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护理路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论文_董华敏,李秀华,隋风翔

董华敏 李秀华 隋风翔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 266011)

【摘要】 目的:对改良后护理路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9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50例,采用单纯随机法将患者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常规护理路径和改良后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耐受程度有效率分别为90.7%和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和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护理路径应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耐受程度大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路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288-02

电子支气管镜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检查肺部疾病的方法,检查直观且准确,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检查方式属于入性的操作,也会使患者存在憋气、咳嗽、窒息感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配合度[1]。本院对2013年9月~2015年7月期间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采用改良后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同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9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50例,采用单纯随机法将患者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为35例和40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2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3岁,中位年龄:(53.1±8.9)岁;50例患者为初中以上学历,25例患者为初中以下学历。观察组75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为33例和42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4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6岁,中位年龄:(52.8±9.2)岁;48例患者为初中以上学历,27例患者为初中以下学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以及相关临床知识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均给予5mL的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照组的75例患者由护理人员根据常规护理路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的75例患者由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改良后的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1 护理路径表制定 首先要对患者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程序以及以往护理经验进行有机结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进行制定。

1.2.2 护理路径的实施 (1)预约阶段:护理人员可以一对一的对患者详细说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以及必要性,并且要细致、耐心的说明该项检查的方法、过程、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检查工作,让患者能够保持最佳身心状态[2]。(2)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术前1d可以采用亲身示范、看图解释、个别讲解等多种方式来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3)检查后:检查后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平卧半小时,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进行术后宣教,将进食时间以及进食方法等对患者详细说明;叮嘱患者最好少讲话,并且不要用力咳嗽等;对患者是否存在现头晕、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疼痛、吞咽不畅等临床症状[3]。

1.3 疗效标准

(1)麻醉效果:优:声门开放情况很好,检查时插镜顺利,并且患者没有出现咳嗽、恶心等不良反应;良:声门开放较好,检查时插镜较为顺利,患者存在轻度阵咳;可:患者存在恶心反射或者声门开放不良,无法顺利插镜,检查时患者不安静并且存在较明显阵咳;差:患者存在恶心情况或者声门不易开放,,无法顺利插镜,检查时患者躁动不安并且剧烈呛咳。(2)耐受程度:患者安静,并且不存在刺激性咳嗽等症状则判定为良好;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紧张以及轻度刺激性咳嗽等情况则判定为尚可;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严重刺激性咳嗽则判定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耐受程度

对照组患者中耐受程度良好的有30例,尚可的有27例,差有18例,耐受程度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中耐受程度良好的有59例,尚可的有11例,差有5例,耐受程度有效率为9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150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耐受程度有效率分别为90.7%和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和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改良后护理路径应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耐受程度大大提高,并且能够让患者在检查中进行更好的配合,对减少患者痛苦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梅,黄亚玲,伍笑霞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0,14(04):345-346

[2]韩雪飞,严燕玲,黄莉莎,黄文婷.舒适护理措施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04):134-135

[3]王东云,王晓华,张秀华等.护理干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88例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1(14):3447-3448.

论文作者:董华敏,李秀华,隋风翔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改良后护理路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论文_董华敏,李秀华,隋风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