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问题探讨论文_陈鹏冲

嘉兴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 314000

摘要: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属于重要民生工作,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建设,不仅能够达到防洪排涝的目的,还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想要将水利工程的效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还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只有在水利工程当中落实标准化管理,才能使此类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相关需求。因此,本文针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问题进行讨论,并对相关强化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问题

水利工程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确保用水安全和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设施,对水利工程加强管理,保证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一直都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虽然,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工作的问题还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而这也对水利工程的长期高效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相关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一)标准规范方面的问题

第一,标准效力缺失,在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可依的问题非常普遍,而且水利工程涉及各种法律法规,如果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和标准作为参考,将会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效用发挥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标准化管理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第二,在管理标准协调统一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很多水利工程在管理标准方面都不能做到有效的统一,例如,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针对同一问题时,却存在不同的规定,而且在对标准化管理进行推进的过程中,管理单位无法很好的适应相关管理规范,虽然部分地区针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设立了相关规定,但在基层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水利工程难以真正实现标准化管理。

(二)标准化管理执行力方面的问题

在对水利工程加强标准化建设的工程中,其组织管理方面还存在管理人员匮乏、管理设施缺乏完善性的问题;在运行管理方面也存在安全检测落实不到位、维修养护差以及档案不全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虽然国家在水利标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强化,但该项工作在向基层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执行效率不高的情况,导致实际工作效果与预期严重不符。而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基层的技术力量薄弱,且工程确权具有较大的难度;第二,管理队伍薄弱,相关管理单位对于标准化管理缺乏认识,管理工作不积极。此外,未能实现管理人员的足额配备,致使标准化管理缺乏长效保证,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运行监督方面的问题

在标准化方面的相关管理平台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实现高效利用,这主是因为运行监管存在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相关管理单位未能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参与,导致管理平台没有在实际操作当中得到贯彻落实,影响了预设效用的发挥[1]。

二、强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一)对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完善

应该对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对相关标准规范展开梳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等等,同时要对标准化规范的有效权限以及适用范围加以了解,确保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获得相应的制度支撑,而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做到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要针对标准规范做好查缺补漏工作,有参考规范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规范落实相关操作,而没有标准规范或技术法规的情况下,应该对各项行政法规加强建设,通过文件的形式对相关工作进行约束。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对现行标准加强修订,在各项标准之间实现协调统一,并保证地方法规与国家政策的有效衔接,使相关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相应的保证。具体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确权建档,将各岗位的职责落实,对工程产权进行调查和明确,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分类档案,对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加以确定,做好管理单位的划定工作,并对其职责加以落实;此外,要对相关考核工作进行强化,对制度保障进行充分的利用,在目标考核内容当中加入标准化管理内容,并通过完善考核机制的建立,使管理工作能够获得相应的制度保障[2]。

(二)对标准化管理加强建设

第一,要突出特点,做到以点带面,对于部分工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通过对科普基地以及各类宣传栏的建设,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大力的宣传,树立学习标杆,以此来推动水利工程发展措施的有效落实,从而在水利工程当中实现标准化建设;第二,要对培训工作进行强化,对相关人员的观念进行积极的转变,而对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有针对性的落实培训工作,使其传统工作观念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变,积极推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使各管理单位能够对相关管理平台及管理规范进行有效的应用,提升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长效性;第三,对资金加强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的针对性,结合上级水利部门给出的资金管理办法及文件,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标准化管理资金使用方案,并对相关奖励政策进行编制,确保标准化建设资金的精准测算,使资金使用率得到相应的保证[3]。

(三)建立监管体系

根据现有的法规法规、地方文件以及技术标准,在水利工程当中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使标准化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指导,建立完善的监督管控体系,以此来督促各部门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深入,确保工程的高效运行[4]。

(四)坚持建管并重

对管理标准以及管理模式加强创新,结合工程类型,对多种新的管护模式进行探索,对于条件较好的管理单位,可以鼓励其在社会当中进行维修养护服务的购买,并对物业化管理方案进行编制,针对水利工程积极培育物业化管理单位,同时对物业化市场加强规范,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在水利工程当中实现管养分离,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如图1)[5]。

图1

结语

综上所述,对水利工程加强标准化管理,能够使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行得到相应的保证,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水利标准化管理进行不断的强化,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芳芳,董翔.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问题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29(15):126-128.

[2]朱静.标准化管理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启示[J].区域治理,2019,12(6):101.

[3]杨利刚.标准化管理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启示[J].水利发展研究,2018,18(10):43-45,69.

[4]沈立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0):246-247.

[5]李文辉.简析基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环球市场,2018,28(9):304.

论文作者:陈鹏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问题探讨论文_陈鹏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