网络的覆盖范围还较窄。目前,仅部分省市构建了职业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且各省市的网络平台覆盖范围不一,有的仅有政府端(主要是安监部门)和企业端,没有充分利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能,增加了企业信息录入工作量,基础数据质量难以控制。
3.职业卫生基础数据库尚未健全。在已有的职业卫生综合网络平台中,基本没有考虑建立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数据库,大多只收集了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汇总信息。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职业病报告、职业卫生评价等工作,都需要收集劳动者的基本信息、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等信息,存在大量重复工作。过去职业病患者维权难,大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职业史证明造成的。
4.具有辅助决策功能的职业卫生信息网络较少。目前,职业卫生信息系统主要是用于职业病报告、档案管理或业务流程管理,具有自动化监测、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智能化数据统计分析等辅助决策功能的职业卫生信息系统还较少。
二、职业卫生信息系统展望
1.建立分层次的综合网络化信息系统。职业卫生监管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用人单位和各级职业卫生监管部门,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相关信息为基础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设覆盖全国的职业卫生监管信息网,连接以国家监管部门为中心的广域网,以各省市为中心的城域网,以及用人单位的局域网或单机系统,实现用人单位和各级职业卫生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数据的流通和反馈,从而为职业卫生监管搭建起快速、有效的管理平台。结合我国职业卫生监管的现状和信息化的需要,提出采用政府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两级软硬件系统,建立“国家监管部门-地方监管部门-用人单位”3层网络结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职业卫生监管信息系统结构图
2.数据结构标准化研究。对职业卫生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进行标准化研究,整合不同地区、各级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信息资源,统一基础报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为全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资源共享和职业卫生监管奠定基础,同时为企业其他领域的信息系统提供标准接口,实现对其他信息系统的兼容。
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广泛用于采集、管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随着以GI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广泛地应用于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安全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卫生领域,将职业危害相关信息与地理信息相结合,从而实现在地图数据上动态查询和显示各行政区域的职业危害信息,并依据各行政区域的职业危害的分布情况和历史曲线,分析职业危害的发展态势,预测未来职业病的发生情况,为职业危害的分类监管和重点监控,以及职业危害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辅助决策和技术支持。
4.现代化监测技术应用。将自动监测系统和无线传输网络应用于职业卫生领域,在作业场所安装自动监测系统(如毒物检测仪),由传感器测得的危害参数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的GSM/GPRS技术实时、可靠、方便地传送到监控中心,并通过连接网络的服务器接收并输入职业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实现一点(中心站)对多点(各职业危害源传感器)的职业危害源状态参数实时监控,为企业职业危害预警与响应提供技术支撑。
5.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数据和数据库的急剧增长,仅仅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查询机制和统计分析方法将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此,迫切要求自动和智能地将处理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数据挖掘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用于开发信息资源的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技术。
6.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研究与应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 y ti cal Process)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能够从多种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快速软件技术。OLAP作为一种多维查询和分析工具,是数据仓库功能的自然扩展,也是数据仓库中大容量数据得以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随着职业卫生基础数据库的完善、数据仓库的建立,我国的职业卫生信息系统将逐渐提供多维数据分析功能。
三、职业卫生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1.保证档案的持续性、有效性。以往许多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未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在人员变动、单位发生分立、合并时容易出现丢失现象。使用职业卫生计算机系统后,每年员工的调动、体检结果等相关情况可以及时输入电脑中;安全环保部门指派专人负责,避免了资料的丢失,确保职业卫生档案的持续性、有效性。油田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运用职业卫生计算机系统,能动态了解接触职业病危害员工的健康状况及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订当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2.提高职业卫生信息的使用效率和利用价值。对于油田职业卫生防治来说,通过使用职业卫生计算机系统,可以全面地掌握、分析油田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能够掌握油田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3.便于监管,及时发现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使用职业卫生计算机系统后,油田职业卫生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进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监管模块,便可查看整个油田的职业卫生工作情况,并对未按要求落实的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可以及时指出并督促改正。
4.责任明确、组织到位。职业卫生计算机系统为每一名使用者规定了相应的权限。各二级单位是使用主体,各单位职业卫生主管领导、安全环保部门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安全员都能责任明确,根据权限录入、查看、处理相关数据。油田职业病防治所对使用单位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负责培训、提供技术资料、技术指导、质量控制。
5.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职业卫生计算机系统使每一名员工都有自己的登录名,可以上网查询检查结果,及时发现所在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使劳动者自觉遵守操作规程,主动掌握和运用职业卫生防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总之,职业卫生计算机管理系统自正式运行以来,油田职业卫生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乔艳.浅谈油田职业卫生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2017.
[2]宋晓红.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对策.2017.
论文作者:邵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职业论文; 卫生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职业病论文; 油田论文; 数据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