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徒制;校企合作;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课程为枢纽桥梁,以校企的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改变了知识与能力相割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场所与工作场所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创新。目前我国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高级工人的缺口较大,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1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业设置不合理。部分高职院校,在最初专业设置时没有经过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还有的院校不能结合社会的发展及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从而导致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有的专业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进行培养,专业设置不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缺乏合理性。
1.2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是毕业后就进入到学校工作,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很少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生产线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由此,在给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1.3 培养的技能单一。目前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其他方面关注的较少,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 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不同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是技能传授的一种模式。它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从掌握相对简单的技能开始,由简到难,最终掌握全套制作工艺。重点强调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技术要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大规模自动控制生产线的出现,传统学徒制受到很大的冲击,其培养模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学习知识的类型不同。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完成所学知识的内容通常是易于观察的、显性知识为主。而现代学徒制中是以学习隐性知识为主,显形知识为辅,并且由于学习内容镶嵌在具有真实生产特征的学习情境中,知识学习与技能的掌握同步进行。
2.2 学习方式不同。在传统学徒制中是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亲身实践,在整个过程中师傅起着演示、指导、修正的作用。徒弟跟随师傅参与日常工作,先观摩、然后自己尝试做,直到学会为止,是一对一的纯实践行为。而现代学徒制,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培养。企业作为学徒培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为训练提供技术熟练的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的技术训练。
2.3 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不同。传统学徒制的评价标准是以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高低来评判,缺乏理论依据和通用性。而现代学徒制理论学习的评价标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考核,学习合格后取得毕业证书。技能考核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检验标准,评价标准具有一致性和通用性。
3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工作
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进行重新组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
3.1 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进校外“基地”及“基地”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应是一种“高等性”和“职业性”有机融合的关键点。通过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将岗位工作任务不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3.2 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由于现代学徒制使教学空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参与主体多元化,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真正体现了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3.3 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教学团队的特殊性。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适应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
3.4 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学生对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对职业规范的理解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其独特优势。同时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4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4.1 校企实质性的合作。以往的高职教育招生与就业是二条路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不知晓将来能到哪个企业工作,只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学业,致使许多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专业急需人才却没有毕业生。现代学徒制构建了校企实质合作的平台,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招工即是招生,解决了学生员工身份问题。
4.2 工学交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往的高职教学因为教师自身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给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情况。现代学徒制通过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企业技术人员成为教学团队的成员之一,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与学校教师之间形成协作和互补,使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3 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往的高职教育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准、心理情感、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关注较少。现代学徒制通过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形成了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等内容的培养体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5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符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规律,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推进“双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巧芝, 徐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2015(4).
[2]项林.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3):152-153.
论文作者:颜卓登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9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学徒论文; 学生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 专业论文; 能力论文; 《新疆教育》2019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