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的网络化革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电子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表现手法的丰富多样,亦即人们常说的多媒体性。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森严壁垒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亦可称为出版方式)融为一体。其二,表现在各媒体之间的交互性上,亦即图书、报纸、杂志、音像等形式间的差异不仅在这里缩小或消失,而且可以互相转换,这些都为网络出版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准备。
1989年,网络的建立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无比丰富的新世界——虚拟世界。它使网络出版由可能变为现实,从而完成了出版发展史上一次彻底的革命。出版的观念、形式、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就记录、存储手段而言电子出版包涵了网络出版,就编、印、发三个环节考察,网络出版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电子出版,是对电子出版的突破和革命。
二
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计算机网络和用户终端是其基本工具特征。它不是网络和传统出版方式的整合,与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音像、图书、报纸、杂志等传统出版有着本质的不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出版的含义。首先,它没有实物化的信息载体,而通常将信息存储在虚拟世界中,以编码电子信号的形式存储、显现、传播。人们看得见,听得见,但却摸不着。它省略了复制过程,使传播过程(发行)无特流化。其次,它传播的既可以是创作成果,也可以是创作过程,只有当读者打开计算机阅读时,它的出版过程才算完成。所以说,网络出版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读者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和作者交流,切磋,这就真正构成了出版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性,也就是说无物流和交互性是网络出版的两个主要特性。
由于网络出版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又继承发扬了传统出版、尤其是电子出版中的一切长处,所以与传统出版相比,具有空前的优越性:
1、速度快。如果用电脑写作,可以即写即发,如果再加个摄像头的,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实施即时报道、转播。如果把使用数字照相机排下的照片通过手提电脑当场使用移动电话发送上网,只要有读者访问您的网址,那么出版过程就完成了。如果他喜欢,想下载保存,不管是下载到他的硬盘或软盘上,还是打印到纸上,也不过是几秒钟的时间。我们以远程教育为例,过去一位教师要出版他的优秀授课内容和方式,只能是将教案整理修改,然后交出版社报选题,交编辑加工,通过一、二、三审等一系列程序,再到出版印刷、装订、发行,读者要到书店寻找、购买才可阅读学习。而现在通过网络,教师授课状态和过程可进入全球所有与网络有联接的电化教室。这里的师生不仅是阅读教案,而是直接听课,如果谁想反复学习,在面前的电脑上发出指令,就可完整记录并下载保存。
2、容量大。就存储而言,一个15G的硬盘,就可记录相当于75亿个汉字的信息量,一张光盘,可装10部甚至上百部中外名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容量必然呈几何级数扩大的态势。目前,世界上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影视音像中心。随着这些图书馆及大型数据库的建成并与互联网联接,网上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就读者而言,你可以通过与网络联接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站随时进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或影视音像中心,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听什么,就听什么,包括文字、图画、音响、影像等。
3、成本低。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网络出版改变了出版工艺流程,省略了传统出版中编印发各环节中的大部分工作。如排版、校对、制版、复制、包装、运输等等。出版费用大幅减少。此外,网络出版从根本上解决了库存问题,积压和仓储费用也不复存在,加上网络出版物被消费时,传播过程中的非独占性(一条信息发布出去,谁都可以不经复制而阅读,不像传统出版物,一本书,在同一时间只能供一个人阅读)和无损害性(网上出版的读物,不管阅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遍,都将没有丝毫损害而始终保持原貌),以及随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容量进一步扩大等特点,网络出版的成本低廉是无与伦比的优势。
三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是深远的、全方位的。可分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予以考察和预测。从近期看,主要是观念上的冲击和运作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一方面,网络出版将传统出版物数字化后发送到网上,是对传统出版资源的再开发;一方面,传统出版者到网上寻找热点信息下载出版,丰富传统出版资源。二者将长期共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编辑工作的影响。就现状而言,每一个网址都是一个出版单位。每一个上网者都是一个编辑,一个出版者。它省去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进行市场调查,策划选题、组稿,并对来稿进行加工排版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打破了人们对编辑工作的神圣感,迫使人们对出版工作予以重新审视和认识,同时吸引编辑到网上去发现选题并下载出版,或者把选题拿到网上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去考察读者需求,如果受到大量网民的欢迎,就可迅速大量印制出版。于是网民便成了一个庞大的审稿委员会。
2、对印刷复制工作的影响。网络出版由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无物流性和非独占性(或曰共享性),人们打开计算机上网阅读即可,传播过程几乎不需要复制。只有读者希望保存时,发出指令,即可下载到硬盘、软盘或打印到纸上。所以对印刷复制业的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
3、对发行工作的影响。目前大量网上书店的建立,还只是运用网络发行销售传统出版物。是传统出版者在发行工作中对网络优势的利用。这有两点好处,一是扩大影响,降低盲目性。一网遍天下。把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的书目(包括音像电子读物)和内容提要发布上网,发行范围和速度是传统发行方式永远不可企及的,发行数量的扩大也是必然的。二是减少场地,降低仓储和从业人员,从而大大降低宣传、发行费用。
4、对读者的影响。网络出版可以极大地扩大读者的视野,坐在上网的电脑前几乎可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读物资料。读者可以在网上轻松购买自己所喜欢的读物。还可在网上找到罕见的绝版读物。假如读者阅读的是作者直接发表的新作,那么对作品的美学加工过程就只能靠读者自己去完成了。读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随着计算机交互技术、智能化及语言翻译系统的日臻完善,读者将轻而易举的阅读天下书,并且可以参与创作。
5、对作者的影响。没有名气的作者可以彻底摆脱被出版者拒绝出版的苦恼,通过网络出版销售自己的作品。名气大的作者则更可以摆脱出版发行者的纠葛直接在网上出版销售自己的作品,甚至将作品直接发送到喜欢自己的读者的电子信箱里,并以俱乐部会员制的方式直接获取收益。由于省去了传统出版过程中的编辑把关加工过程,作者则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责任心,将差错降到最低限度。
以上是就近中期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影响的考察。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出版的发展前景看,网络出版将取代传统出版(包括现行的电子出版和音像出版),而这些出版形式会作出较大程序上演变,才能适应在网络出版覆盖之下的读者新需求,这是因为:
1、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将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主要手段。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使电子图书成为可能。目前大多数报纸、杂志都开始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有了它的网络版,正在建设中的数字图书馆一旦建成,所有图书包括电子音像读物也都有了它的网络版。人们不仅可以在电脑上阅读,还可成倍的放大、缩小。随时探索整部书的内容。包括调出作者的注释,而无须把书页前后翻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阅读器已经诞生。它的大小与传统的平装图书相仿,使用者只需把信用卡大小的记忆芯片或激光磁盘插入阅读器,就可脱离台式计算机屏幕轻松方便地阅读你所喜欢的所有读物,无论你坐着还是躺着,当你看累时,还可戴上耳机聆听同一个芯片或磁盘上发出的悦耳的朗读声。这种阅读器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图书,即E-Book由于它可以通过芯片或磁盘从网络上下载所有读物,以其多媒体、容量大、体积小、携带、阅读方便作为网络出版的补充,使网络出版在整个出版工作中起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传统出版。
网络出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对传统出版的包容性显示了它蓬勃的生命力,向我们传统出版的从业者提出了挑战。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自己。
首先,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网络出版诞生的意义和影响,主动地迎接它,探索其发展规律并驾驭它,而不是消极地适应它或冷漠它而被它淘汰。
其次,要学习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尽快做到可熟练地运用它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改进工作。
再次,发现网络出版在现阶段的优势和传统出版的互补性并充分加以利用,以促进传统出版业的快速发展,追求传统出版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探索网络出版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制约它发展的瓶颈,寻找网络出版效益的产生点,适应其发展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网络出版平台和出版体系,以抢占制高点,为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