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创新的一些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物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中包括物流业,物流业必须创新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很多,而缺乏创新是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当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体制和管理创新。之前看到了一些论述创新和物流创新的文章,笔者也想提出长久以来心中形成的一些看法,参与到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来,特行文如下。
一、从“创新”说起
创新是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甚至已经进入到被社会舆论攻击的“官话、套话、大话”领域,用得太多,用得太俗,有时候已经失去了重要经济学概念的本意。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创新一词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追溯这个概念,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财富增长论》(即《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的经济学概念,形成了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出现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高潮时期,在当时的许多理论和论著之中,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更没有转化成一种治国的思想和理论。1929年,美国爆发了一场灾难,一场至今还经常被提起的经济危机,直到危机过后,人们才逐渐重视这个问题,才开始把创新作为经济领域中的常态来对待。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比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发现新的市场,比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比如新兴的培训公司。
虽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创新,但创新理论的关键在于:(1)明确指出了创新与发明的区别:创新不等于技术发明,只有当技术发明被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才成为创新;(2)指出创新者是那些首先把发明引入经济活动并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人,这些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行者就是企业家;(3)企业家既不同于发明家,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创新者,创新是企业家的天职;(4)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创新者——有远见卓识、有组织才能、敢于冒险的企业家;(5)创新是企业家精神。
总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包括创新、创新方式、创新者、企业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企业家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
现在,创新一词已经远远突破了熊彼特所划定的概念,成为一种通用的词汇,甚至承担了政治的重任。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它的原始内涵,主要还是针对企业和企业家而言的。
物流领域对美国管理学者德鲁克是比较熟悉的,因为“黑大陆”就是他对物流这个领域的描述。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对德鲁克影响很大,德鲁克一直都在发展、推广这个理论,是创新理论的宣传和继承者,他对创新的解读应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认为:“创新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通过艰苦卓绝的系统工作获得的。”有目的地放弃、不断改善和深度挖掘机会,是创新工作的方法,并促使组织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变革,成为社会变革的引导者,而不是只做社会变革被动的、“痛苦”的跟随者。请特别注意实现创新的第一步,即有目的地放弃,放弃旧的,采用新的,这就是创新。没有放弃就没有创新,在没有希望、将被社会变革所摒弃的领域,企业继续投入资源予以维系,是在做无用功,是在浪费,是在损害企业的未来。
二、中国物流三十多年的历程
现代物流概念进入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来,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学习引进期、探索期、发展期。
学习引进期大体在1978-1984年前后。1978年,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原国家物资总局等部委以及一些地区的人士组成的中国物资工作者考察团对日本物流进行了考察,起到了“取经”的作用,物流的概念正式进入我国。在这个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引进和建立了物流的经济概念和物流经济领域,这个创新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领域。学习引进期的创新为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探索期大体是1984-2000年前后。这个时期,我国开始探索物流经济领域的建立与物流的应用。创新的探索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体制的探索和运行的探索。体制探索的代表性事件是突破计划经济部门体制,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这样的跨部门新型研究组织,向全国宣传和推广物流经济;运行方面探索的代表性事件是掀起了一轮研究和应用配送的高潮。从此,配送这种经济形态在我国有了大面积的应用,成为我国现代经济领域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
在探索期掀起了我国物流发展的一次高潮: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亲自担任会长的跨越部门的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可以说这是当时学术界和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乃至时任国家总理的李鹏同志亲发贺词。那个时期,有关配送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直接上升到政府政策,1992年李鹏同志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试办为企业服务的原材料配送中心”,可以说是这一轮高潮的顶点。
发展期大体从2000年开始至今。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总体发展方面,现代物流不仅得到了学术界、理论界和新兴中小民营物流企业的认同,也得到了大型传统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的认同,现代物流企业大量建立,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物流产业发展很快,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一直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有一个时期内保持三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200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才将近20万亿元,十年之后,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达到160万亿元。如果物流总额包含的内容太多,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的话,那么物流业投资则可以更为直接地反映这种发展,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快速增长。2000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约四千亿元,现在则达到二万亿元以上。发展期涉及到物流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上面的例证可以举一反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三、发展历程中的创新
1.学习引进期:“物流”进入到我国是“改革开放”创新的结果
1978年,现代物流的观念和理论开始进入到我国,不能说当时我国经济领域完全没有感受到对现代物流的需求,但那种感受仅仅局限于很小的领域。从总体上来看,当时并不是因为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而对现代物流产生了内在的需求,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国策使我们能够学习和吸取已经在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现代物流,首先是在思想和观念上接受了现代物流,认识到了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学习和引进阶段,物流观念和理论所构成的“思想”是走在前面的,现代物流进入到我国就是一种创新,这应当说是现代物流进入到我国初期的重要特点。
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国策,是我国的重要创新,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总结中国现代物流的30年,应该认识到,现代物流的进入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创新带来的一个结果。
2.探索期:我国物流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是突破部门体制封闭的创新结果
我国物流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有两个重要的事件,前文已经提到。那个时期,有“热”得可以的两个事件:一个是突破了计划经济部门体制,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另一个是掀起了一轮研究和应用“配送”的高潮。
在旧的部门体制还占有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能够建立多部门和多部门人士横向联合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突破部门体制上的封闭性,这是一种体制创新。这不但在当时,在现在也可以称为一种创新。当然,这种创新在当时更具有突破性意味。
也正是这种体制创新,虽然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却对实际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在我国当时不成熟的经济环境下,开展规模比较大的关于配送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是理论和观念,现代物流的切实运作也进入到我国经济领域,这当然是一项重要的创新。
那个阶段的现代物流“热”,并没能持续下来,以后十几年中,物流在我国又归于沉寂,主要原因也是创新体制受到扼杀。失去了体制的依托,这个事物就很难持续发展。这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体制的创新和保持对我国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发展期:最近这些年,现代物流发展的背后是体制创新
2001年至今十多年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前面二十多年的发展,对此,我们有切身的感受。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个发展?我们可能有多种答案,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体制创新。
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因素:
一个因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即主管物资(生产资料)分配和流通大权被称为“物资部”的部门,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权力逐渐被削弱,乃至不复存在。物流进入我国的前面二十几年,原物资部(局)最初是引进和推动物流的主体,之后又成为遏制现代物流发展的主体。物资部门的取消使物流从一个部门走向了整个经济领域,无疑,这本身就是一种解放。
另外一个因素应当是主体因素,即国务院六个部委联合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重要性在于,国务院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有体制性的安排,现代物流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务院控制的层面。之后不久,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立了物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更有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主体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这是更深层次的体制安排。
去掉了束缚性的体制,建立了有利于发展的体制,这就是“改革开放”国策下物流领域具体的体制创新。物流在我国真正的发展便由此而来。
四、我国物流领域创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的现代物流,从开始引进一直到今天,应该说在不断创新中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是,对物流领域的创新不能估计过高,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不足,总体来看,创新仍然是缺乏的。
本人在《从“黑大陆”到“灰大陆”》一文中,曾经针对我国物流领域缺乏创新的问题发表过看法。现在可以对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表述:
第一,我国物流业总体上缺乏创新。现在尽管我国已经学习、引进、创新了物流这种经济形态,但基本上还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采取跟跑战术和“拿来主义”。虽然从“不拿来”到“拿来”、从“无”到“有”本身就是一种类型的创新,但从总体上看,无论在理论上、学术上,还是在企业构建、物流运作方面都缺乏自己的创新,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第二,缺乏创新的领导和管理体制。领导体制问题没有解决,甚至还有扭曲。在我国,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与该领域的体制密切相关。可以把它看成是:既是优势,又是劣势。优势在于:体制问题一旦理顺,就可以获得倍增的发展;劣势在于:旧体制和扭曲的体制是阻碍发展的严重障碍。
第三,“过热”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但反映了急功近利的问题,也表明我们的物流领域缺乏创新,缺乏选择,视野太狭窄,一有亮点便一拥而上。当然,如果追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对现代物流还没有取得完全的认知。
第四,企业制度缺乏结合物流特点的创新,系统现代化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也许,多数企业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装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都有所认识,这是进步最明显的一块。但是,在物流的系统运作、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现代管理制度等更大范围的现代化问题方面却存在相当大的不足。
五、要深化国家物流管理体制创新
“改革开放”是个重要的起点,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作为我国的国策,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改革开放大潮之下的物流领域,当然也是如此。我们对我国现代物流当前的体制给予肯定评价,但也必须看到,体制还在创新的过程中,而绝对不是结束。现在的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我们止步于此,问题就会逐渐发展,甚至吞食之前体制创新的成果。对物流进入我国前面二十多年的教训应当引以为戒。
关键在于,部级联席会议制度毕竟不是实体体制,恐怕不能成为长久依靠的制度。其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行动的能力,可能成为一种虚设,可能成为仅仅起协调作用的组织,毕竟部级联席会议制度不是国务院体制内的机构。如果没有国务院部门的依托和领导,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体制创新方面,大部制应当是我们的选择。
包括铁道在内的“大运输”或者“大物流”部门体制,应当是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制形式,况且世界上已经有发达国家成功的先例,这一步迟早是要走的。改革是一个进程,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逐渐推进和完成的过程,需要时机更为成熟,需要人们认识的进一步统一和提高,不能奢望大部制改革一步到位。但是我们相信,这几年政府大部制改革是改革进程中的一站而不是终点,迟早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现代物流战略发展与现实运作所依托的大部制创新的实现。
六、应当开始物流行业组织的体制创新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区分两个概念:产业和行业。很多辞书和名词解释中都指出,这两个名词是相同的概念,没有作出明确区分。但在实际中,产业所指的范畴显然要大一些,行业所指的范畴显然要小一些。
对物流领域而言,由于物流所包含的范围更广阔,在物流这个大产业名下,有相当多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是从事某些具体物流运作的企业集合。物流领域的行业性组织,显然应当具体得多。如此众多的行业,没有行业组织,如何能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话语权,如何形成共同认同和共同遵守的规则,如何自律,如何协调发展呢?物流领域是一个新的领域,还没有对行业作出标准、公认、权威的划分,仅现在已经成形的行业,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体系,行业种类非常多,例如快运快递行业、冷链行业、仓储行业、道路货运行业、航空货运行业、铁道货运行业、内河货运行业、近海货运行业、远洋货运行业、集装箱运输业、搬家行业、配送行业、港口装卸搬运行业、货运代理行业、第三方物流行业、物流园区业等。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结构体系,而产业和行业组织是结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我国自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以来,产业和行业组织的体制和运作改革却很少有进展,有人说这是被改革“遗忘的角落”,正反映了这种现实。物流也不例外,物流产业和行业组织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虽然我国现在有几个重量型的组织,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都是与物流相关的行业、产业性组织,但物流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物流的独特性和系统性在其中难以体现。物流进入我国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个领域产业、行业组织的体制创新与改革应当起步了。
七、应当重视物流企业的企业制度创新
可能很多人认为,体制创新只是国家的事情,或者是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协会的事情,与我们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因此对这个问题不太重视。笔者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全面的。上面提到的物流行业组织体制创新就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更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此外,企业自身的企业制度创新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现在物流领域的很多企业,对于创新更多关注的不是企业的制度创新,而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运行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这些当然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正是因为这些创新,才形成了现在物流企业如此大好的局面。但笔者认为,物流企业的企业制度创新相对来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需要我们给予特别关注。
虽然物流领域一些先进的企业曾经是我国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先行者,如中储、中远、中外运等,但总体来看,物流企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并没有像制造业和商业那样具有普遍性。另外,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有些新型的物流企业和事业,在建立初期并不重视企业制度创新或者忽视企业制度创新,甚至在走政企不分的老路,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
八、加快物流运行方式的创新
这是涉及物流全方位的事情,是物流管理者、物流企业家、物流运作者有广泛用武之地的创新领域,如配送的运作方式、流通加工的运行方式、第三方物流的运行方式等,这些创新曾经在我国物流领域广泛施行,在我国经济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物流运行方面可做的文章、可做的事情很多,这里不打算作为主要内容论述。
这里特别想提出的是,在国际领域从事物流服务的物流运行方式,明确讲就是国际物流服务贸易。
什么是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呢?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是不伴生或者不完全伴生于国际商品贸易的国际物流服务,把物流服务作为贸易对象,输入或者输出物流服务。物流服务贸易不但在物流领域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也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实,国际服务贸易本身也很“新”,国际服务贸易在最近二三十年才引起了国际经济界的重视。国际服务贸易是服务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在商品贸易有了空前发展之后,最近几十年,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在产业结构中创新产业体系,当然其直接目的是赚取外汇,甚至用这种运作方法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由于国际间物流规模庞大,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所蕴含的经济利益相当可观,自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