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对剖宫产患者运用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的自控、镇痛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剖宫产患者,按照个人及家属的意愿分为两组,给予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行传统的针内针腰硬穿刺法,观察组44例患者使用针外针腰硬穿刺法,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的镇痛情况,镇痛泵的按压次数、镇痛泵的药物剂量和两种方式的自控镇痛效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观察组运用针外针穿刺其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及药物剂量少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内针腰硬穿刺法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及药物剂量,且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对自控镇痛效应的满意度评分上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患者使用针外针穿刺法相对于使用传统的针内针穿刺法来说,在能够减少镇痛泵药物的使用剂量的同时又能够对患者的镇痛效果增强,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剖宫产是一种外科手术,也叫做剖腹产[1]。主要是通过对母亲的腹部及子宫切开,用这种方式进行分娩。通常情况下,剖宫产用于避免婴儿从母亲产道感染疾病或者是母亲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所进行的一种分娩方式[2]。剖宫产的麻醉阻滞技术很多,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较为广泛的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外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出现,对剖宫产患者的生产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就此,本文对剖宫产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腰硬联合麻醉进行研究,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现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并自愿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的患者8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44例。本研究纳入家属及个人自愿进行研究患者,自愿进行剖宫产患者,排除不能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对镇痛药有过敏症状的患者,不能对后续的研究进行随访的患者。其中,观察组44例患者进行针外针腰硬穿刺法,年龄为23~43岁,平均年龄为(28.4±5.5)岁,体重为55~79kg,平均体重为(62.4±8.5)kg。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传统的针内针腰硬联合麻醉,年龄为24~41岁,平均年龄为(27.8±4.7)岁,体重为55~80kg,平均体重为(63.4±7.3)kg。将两组的平均年龄和平均体重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禁止药物的摄入,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消毒铺巾。对观察组采用针外针穿刺法,在进行硬膜外穿刺后,将硬膜外导管放入,使腰麻针与硬膜外针保持平行进行穿刺,待脑脊液流出后,将药物进行缓慢的注入,穿刺完成[3],随后拔出腰麻穿刺针,对硬膜外导管固定,给患者进行回抽后确定没有回流现象后连接上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由患者自行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针内针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穿刺之后,从硬膜针管中放入腰麻针,经过蛛网膜至蛛网膜下腔,回抽有清亮的脑脊液回流后,将药物进行缓慢的注入,随后拔出腰麻穿刺针,放入硬膜外导管并固定,回抽确定无回流后连接上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由患者自行镇痛。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采用相同的PCEA药物进行自控镇痛,并于LCB模式进行给药,将锁定时间设为10min。
1.3评价标准
将两组患者使用镇痛泵药物的剂量及镇痛泵的按压次数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自控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疼痛程度对不同的硬膜外麻醉进行评分:1~2分为较好,患者对疼痛无明显感觉或没有疼痛感。3分为一般,患者感受到较为轻微的疼痛,且表现为间断发生性疼痛。4分以上为较差,镇痛效果较差,患者感受到疼痛程度较重且表现为持续性发病。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镇痛泵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
将两组患者镇痛泵注入药剂量和按压次数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按压次数和药剂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剖宫产的患者越来越多,然而剖宫产给孕妇带来的疼痛是人体最为剧烈的疼痛之一。因此,对剖宫产的患者运用合适的麻醉方式进行镇痛尤为重要,在临床上对剖宫产患者常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传统的硬膜外麻醉表现出操作简单,而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当中,但是在患者采用后的反馈当中可知,传统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较为普遍,对肌肉松弛效果较差[4]。据相关文献报道,腰硬联合麻醉有麻醉速度起效快,作用长久,需药量小的特点。
传统的针内针腰硬联合麻醉可以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常常有置管困难,偶有置管失败的,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手术顺利开展,针外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拥有独立的硬脊膜外腔麻醉和腰麻的优点:操作简单、置管顺利、麻醉效果佳等优点[3],能够较好的将针进行固定,减少穿刺中出血情况的发生,针外针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良好,能够保证在较少的药物剂量下发挥作用,对剖宫产后的持续疼痛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对患者盆腔的牵拉,减少患者的痛苦。
该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观察组采用针外针腰硬联合麻醉时镇痛泵的按压次数为(10.6±1.4)次,药物剂量为(63.5±3.7)ml,而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内针腰硬联合麻醉时镇痛泵的按压次数为(22.9±4.6)次,药物剂量为(83.6±8.7)ml,将两组镇痛泵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效果评分为95.45%,对照组评分为80.00%,观察组的麻醉方式的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患者采用针外针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自控镇痛效果,能够缩短镇痛药物剂量及镇痛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运用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志强,雷洪伊,叶小平,等.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左侧斜卧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1):34-36.
[2]贾依娜尔.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 刊,2015,17(49):50-51.
[3]葛小军.针内针和针外针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5,39(1):7-8.
[4]宗逵.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应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6,10(31):68-69.
论文作者:马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自控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论文; 剂量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