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研究论文_黄声鸣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展开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80例切除胆囊的病人,并观察病人胆囊动脉的特点与壁入点的分布情况。结果:在80例切除胆囊的患者中,有59例主干型胆囊动脉,21例开叉型胆囊动脉;胆囊动脉紧靠壶腹部大约有69支入点者;紧靠胆囊体部大约有30支动脉支点;脱离胆囊三角内者68例。结论:全面了解切除胆囊病人的动脉解剖情况,重点是胆囊壁入点的分布情况,这对于保护胆管、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解剖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075-01

由于胆囊动脉出现变异的情况较为常见,且比较复杂,因而,必须处理好胆囊动脉,其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重点,更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1]。只不过,手术时不需找到胆囊动脉的来源,只需掌握胆囊壁中每一个入点的分布规律与胆囊三角内胆囊动脉走行的规律即可,这对于保护胆囊四周的血管来说非常重要[2]。我院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8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展开研究,尤其是胆囊动脉走行变异与胆囊壁入点的分布规律。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8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纪为30~55岁,平均48.6岁。60例胆囊结石,20例胆囊息肉。都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内镜下EST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手术中,出血都不超过15ml,不需要中转开腹,手术以后有1例病人出现出血现象。

1.2 方法

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在手术中应分离解剖胆囊动脉,掌握胆囊动脉的特点以及四周壁入点的分布情况。

2.结果

2.1 分型

支柱型胆囊动脉有59例,占73.8% ,开叉型动脉有21例,占 26.2%。其中,分支型中3分支型、2分支型、4分支型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备以下优势,比如,创伤小、见效快、恢复时间短等,尤其是最近几年来,该种手术已发展成为医治胆囊疾病最为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据调查显示[3],该手术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于开腹手术,究其根源,是因为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比较多,缺乏触觉与立体视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手术难度。其中,胆囊动脉变异最为常见,资料显示[4],单支走行于Calot三角内的胆囊动脉占73.75%。胆囊动脉走行变异与胆囊动脉起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难度,而不得不开腹[5]。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为降低出血对镜下操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应隔断胆囊动脉,紧接着再切除胆囊。实际上,虽然胆囊动脉的来源变异比较大,但却不需要深入展开研究,只需掌握胆囊三角内动脉的走行变异与胆囊壁入点的分布情况即可。

综上所述,全面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解剖的特征,特别是胆囊动脉走行与胆囊壁入点的分布情况,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缓解病人的疼痛,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立明,刘向光,罗定安,等.成人胆囊动脉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研究,2015(4):281-283.

[2]司运辉,王利萍,李志彬.胆囊动脉的局部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4):391-392.

[3]孟祥继,赖育鹏,房源,等.胆囊动脉的解剖研究进展[J].饮食保健,2016,3(10):251-252.

[4]陈聪,赖育鹏,周璐瑶,等.胆囊三角及胆囊动脉的解剖学研究进展[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4):00231-00231.

[5]刘备,张振华,李鸣,等.胆囊动脉及闭孔动脉变异一例[J].解剖学杂志,2015,38(5).

作者简介:黄声鸣(1981.05-),男,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助讲,研究生,研究方向:解剖及组织胚胎学方面.

论文作者:黄声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研究论文_黄声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