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中,要充分重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同时注重节约能源和施工材料,以此来降低经济成本,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分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阐述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途径,并提出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途径
从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来说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为建筑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序都能够达到节能减排以及保护环境的目标,能够获得不错的效益。现结合具体实践的应用,分析绿色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
1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效果
1.1控制施工污染
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现阶段,由于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环保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很多施工单位单纯注重施工进度,为了降低经济成本投入,以损害周围环境为代价,引发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许多施工现场普遍存在材料利用效率不高、垃圾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日常产生的废渣、废水、粪污未经回收处理直接向外排放,污染周围河道、土壤,严重者可污染地下水。通过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领域,可确保资源更加高效地利用,实现资源回收,达到控制能源消耗的目的。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显著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质量。
1.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可靠,提高施工效率,还能确保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材料的高效利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能够得到有效回收,控制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使生态环境建设和建筑工程发展和谐统一。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实施经济高效的施工技术,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3协调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认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缩短施工周期,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施工管理人员进一步认清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整体效益的获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促进建筑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2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2.1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总建筑面积大约为83176m2,建筑为高层框架剪力墙构造,项目的总造价大约为27100万元。建筑性质为群体住宅,绿色要求很高,绿色施工为工程建设的重点。现结合此建筑绿色施工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2.2节水和水资源的利用
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比如雨水和地表水等,利用场地内部的明沟以及集水井等排水系统进行收集,汇聚到沉淀池内部,经过沉淀和过滤等处理环节后,形成中水再利用,为现场道路清洗和混凝土养护等提供用水,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从此技术的应用效益来说,使用的中水系统过滤罐,其处理水能力大约为5t/h,按照每天运行6h计算,单日能够节约30t水,每个月大约节省900t水,可节约4500元。将处理后的水用于现场其他作业,比如绿化浇灌等,能够提高利用率。
2.3节材和材料资源的利用
从此建筑施工现场作业的材料使用实际来说,使用的是拼装式围墙,能够多次周转使用。除此之外,还使用了可以拆卸的周转式防护栏杆和防护棚等,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构建信息化工作平台,规范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办公无纸化。以预制块材道路的应用进行材料节约效益分析,其和现浇道路相比有很大的优势。使用的预制块大小为1×2×0.2m,经过2次周转后,相比现浇混凝土可以节约192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按照建设1000m2、0.2m厚度的临时道路进行计算,采用预制块周转2次,能够节约96000元左右。
2.4节地和土地资源的保护
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际来说,在土地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方面采取以下措施:①临时设施占用红线外荒地;将办公区与生活区布置在红线外;②结合使用临时道路和永久道路,减少耕地和农田的利用,坚持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相互结合的原则,控制临时道路的铺设;③对于化学品和危险品等,加大存放管理力度,采取设置隔水层构造的方式,做好渗漏液的收集和处理,以免土壤污染的发生。
2.5节能和能源的利用
从此方面的应用实际来说,采取了以下技术:①对施工用的设备应用变频技术,例如变频调速货梯。②推广使用高效和环境保护水平较高的建筑装置和工具,比如电动运输装置等,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以及材料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③积极推广使用节能照明灯具,比如低压配电箱和USB插座等,实现电力资源的节约,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建筑现场的生活区使用空气能热水器,实现对电能的节约[1]。④推广使用大直径钢筋,采用直螺纹进行连接,进而减少钢筋搭接量,能够节约钢材资源。
2.6环境保护
从建筑工程实践中,采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能够获得不错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对于施工现场的扬尘问题,采用自动喷水降水除尘技术措施和尘土监测技术等,做好扬尘监测和控制,同时做好现场检查以及人员防护,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②现场的施工道路定期清扫和洒水,保证道路和作业现场的出入口周围没有扬尘和浮土污染等。③使用低噪音和低振动的设备,同座做好噪音监测等,实现对污染的有效监测和控制。④其他措施。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绿色施工现场建设要求布置,减少现场的污染,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3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建议
3.1坚持绿色施工理念
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现状看,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结合项目工程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绿色施工技术。第一,在工程建设之初,应该从组织规划和细节实施等方面不断强化,对日常施工进行综合性评价。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应将节能环保充分纳入其中;第二,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施工管理人员只有始终秉持绿色施工理念,才可以有效保证整个项目工程的绿色环保,为企业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前景。为此,要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将培训结果和管理人员的薪资有效挂钩,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提升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材料、能源、水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要求施工企业在开展具体项目工程施工作业之前,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完整的施工方案,确保各个流程有充足的材料投入,并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得到高效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限制材料领取数额的方式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进行严格把控。现场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划分,制定出针对性的材料利用方案,提升绿色工程的整体质量。
3.3强化施工技术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传统建筑操作规程上构建更加完善全面的操作细则,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准把握,还要不断总结施工现场的经验和教训,优化每一个施工环节,明确施工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对施工内容进行量化考核。不断规范施工行为和施工环节,将绿色施工理念严格落实到施工作业的各个程序当中。
结语
绿色施工技术是中国建筑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措施。建设单位应该大力推进绿色建设的发展,优先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不断优化施工方法,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马兆辉.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与推广[J].中国房地产业,2011,(9).
[2]陈华,柴干飞,杨正勇.航运科研大厦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J].建筑施工,2011,(10).
论文作者:翟浩、于广惠、岳珊珊、孟祥凯、毕尹甜、许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节约论文; 道路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