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自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例中选择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沿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行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依从性评分[(84.20±2.52)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6.81±4.34)分]低于实验组[(92.68±6.50)分、(95.86±3.31)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住院时日[(11.96±2.44)日]多于实验组[(8.03±2.81)日],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路径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具备较优的护理应用效果,可极大改善健康教育效果,增强病人依从性,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消化性溃疡;护理
消化性溃疡是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内科病症,且本病多见于高龄人群,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周期性发作,给其患者带来严重病痛困扰[1],因此备受重视。而诸多研究显示[2],通过规范化和统一标准化的临床路径来施护,可促进病人心态、健康理念的转变,增强其在规律饮食、健康饮食、合理调整工作等方面的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调节能力,消除消化性溃疡症的诱发因素,加快疾病恢复,本研究经过不同路径护理观察,已证实该观点,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0日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例中选择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67~90(80.81±6.36)岁,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复合性溃疡5例;实验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69~95(79.70±7.95)岁,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复合性溃疡6例;两组年龄、溃疡疾病等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性。
1.2 纳入标准
上腹伴有钝痛、胀痛感,亦或剧痛、灼痛感;签知情同意书;有厌食、反酸及嗳气等疾病表现;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
1.3 排除标准
经活检证实恶性溃疡;并发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等需延长住院的疾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有恶性肿瘤。
1.4护理方法
对照组沿用本院消化内科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其内容如下:(1)入院时,对患者生活情况及其消化道病史加以询问;完成入院宣教和病房探视制度、环境、作息时间与设施使用等基本事项的介绍工作;建静脉通道,嘱入院者禁食。(2)入院第1日,遵医嘱完成大便常规、血常规与尿常规等指标的辅助检测工作;监察病人生命体征,并制订治疗方案与护理计划,将方案计划详细告知于病人与家属。(3)住院阶段,对路径图实施定期检查,适时将病人病情反馈给病人家属;以路径图为准,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随时测评病人对宣讲普及的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4)出院前1日,落实好总结评价与出院指导事项,并做好饮食指导,嘱易消化或者少纤维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向病人做药物机制、用量、用法及时用频率等用药指导。(5)出院当日,指导出院有关手续办理,将复诊时间及复健注意事项详细告之;给予病人鼓励,使其积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陪送病人出院。
1.5 观察指标
发放100分值自制调查表,汇总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依从性与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水平;记录患者住院时日,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1.6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在SPSS22.0软件上实时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计量数据,给予t检验;以n(%)表示计数数据,给予c2检验。当P值<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1所示,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不及实验组理想,对照组依从性评(84.20±2.52)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86.81±4.34)分,实验组分别评(92.68±6.50)分、(95.86±3.31)分,经对比,对照组较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对照组住院(11.96±2.44)日,实验组住院(8.03±2.81)日,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n=30,`x±s)
3 讨论
由不同病因促生的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常见的周期性复发的慢性病症,研究表明,本病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人精神状态以及饮食生活习惯等联系密切,患者一般多因饮食不节、过度劳累以及情志不畅等而造成脾胃虚弱,致使消化性溃疡发作,造成胃失和降,同时出现胃气逆乱情况,引起胃脘胀痛等症状感受。消化性胃溃疡症状之所以易反复发作,同饮食不调、心情焦虑、精神高度紧张以及情绪抑郁等有较大关联[3]。临床路径护理将医护服务及有关指导内容汇总拟定成工作路径图表,使各项护理工作不仅呈出计划性,而且还带有有序性与连续性。从入院时刻起,临床路径护理的病人能够立即了解未来住院时期与自身有关的医护工作安排与病房环境、设施应用、院方规章制度等内容,这在满足病人知情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入院病人恐惧心理及紧张情绪,为病人住院期间积极配合院方医护工作提供了一定保障,从而形成护患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护理的工作形式,这在对消化性溃疡病患的医嘱遵从性的升高,与对疾病及健康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提升,均有极大的提高与深入作用,本研究证实了该结论,结果显示对照组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估分别为(84.20±2.52)分和(86.81±4.34)分,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2.68±6.50)分和(95.86±3.31)分(P<0.01)。此外,经过系统化与标准化整合,临床路径护理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的无序及随意性,使既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得以连续、有效实施,因此,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消化性溃溃疡病患的平均住院(8.03±2.81)日,明显短于对照组时长(P<0.01),说明临床路径式护理能够促进消化性溃疡更迅速的治愈恢复。总而言之,临床路径在消化性溃疡有理想的护理应用效果,能强化病人住院期的依从性,同时改善消化内科健康教育成效,加快康复,故值得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健康教育效果和病人尊医行为,使病人更早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琴.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45-46.
[2]郝琳.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实施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9):4138-4140.
[3]朱小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2):75-76.
论文作者:陈义元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实验组论文; 路径论文; 病人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