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面施工是道路系统建设的基础任务,施工人员需要借助各种施工路面施工工艺来提升路面强度,使路面更为完善,能够承受更大的来自于交通工具的压力。在路桥工程之中,施工人员需要以更高水平的施工工艺来开展路面建设工作,采用高强度的材料与新兴路面施工工艺。本文根据对路桥施工工作的了解,对新型具有预应力特性的混凝土在路桥的路面部分的施工情况进行研究,着重对新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路桥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是当前的路桥施工的基础环节,在开展路桥工程建设的时候,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将完善的路面呈现出来,不仅仅需要提升路面的观感,确保路面的平整性,同时还需要对路面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控,使路面的荷载结构可以承受一定的应力控制,避免路面在承受了过高的压力荷载之后,出现压损以及裂缝情况。为了将路面的整体强度有效提升,施工人员选择借助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来辅助路面建设工作,本文根据对现有路桥工程的了解,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应用方式进行研究。
1 路面情况分析
采用一般的材料建设出来的路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传统的路桥路面即使具有厚度比较高的路面板,但是仍旧会出现表面开裂的情况,而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建设出来的路面需要的路面板的厚度比较薄,但是仍旧具有相对比较强的抗变形能力,其基本承载力也更高,尤其适合被应用到极长路面建设工作之中,鉴于预应力混凝土的几种优势,其可以被应用到各种路面工程之中,其应用的面板具有比较长的长度,以此面板之间的接缝处理工作被减少,可以使在其表面行驶的车辆保持平稳形式。其具有的预应力优势可以提升面板的整体体型,对路面的边角等较为软弱变得部分可以精细处理,降低了路面出现的横向开裂的情况,使路面具有更好的耐久性,施工人员在建设这种路面的时候,也不需要使用过多的钢筋,以此来达到节省路面系统施工材料的目的。
2 主要施工工艺研究
2.1 准备工作
开展预应力施工的前期对施工的环节进行准备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准备的是设计上的各种施工比例对比图是否都准备的完整了,这些设计上的图纸或是资料等材料对实际的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在保管上一定要进行严加的保护,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或是改动。 进行基层上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施工上的标准开展施工上的工作,不能马马虎虎地将基层上的施工给遗忘掉,因为这个环节上的验收也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上的工作开展情况,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在进入到施工的场地时,要将各个材料的质量与数量进行验收与检查,确保进入到施工上的材料都是符合标准的。
2.2 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前,选取磨光机把模板表面锈迹清理干净,并将一层浅色脱模剂涂刷到模板表面,在钢筋附近互相错开相同位置强度一致的混凝土小垫块,布设时需进行4块以上设置,绑扎需具有稳固性,且根据施工规定进行垫块厚度大小控制。选取墩身钢模板拼接组合承台模板,接缝选取海绵条封堵,接缝位置可选取封箱胶带进行封堵,避免浆液遗漏,通过圆钢、承台底作为拉杆,焊接承台中部与承台顶部,以此形成整体,选取双螺帽作为拉杆,选取钢管支撑为模板外侧。
2.3 浇筑施工工艺
覆盖、遮挡混凝土选取的原材料,防止暴晒,为达到温度降低的作用也可通过洒水施工。混凝土通过冷却水进行搅拌施工,以此将入模温度有效降低,特殊情况下,混凝土搅拌可选取冰水。通过棉布进行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覆盖,将冷却水管设置到承台内部,利用循环水对混凝土内部温度有效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取塑料薄膜、麻袋进行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保温施工,以此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进行有效减短。
浇筑混凝土前,其高程可选取水平仪测定,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标高可选取承台顶层进行小钢筋头焊接,复测墩身预埋钢筋时可选取的仪器为全站仪,随后承台底表面可通过清水将泥土除去,且做好保湿工作。施工方式以台阶法为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作业不得间断,30cm为各层覆盖厚度,避免混凝土分层现象出现。混凝土可选取插入式振捣器施工,一般振捣作业需分层进行,振捣混凝土间隔距离为30cm,振捣施工中上一层向下一层插入8到10cm。测温元件、预埋件及钢筋等材料不得于振捣棒相接触。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一般为2到3天,浇筑承台混凝土时,冷却管需层层覆盖,以此对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有效降低,进而达到混凝土内部温度下降的作用。
3 控制路面质量
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步骤上的施工时,应在施工开展之前将钢筋水泥上的规格进行检验,先确保参与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确保,整体施工工程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其次是对进行施工的粗细骨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粗细骨料一般是由沙子或是小石子组成的,所以在进行质量上的监控时,首先要看的是粒径上的大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是含泥量与纯度上的规格是否可以直接参与施工,对于参与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质量上的保障,对工程的质量负责。
施工上的材料检验步骤全部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上的搅拌与配比环节了,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混凝土中的水泥与水等施工材料之间的配合比例是否是严格的按照施工上的标准与比例上的要求进行拌合的。在实际的拌合过程中还要注意温度与天气之间的变化会对拌合比例的数值产生的影响,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其中,拌合好的混凝土在运输到实际施工的场地过程中选择的运输工具对施工上的质量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次是要将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也就是在拌合的过程中各种材料之间的拌合比例与数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质量上的比重一定要经过精准的计算,然后才能进入到实际的拌合过程中去,对于拌合上的比例一定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计算,不能随便将比例和数值给进行改动,因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预应力上的实际施工质量。
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注意的地方有模板上的支撑先要进行确定,看看是否已经安置的稳定,其次是浇筑的厚度一定要得到相应的控制,一般的建筑工程上的标准不能超过两米。预应力混凝土上的施工路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虽然在施工的步骤与检验上的工艺要比普通的路面施工更为复杂,但是,在工程的质量上采用预应力施工工艺的路面要比普通的施工的路面质量高出很多。所以为了道路上的质量与稳定性能够得到保障,在选择施工上的工艺时,应尽量选择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4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路面的基本施工情况进行了分析,又对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时需要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列举,最后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了对这种路面后续处理工作。由于路面在路桥系统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对路桥处理工作进行高度重视,避免由于细节问题而使路面具有的整体强度降低。在对路面施工工艺进行选择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还要考虑到路桥工程所在的施工环境的情况,从多个方面来将路桥质量提升起来。对于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处理技术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施工人员需要依靠合理的施工工艺来切实提升路桥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宏伟. (2016). 路桥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中国科技投资(32).
[2]胡冰. (2016). 路桥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科技与企业(8), 138-138.
[3]易剑. (2017).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路桥中的运用. 建筑技术开发, 44(7), 59-60.
[4]张自旺. (2016). 路桥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环球市场(5), 147-147.
[5]刘晓博. (2017).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路桥中的运探索. 工业b(2), 00086-00086.
论文作者:祝洪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预应力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