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原三院院区)儿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发热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其是易伤津损耗,是由外感或者是内伤所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失调偏盛或偏衰的一种常见症状。布洛芬为FDA唯一推荐的用于临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上少见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一贴凉购买使用方便。中医退热贴属于中医外治范畴,代代相传,疗效独特,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患儿发热时选择更安全、更有效、起效更快的退热方式。
本文通过对比患儿在口服布洛芬后联合运用一贴凉与联合运用中药退热贴的效果,并予以分析。
关键词:口服退热药;中药退热贴;观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病房2018年6月1日~2019年3月28日收治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包括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共计40例,且患儿入组前均有发热(超过38.5℃),且经医生诊断过未合并其他并发症(如中耳炎、脑膜炎等),排除有皮肤病史、心脏病史、皮肤破损及曾有过贴敷药物或胶布过敏史的患儿,并事前与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将40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口服布洛芬联合运用一贴凉的观察组和口服布洛芬联合运用中药退热贴的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性9例,年龄0.8岁~7岁,平均3.2岁;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0.8岁~7岁,平均3.4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材料选取
本次口服布洛芬药物,选择都是美林悬液口服液,根据说明书依据医嘱执行。观察组选用的一贴凉,为山东扶桑帝药公司出品的帝药一贴凉,其产品备案凭证/产品技术要求编号:鲁青械备20160038号。该一贴凉是由无纺布背衬层、凝胶层、聚丙烯薄膜覆盖层三部分组成。其退热原理是通过凝胶层中水分蒸发带走局部组织大量热量,从而达到醒目提神、退热降温的效果。对照组选用的中药退热贴,为本院药房自制,主要成分为生石膏粉、柴胡、薄荷粉、艾叶、生栀子、紫苏叶、金银花、连翘,以上中药按照3:1:1:1:1:1:1:1,的比例粘末予凡士林调配而成的膏体状药物,其贴膜选择的是3.2cm*5cm的透气性胶带,为溧阳市麦杰克有限公司。在贴膜中间涂抹直径约2.5cm的自制退热药敷膏。
2.2 方法
两组患儿发热时(T>38.5℃)均予两组患儿口服布洛芬悬液及对症处理,辅以温水擦浴,少量多次饮温水等物理方法退热。同时,观察组予帝药一贴凉贴在患儿前额头;对照组予中药退热贴贴予双侧太阳穴及大椎穴。在贴敷前均要清洁贴用处的皮肤,以免汗水或毛发等影响一贴凉或中药敷贴的粘性。待热退后(T<37.5℃),协助取下退热贴和一贴凉,并用温水擦拭皮肤,去除药渣残留。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接受退热治疗后30分钟后的体温和一小时后的体温下降情况,以及直至退至38℃以下的所需时间,观察比较退热效果。待热退后,协助家长用大毛巾擦干全身汗液,必要时更换干净棉质内衣,嘱一小时内避免受风。
4 疗效评价指标
患儿接受治疗30分钟后,复测体温下降0.5℃或体温降至38℃以下视为显效例;接受治疗1小时后,复测体温下降0.5℃或体温降至38℃以下为有效例。反之,视为无效例数。显效率=显效例/总例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计算出总有效率。
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30分钟后体温下降值。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显效率为55%,对照组的退热有效率为70%。对照组显效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都为90%。(p<0.05)。
3.2 两组患儿皆未出现不良反应。有3组对照组患儿在退热期间,大量出汗,自制中药退热敷贴有脱落现象,予以立即擦干汗液,并及时更换新的中药退热敷贴。考虑其中药退热敷贴系本院自制,其贴膜的粘贴度略差,遇大量出汗后尤为明显。后期取材可选择粘贴性能更好的敷贴。
4 讨论
口服退热药后联合一贴凉和联合中药退热贴在退热显有效率(即接受治疗后一小时的)上是中药退热贴略胜一筹,总有效率是无明显差异性。中药退热贴选择贴敷的部位为双侧太阳穴及大椎穴位,具有较强的渗透性,醒神开窍、引热下行、宣肺解表的作用,合主逆气而泻,更能够起到退热醒脑等功效。穴位贴敷法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采用穴位贴敷法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以使药物经皮肤渗透,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①。柴胡,性微苦,微寒,可有疏泄升散的作用,属于辛凉解表之药,具有透表泄热的作用。石膏,其性苦寒,具有宣通内热,使其有热量由毛孔息息腠理而出。薄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表,故能促进透皮吸收②。一贴凉的优势,也属于物理降温,家长获取渠道多,购买方便,便于家中长期常备,随时使用。故而,建议家中可常备一贴凉,在院就诊可使用中药退热贴,建议院内推广使用,更快速降温。
参考文献:
[1]林肖霞,苏少琴,梁劲文的对我院发热门诊小儿高热综合治疗方案的探讨,中药中医,2008年9月第5卷第25期。
[2]景玉霞,兰卫.薄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新疆中医药,2012,30(4:122-124)。DOI:10.3969/j.issn.1009-3931.2012.04.062.
论文作者:姜瑾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患儿论文; 中药论文; 一贴论文; 热贴论文; 例数论文; 对照组论文; 体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