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朱 洁
论文摘要: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体验与主动探究。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这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是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构主义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是对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
以生为本、初中英语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又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本”就教育而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爱人的生命及生存环境。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定要注意到学生是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一、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充分准备,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也包括课前预习。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只有在课前积极预习,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才能明确学习目的,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才能延伸与扩展学生的认知活动,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课前预习不充分,只是敷衍了事,在课上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被动学习。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高度重视课前预习,要为学生课上学习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课上能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大体分为书面和口语两种。预习内容要科学合理,适量适度,这样才能激起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完成预习。如果预习内容过多、过于复杂,学生不能完成,会产生消极怠慢情绪,会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相反如果预习内容过少、过于简单,无法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做准备,自然也就失去了预习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课前预前,要兼顾书面和口头、个人和小组,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进行预习,以为课堂教学做充分的准备。
二、以学定教,灵活安排与调整教学活动,引导课堂的动态生成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与归宿,是教学的中心,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在设计与进行教学活动时,都要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要对原定的教学计划等进行灵活调整,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这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精心预设
预设的重要性不可动摇。在预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情,这样所制定的教学方案才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深入了解学生英语知识基础以及对各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所喜爱的英语课堂教学。
(二)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促进生成
虽然我们对学生的情况作了详细了解,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外”。我们不要怕出意外,这正是学生独特个性的表现,同样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信息。我们要学会灵活处理,对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科学调整,使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性,这正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运用。
三、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为目标,这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能动性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语言素材,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布置任务。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任务或几个小任务。任务的设计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又要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与思维的基础上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否则,就失去了学习的必要。
第二次,开展探究。让学生有更多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进行与任务相关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提炼,并由此不断地解决小任务。
第三步,学习评价。坚持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作客观性评价。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同时又要感受到小组的成功需要小组成员的一致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之,以生为本是教学的重要理念与基本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教师可以不顾不问,对学生完全放任,否则就会陷入另一个误区。教师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仍不可动摇,他们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以生为本下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课堂,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成为教与学的统一,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有效互动与生成中。这才是真正的生本教育课堂,是成功的课堂,是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课堂。
四、加强小组合作讨论,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开设了平等互相的学习场所和机会,创设了人人都能表现自我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之间可以更好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东西。可将学生按座次编排学习小组,每组4―6人,注意上、中、下各类学生组合搭配,每节课都要以小组进行会话、表演、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同时优生可以帮助差生,从中又得到巩固,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小组讨论完之后,根据时间、内容决定哪些组当堂表演,哪些组会话,并且评出优胜者予以鼓励。为了获胜,学生在上新课之前,会自觉预习,及早动手,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自觉的行动,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在教学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逐步学会学习。所以说,“小组学习”又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根据教学主体现有水平分层次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并区别对待。教师根据各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并逐步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接近,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六、引导总结归纳,及时巩固掌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引出相关知识要点,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excited和exciting的用法”这一知识点上产生纠结,于是教师可以将知识拓展到“puzzled和puzzling”、“interested和interesting”、“bored和boring”等词的用法上,促使学生通过反复体会来理解和掌握单词的用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做好后续工作,比如:帮助学生总结思维弱点;整理和归纳同种类型的错误;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通过反复回顾自己的错误和失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要求学生尽量运用英语进行沟通,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七、完善教学评价,保护学生兴趣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教学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措施,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提出有效评价。虽然探究的结果非常重要,但是探究的过程也不容忽视,在实施评价时,应采用开放式评价原则,不能仅仅用“对”和“错”进行判断,尤其在探究讨论过程中,要允许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教学设计背道而驰,也要给予正确的点拨,不能一味打压,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例如,教师可以委婉地告诉学生:“Would you like to say something about it?”、“How do you find this answer?”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保持学生持久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娇.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7,10:48-49+37.
[2]孙宏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学生情感态度培养[J].现代教育论丛,2010,06:89-90+96.
论文作者:朱洁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学生论文; 为本论文; 英语论文; 小组论文; 评价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