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论文_高君

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论文_高君

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配管室 黑龙江大庆 16371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工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重要环节,油气储运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飞速发展。本文主要从油气储运技术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油气储运技术发展方向,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油气储运技术;管道运输;发展

前言: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开采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国的石油行业也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步并过渡到了旺盛时期。油气储运技术与整个石油工业的衔接和融合日渐成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优质能源保障,及时调节国家的能源供给,已成为我国油气方面的重要工作。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的关注度,从而推动油气储运技术的与时俱进。

1 油气储运技术的历史沿革

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用于输送天然气熬制盐巴。可以说这是油气储运技术的起源。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19世界末20世纪初,美国铺设大量的技术管道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天然气管道建设发展迅速。在北美、独联体国家及欧洲,天然气管道已连接成地区性、全国性乃至跨国性的大型供气系统。全球干线输气管道的总长度已超过140万千米,约占全球油气干线管道总长度的70%。 最早的一条原油输送管道,是美国于1865年10月在宾夕法尼亚州修建的一条管径50毫米长9756米从油田输送原油到火车站的管道,从此开始了管道输油工业。但油气管道运输是从1928年电弧焊技术问世,以及无缝钢管的应用而得到发展和初具规模的。管道输送技术的第一次飞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潜艇对油轮的袭击,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油料供应,美国于1942年初开始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紧急建成了一条全长2018千米,管径分别为600毫米(当时最大的)和500毫米的原油管道,保障了原油的供应。半年之后又投用了一条长2373千米、管径为500毫米的成品油管道。随着第二位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地用油的剧增,油气储运技术开始飞速发展,对保证盟国的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道运输有了较大的发展。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大型输油管道系统有:(1)前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它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的原油管道,其北、南线长度分别为4412千米和5500千米,管径为426~1220毫米,年输原油量超过1亿吨,管道工作压力4.9~6.28兆帕。(2)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其全长1287千米,管径1220毫米,工作压力8.23兆帕,设计输油能力1亿吨/年。(3)沙特阿拉伯的东-西原油管道。其管径1220毫米,全长1202千米,工作压力5.88兆帕,输油能力1.37亿立方米/年。(4)美国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系统。该管道系统干线管径为750~1020毫米,总长4613千米,干线与支线总长8413千米,有10个供油点和281个出油点,主要输送汽油、柴油、燃料油等100多个品级和牌号的油品。全系统的输油能力为1.4亿吨/年。

2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

中国于1958年建成了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道,全长147千米,管径150毫米。60年代后,随着大庆、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的开发,兴建了贯穿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原油管道网。东北地区的大庆-铁岭(复线)、铁岭-大连、铁岭-秦皇岛4条干线管径均为720毫米,总长2181千米,形成了从大庆到秦皇岛和大庆到大连的两大输油动脉,年输油能力4000万吨。到1995年底,中国共有9272千米的干线原油管道,年输送原油量约1.2亿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997年,中国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常温输送的库尔勒-鄯善原油管道。 到1989年,中国在四川、重庆地区已形成了一个总长度达1400多千米的环形干线输气管网。中国其他地区已建成的输气管道主要有:华北至北京输气管线(两条)、大港至天津输气管线、中沧线(濮阳至沧州)、中开线(濮阳至开封)、天沧线(天津至沧州)、陕京线(靖边至北京)、靖西线(靖边至西安)、靖银线(靖边至银川)、轮库线(轮南至库尔勒)、吐乌线(吐鲁番至乌鲁木齐)等。此外,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还建成了两条长距离海底输气管道。一条是南海崖13-l气田至香港输气管线,另一条是东海平湖凝析气田至上海的湿天然气管线。,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机遇,酝酿多年的“西气东输”工程已经建成。这项工程的核心部分是建设一条从新疆塔里木到上海、总长度达4000多千米的大型干线输气管道。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能源消耗相对较高的地区,同时又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有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征石化公司、镇海石化公司,金山石化公司及高桥石化公司等。另外,在江苏省内还有江苏油田、江苏气田。近期完成的甬-沪-宁管线将宁波港上岸原油输送到上海、南京等石化企业和化工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西气东输”的终端,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我国现今已成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管道设计,优化线路方案,提高选定线效率和对穿越方案的精细解释分析,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线划地图及遥感影像,生成三维地面立体景观,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空中漫游观察线路。在西气东输工程中,采用了全位置自动焊焊接、定向钻穿越、盾构法施工等先进管道铺设技术。

3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前景

现阶段,我国油气储运工程多用于油气管道运输上,而管道运输中,长距离管道运输颇多,像很有名的“西气东输”则是油气储运工程合理有效应用的良好例子。在我国,管道运输多是分布在沿长江地区以及华东、华南地区,管道对油气的运输既为需要能源的地区提供了方便与快捷,又将油气能源进行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合理分布。从而也促进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油气长输管道和战略油气储备是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重点所在。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展油气储运新技术研究,提高油气储运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为油气储运及能源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油气储运技术人才,油气储运技术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油气储运工程发展特点十分明显,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油气储运应用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宋承毅.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石油规划设计.2010(5).

[2]姚安林.我国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机遇[J].油气储运.1999,18(2):6-10.

[3]吴迪.基于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3):245-248.

[4]刘婧.论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10:100-101.

[5]黄伟.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科技风 .2010(4).

[6]蒋子卓. 浅析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中国化工贸易 .2015(21).

论文作者:高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论文_高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