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哲学发展观对建筑学的影响因素论文_陈玉莹

浅析哲学发展观对建筑学的影响因素论文_陈玉莹

湛江鸿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哲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是研究智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的学问。具有哲学属性才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正确选择。在进入了新世纪的历史发展时期后,自然、社会和人文都对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除了速度和数量还可以引以自豪外,在其它诸多方面仍然不尽人意。建筑业发展的不尽人意,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建筑学的教育不无关系。

关键词:建筑学;哲学发展观;

前言;从现有的建筑学教育模式中培养出的大量建筑设计的从业人员,几乎占据着我们国家各个层次、各个等级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管理部门和设计部门。他们自然而然地承担着,或者说掌控着、垄断着我们国家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决策权、选择权和实施权。 我国近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城镇化和建筑业的大发展。几百个城市的创建、扩建和改建工程,数以百亿平米的建筑应运而生。大量从业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大量涌现,而成功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实属罕见。大量平庸甚至低劣的设计,不但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其应有的哲学属性,而且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造成了难以逆转的填充,对我国今后进一步的城镇建设和改善形成了挥之不去的沉重负担。

1、七分主人,三分匠人

建筑设计师不仅要有手艺(也称技法),还要有思想。只有手艺,只是能够较好地去实现一个构思,最多只能充当执行规范和实现别人构思的工匠。有思想,才能孕育出好的建筑构思(同时具有文化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生态性)。对于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思想比手艺更重要!这也难怪人们在对扬州园林建筑遗产进行总结时,得出“七分主人,三分匠人”的结论。所以,在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中,要大力加强建筑思想和建筑理念的培育,要大力加强建筑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要大力加强建筑理论、建筑评论和建筑批评的氛围建设。

2、建筑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文化就是“人文教化”,人文就是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文化就是对人文的继承、保有和传播。艺术就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表现美的手法。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它能与主观受体产生和谐、共鸣和相互依恋。一个建筑形象的好坏,不能由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说了算,而是要由民众说了算,由历史说了算。这一本来很简单的道理,经常会被一些所谓“专家”或“大师”们的虚张声势、故弄玄虚和牵强附会所误导、所颠覆。

抛开建筑的科学性和生态性不谈,单就其文化性和艺术性来说,一个好的建筑应该给予人们视觉上的愉悦感、文化上的认同感和精神上的依恋感。

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上述特征的建筑凤毛麟角,而在城市中大量充斥着平庸或低劣的建筑,给人们在视觉和精神上造成挥之不去的压抑感。建筑,特别是那些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是凝固的音乐,是独特的雕塑,也是无言的史书和时代的丰碑。

3、建筑师的责任

建筑是强制推到人们面前具有庞大体量的公共产品,它不同于个人收藏,大部分人对此没有决策权和选择权,而只能被迫地接受它和忍受它。所以建筑师更应该对公众高度负责,充分尊重公众的视觉感受、精神感受和生理感受。只有同时具有文化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生态性的建筑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建筑学科比较特殊,它要求文理交融、以人为本、道法自然。所以建筑师要对自己抱有更高的要求,要做到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要做到知道集义、养浩然之气。要积极主动地,客观理智地,全面深入地去了解天下事和人间事,经过长期艰苦的潜心研习和修炼,以化得超常的技能和空灵通透、顿悟练达的精神境界。不能有伪大师的傲气,但应有作为真正建筑师的傲骨。所谓建筑师的傲骨就是指在行政部门的不当压力下,在各种低俗文化的纷扰中,在起哄式的市场炒作时,能保持住自己的良心和定力。我国至今几座保存较为完好的著名历史文化古城的护卫者、引导者和规划者,他们的表现令人钦佩。

4、建筑语言

建筑是使用建筑语言创造出的能表达一定主题的形象的立体作品。建筑语言系统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产生并具有强大生命力而得以留存和继续发展的。建筑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与人们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心理上的交流。雨果曾对巴黎圣母院做过这样的评价: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这个可敬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既然是语言系统,就应该有其构字组词的语言规则,遣词造句的语法规范,划分段落、组织辞藻的修辞手法。遵循这些要求,非但不会限制建筑师的创作力,反而是创作出符合人性作品的前提条件。就像一个文学家,使用严密规定的字、词和语法能创作出优美的文章;书法家对同一个规范的汉字,通过艺术创作和深厚的书法功力能表现出一个汉字不同的美感。而不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过分强调主观性和随意性,而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创新”,只能创作出人们看不懂、弄不清、逻辑混乱的“鸡肋”。殊不知创新应该是有继承的创新,应该是符合道理的创新。

建筑的外在布置和外表形象要符合且体现自身的身份特征和功能属性。合理、准确、巧妙地使用建筑语言就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而不用再反复不断地进行宣传、介绍和解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的设计,从进入正阳门直至走到太和殿,其沿途建筑形式的一收一放、一紧一松、一逼仄一舒缓,加之建筑造型、色彩和建筑小品及装饰的巧妙应用,已经无言地向你传达和宣告着皇家禁地的宏大和威严,使当时的地方官员和洋人初次领教后便叹为观止,且不是心颤就是腿软。

5、建筑是综合系统

建筑是与人最为贴近的综合的人工物理生态系统,所以应与体生命系统息息相通、一脉相承。它不仅要具有外表的服饰和化装系统(建筑外立面),还应具有其内部的骨骼系统(结构支撑系统)、呼吸系统(通风系统)、消化系统(供电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供热供冷系统)、新陈代谢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燃气排烟系统及垃圾处理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通信与网络信息系统)等。其中任何一个分系统都应该健康高效地设置和运行,否则将造成建筑系统的低效和病态,继而造成寓于其中的人们的低效和不健康。有的建筑人认为这些都属于建筑设备系统,不属于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的范畴。这种观念需要得到彻底改变。这些系统都是高效、健康建筑的不可或缺的完整的组成部分。建筑人应该非常认真地了解这些系统的功能和要求,非常自觉地为这些系统留出相应的通道和空间。

6、建筑的健康性

《易经》中说:“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也是“天人合一”说法的由来。

现代的建筑讲究密闭,使室内环境与室外自然环境隔绝开来。建筑的室内环境完全由建筑设备系统通过消耗一定的能源来营造。对室内环境的营造,追求一种所谓的“舒适”,这种“舒适”对人体生理健康并不总是有益的。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使人体生物节律与自然节律相脱节,使人体生物节律紊乱,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减弱,造成人体生理的亚健康状态。同时,现代建筑所追求的室内舒适,完全依赖于建筑设备的运转,对建筑设备的依赖程度越高,人在没有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就越无法生活,自然界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对室内环境发生作用。现代的建筑就如同是一个濒于死亡的重病人一样,通身挂满了维持和抢救生命用的输氧管、点滴管和做心电图所需的各种测头。一旦遇到某种事故或有人故意切断电源,建筑就象病人死亡一样,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现代的建筑设计也要反思和改变设计理念,恢复建筑的“健康”,与自然界和谐共存,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营造天然健康的室内环境。

7、建筑的科学性

建筑物必须满足相应的科学性,包括结构的结实性和稳定性、功能的完备性和协调性、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良好性、建筑环境的宜人性和健康性、建筑设备系统(能流和物流系统)的合理性和集成性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和数字化的手段对建筑结构、造型和性能进行科学的分析、模拟和预测,根据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系统论等学科的理论对建筑进行理性设计,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建筑特性进行定量的检测和分析,从而用于对建筑物的运行管理和功能进行调整。强调客观性、精确性、逻辑性、模型化、定量化、数字化、实证化是对建筑的基本的科学要求。

8、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

远离平衡态、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形作用。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建筑(包括房屋建筑和非房屋建筑,非房屋建筑中也包括高架桥)、人工界面(包括经人工硬化处理的路面、广场等,地下涵洞系统也属于此类)和自然生态空间(包括与天然地质无隔断相连的土壤、水面、植物等)。这三者的关系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安排,不仅要让在城市中生活、工作、流通的人们感到方便、快捷和高效,更要让他们感到健康、舒适、安全和愉悦。在对三者进行规划设计时,不能各自为政,只考虑自身的个性要求,不考虑与城市其它要素相协调,造成城市形态和景观支离破碎、满目疮痍、生态恶化,流通拥挤混乱,使人的感受受到逼仄,精神受到纷扰,心灵无处寄托。“建筑和规划是不可分的”(冯纪忠语),建筑的外型及色彩设计应溶入城市设计的整体之中, 以创建出优美宜人、生态健康的城市物质形态和空间景观。

结语

建筑学是关于建筑设计的学问体系。建筑设计是在建筑学指导下诞生的创作性个体作品。建筑学应具有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同时还应具有科学属性和生态属性,只有这样,建筑学才能具有哲学属性。建筑界人士不能自以为是而回避问题,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推卸责任。要知难而上,勇担重任,塑造和加强建筑学的道德性、文化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极大地带来建筑的文化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生态性,才能很好地建设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伯伟.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永生,刘叙杰,林洙.建筑五宗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阮仪三.古城笔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5]赵鑫珊.建筑是首哲理诗──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哲学思考[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论文作者:陈玉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浅析哲学发展观对建筑学的影响因素论文_陈玉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