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正义观照下重点(示范)学校的历史和未来-兼论学校平衡发展论文

生命正义观照下重点(示范)学校的历史和未来*
——兼论学校平衡发展

罗碧琼 唐松林

[摘 要] 正义与生命同在,它是维护生命、促进生命、张扬生命的社会德性、努力方式与应然伦理,故谓生命正义。生命正义中的学校平衡发展原理是:学校的目的在于绽放生命之美;学校须平等地向每一个体开放;学校亦是差异的、多样的、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薄弱学校须享受利益最大化的补偿政策;学校在与政府、社会的对话中协同发展。以此观之,虽然重点(示范)学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历史过程有其合理性,但它加剧了人、学校的阶层分割,远离了人的审美情趣与幸福生活,逃离了生命正义的本质,它应该成为历史。未来的重点(示范)学校,将融入县(市、区)域所有学校整体优化、协同共进、平衡发展的潮流。为此,须遵守如下四个生命正义原则:资源配置公平原则;就近入学原则;教师循环流动原则;差序弱势补偿原则。

[关键词] 生命正义;学校平衡发展;重点(示范)学校;平衡发展原则

学校是生命,其平衡发展的本质是各学校享有平等的权利、地位、资源与荣耀,它依托自己的历史、特色与优势,完成自身充分发展,受到自己师生、政府与社会的爱戴与尊重。重点(示范)学校是精英教育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与形成有其历史合理性,它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可谓成就卓著,功不可没。然而,在教育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这种制度已然成为学校平衡与充分发展的障碍,束缚了人的解放与幸福,成为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与公正等核心价值实现的桎梏。“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所以,重审重点(示范)学校,确保学校系统的公益性与正义性,使之成为培育与享受自由、平等、热爱与创造的场所,实现教育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一、生命正义是学校平衡发展的本体范畴

笔者以为,正义的内涵逐渐超越与整合分配正义、权力正义、效益正义、平等正义与自由正义等诸范畴,走向以人为中心的生命正义。换句话说,正义与生命同在,它是维护生命、促进生命、张扬生命的社会德性、努力方式与应然伦理,故谓生命正义。它使生命归于自由、平等、差异、补偿与共生的统一,具有生命之整体性、超越性与生成性等特征,它是学校平衡发展的本体范畴。

图1 生命正义视野中的学校平衡发展结构图

(一)自由:学校的目的在于绽放生命之美

生命的本质是其原始本能冲动、历史经验与生存境遇的绵延。学校存在的目的,在于让自由生命满足其物质的、精神的与文化的需求,“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2]。学校平衡发展之根本,在于绽放师生生命之美:第一,树立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一种生命权力与尊严意识,学校作为生命体在自由中释放,在自然中生长,在自为中绵延。第二,保护学习权利。每个生命都是独立完整的个体,它们享有学习的权利与义务。第三,尊重学习自由。生命是自己的冲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境遇的一个混沌体[3]。生命之间没有控制与被控制,没有发号施令与服从。

为了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流程上而言,备课是首要的。因此,教师即要做到高效备课,这是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二)平等:学校须平等地向每一个体开放

生命正义意味着把学校的各种“善品”进行公正分配,让每一个儿童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我们无法消除生命的天然差异所造成的起点的不平等,但我们可以努力保障每个生命都拥有相等的权利,都能享受基本的学习机会。第一,均权。均权意味着学校对所有适龄儿童加以相等的关切和尊重,使他们平等地享用相同的学校资源。第二,选择的平等性。学校资源向每一个孩子开放,即保证所有的人都享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最低的或优质的学校资源保障;第三,最近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所有学校的所有信息、资源是对称与平衡的,它充分保证不同个体不因个人和社会因素,妨碍其达到自身能力所允许的高度。

(三)差异:学校本身是差异的、多样的、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

生命正义论视学校为生命,学校与学校之间是差异的存在。平等的机会与资源配置,但不一定产生平等的结果,它总是受到自然和社会偶然因素、有利或不利因素的强烈影响。所以,学校平衡发展的生命正义方法在于:第一,顺应学校的历史文化的差异性而存在,允许各学校在历史继承中保持特色,发扬光大;第二,发现与尊重学校的多样性自然禀赋与人文环境,激励学校运用自身天然的、自然的、人文的、环境的独特性及其潜力,使他们在平等与自由中彰显个性与历史,使每一个学校成为靓丽的生命风景。

(四)补偿:薄弱学校须享受利益最大化补偿政策

2.重点(示范)学校是一个历史过程。解放初期,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在物质条件与知识力量的双重匮乏下,不得不选择精英教育模式,以集中优势资源与人才力量,实行重点学校制度。1959年,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强调“首先集中较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以便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紧缺的专门人才,迅速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提高。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是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196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要求各地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劳动精英与管理人才,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人才资源严重匮乏、人才供求关系紧张的问题,满足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但重点学校制度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为标志,“国家重新建立了重点学校制度”[8],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层层重点”的重点学校格局。为了满足特殊时期的社会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重点学校。1980年以后,重点学校制度逐渐形成并蓬勃发展;九十年代“教育产业化”思潮与“名校办民校”的滥觞,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不均衡加剧,一直绵延至21世纪。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此严厉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虽然在制度层面被明令禁止,但是重点学校却名亡实存,形成了一种“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制度”[9]。由于受文化传统与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重点(示范)学校拥有优质教育资源、高升学率声誉、高水平办学质量优势,受民众垂青。

正义意味着生命在联动、融摄中形成共识,学校、家长、社区与政府具有共存感、共同的追求与共同的信念。第一,共同的信仰。爱是教育的永恒价值,它最贴近人心,最容易激发心灵,是值得唤醒的。第二,理智的协同进化。自我认同与社会调适是最基本的理智活动,它包括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两部分。通过自主学习、冥想、实践、批判与对话,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第三,方法的共识。“人类教育至目前为止,最普遍有效的方法,在于精神自治与团体合作。”[3]其基本方式是对话、交往、辩论、博弈、与妥协等,这是凝聚共识与自我生成的重要力量。

(五)共生:学校在与政府、社会的对话中协同发展

由于长期的构造活动及地台隆起,区内发生了一系列不同期次强烈而频繁的岩浆活动,尤其是燕山期,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形成了构造热蚀变的成矿背景,热液流体携带金及多金属元素在火山机构及其附近初步富集,同时,岩浆活动的巨大热能及区域性的多期多阶段的断裂构造活动使丰度值高的太华群中的金被活化,通过不断淋滤、汲取,形成富含矿质的热流体,随后由于大气降水沿构造裂隙下渗,与沿断裂构造向上运移的含矿热流体发生混合,成矿系统开放,在合适的物理化学环境下,在有利部位金富集沉淀成矿,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二、生命正义中的重点(示范)学校

(一)重点(示范)学校的历史合理性

1.重点(示范)学校是一种特殊文化符号。说它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因为它一般与学校自身的悠久历史及人文关系有关,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历史与传统精神,蕴藏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名人、名事、名文与名迹等。这种特殊文化符号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为一种深厚稳固的社会心理,它很容易获得政府支持、经济吸附与人才聚集等多重效应,使重点(示范)学校具有更加强盛的生命力。第一,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容易被政治强化。由于它在我国一直是一种稀缺教育资源,各历史阶段的政府,大多遵循“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的理念。在我国严重缺少教育资源的现状下,某些地方政府提出了“快出人才”“早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政策,将不多的公共教育资源向这些重点学校优先分配,以此来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名校的教育质量,打造一批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与国际接轨与对话的名校。所以,我国重点(示范)学校的发展,与我国政治中的“自由”“民主”“科学”“解放”“建设”“跃进”“革命”“整顿”“恢复”“改革”“发展”等政治理念紧密相联。第二,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较强的经济与人才吸附性。在重点投入、舆论导向与待遇优厚等多重吸引下,“原来的重点学校被冠以‘实验学校、示范学校’等之名,不仅继续享有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有些地方还通过名校转制等方式,从社会中获得丰富的资源”[6]。大部分优质学校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历史机遇,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越式地实现了“资金与人才”集聚的原始积累或锦上添花[7]

正义蕴含了仁爱的品性,它不嫌弃任何个体。维护薄弱学校的尊严,让学校与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学校平衡发展的重要思想方法。第一,长效补偿机制。薄弱学校与重点(示范)学校一样,承担着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但它们靠一己之力无法完成与优质学校的平衡发展,必须有政府特殊补偿机制,并有相应的立法环境。因此,持续对薄弱学校增加资源倾斜和帮扶,减少和消除各种意义上的对弱势者的歧视、羞辱、边缘化、贬低、排斥等“压迫”现象,补偿薄弱学校的落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确保乡村教育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彻底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摘掉乡村教育“落后”的帽子[4]。第二,扬长避短。补偿弱势群体不是消除差异,而是使双方在物质条件、生存权力、信息资源配置相对一致的基础上,使每所学校和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基于自身实际和需要的最佳发展,走向教育的实质均衡发展[5]。使各学校各就各位,凭借自己的天赋、历史与关系,各美其美,精美极致,美美与共,整体和谐。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叹了口气,虽然我平时有些看不惯李天明的那副奴才嘴脸,但毕竟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人,竟也有些兔死狐悲的味道了。

3.重点(示范)学校的历史贡献。重点(示范)学校与精英教育模式是一体同构的,它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过渡性载体。在当时教育资源短缺、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正义水平比较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也是追求教育正义的一种努力方式。首先,在现代教育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以重点(示范)学校为教育改革的实践主体,它探索了我国现代化学校体系与办学模式。它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育设施与师资力量等方面,起到了以身示范,以点带面,逐渐推广的作用。其次,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义务教育的普及。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理由否认可用一些人的较大得益补偿另一些人的较少损失,或更严重些,可以为了使很多人分享较大利益而剥夺少数人的自由”[10]。事实上,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方面,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重点(示范)学校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才与知识资源的双重匮乏,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史上功不可没。

(二)重点(示范)学校的不良后果

2.加剧了学校间的恶性竞争。重点(示范)学校各自为政,为了争夺优质师资与生源,陷入了长期的明争暗斗与恶性竞争之中,重点(示范)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整个教育系统陷入“考试导向”“零和博弈”与“拼命追赶”的泥潭中而无法自拔。这种不平等的竞争,加剧了学校之间的两极分化,助长了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滋生了“学区房”“择校费”“托管中心”等诸多社会现象及其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1.加剧了人与学校间的阶层分割。学校是一个追求真理,培育德性,弘扬文明与社会正义的地方。然而,重点学校加剧了教育主体之间的竞争,它们“非但没有实现国家原本希望的带动非重点学校提高学业的任务,反而与非重点学校拉开了差距”[11]。“对占据更大数量的多数非重点学校来说,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现象严重伤害了他们的办学积极性,加剧了校际间不均衡发展的社会分化现象。”[12]

3.降低了国民幸福指数。高中生超负荷学习,每天的学习时间已经超过16 小时,这不只是影响了学生的体质。许多家长购买高价学区房,支付高额择校费,甚至弃工陪读等,送孩子上名校,可谓身心疲惫。大多数学生及其亲人均不同程度地为“重点学校”所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其本质严重背离了生命自由与教育初衷,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与人际关系等本应该有的和谐遭到破坏,因而是不正义的。

2.导致人性冷漠与恐惧。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培养有德性的温暖少年。重点(示范)学校强化了与科举考试一脉相承的学历主义。学校内部的“火箭班”“实验班”与“平行班”等不平等的教育竞争形式,导致了师生的骄傲或卑微、窃喜或嫉妒、自负或恐惧等阴暗心理,最终导致人性的冷漠。生命中那些美不胜收的自由冥想,创造冲动、独立思考与闲逸好奇严重蜕化。

(三)重点(示范)学校之生命正义审视

教育的魅力在于使人享受思想的玄妙与创造的乐趣,从而促进身心和谐与人生幸福。然而,“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结构分化或固化,已经不只是一个事实的问题,而且引起了公众(尤其社会底层群体)对社会秩序及其教育安排的不公正感”[14]。它导致了学校间及其师生间的不公平竞争,必然引发一连串的人与社会发展的问题。

1.破坏了教育生态。它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理、狭隘的人才观互为表里,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推波助澜,忽视了生命的自然品性与个体潜能。“应试教育下的考试的绳索却严重束缚学生的成长,拴住教师和校领导的发展创造性思维,使教育陷入考试的灾难中。”[15]甚至在社会中一度形成了病态“育儿鄙视链”,在学马术、高尔夫的孩子和只能学跆拳道、竹笛的孩子之间,树起了一道无形的篱笆。

3.畸形择校成为常态。“尽管国家层面明令禁止跨学区择校,但由于不同学区间存在的学校质量差异,加之‘进名校=将来好生活’及攀比心理的影响,引发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13],从而呈现出以“房”择校、以“币”择校、以“文”择校、以“权”择校等多种择校方式。几乎所有学生、家长、学校,甚至全社会的注意力,均不同程度地被卷入教育攀比与竞争的漩涡之中。师生们、家长们将精力、才华、生命耗费在毫无意义的“唯分数主义”的漩涡中。

以上求解结果显示样本期间郑州市创新型城市效率水平均处于DEA有效的最优状态,这说明“十二五”以来,郑州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在核心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方面实现了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工业创新走上了内涵式的提质增效发展道路。为进一步识别样本期间郑州市城市核心创新能力的差异性,选择各指标的最优数值构建虚拟决策单元作为理想化的决策单元加入模型分析,Lingo软件的结果(见表3)。

如图2A所示,5 ℃贮藏的商品鳞茎中自10~20th d,外层鳞叶与内层鳞叶的GA3含量均先显著上升,在30th d时稍下降为然后又持续上升,至60th d时达到高点。相较而言,外层鳞叶GA3的含量在贮藏30 d后稍高于内层鳞叶。25 ℃贮藏商品鳞茎的GA3含量在整个储藏期间表现为持续缓慢上升,外层鳞叶与内层鳞叶差异不大,只是在60th d 时,外层鳞叶GA3含量高于内层鳞叶。

三、学校平衡发展原则:让重点(示范)学校成为历史

重申生命正义的本质与意义,理解人与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存在状态,彰显生命的自由、尊严、平等、差异与协同的魅力,使学校成为发挥潜能,释放创造,孕育德性,提升正义的场所,这是学校之生命正义的本体追求。

(一)资源配置公平原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改革的逻辑起点,只能是让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以保证就近入学的真正实现。虽然,近年来,“政府在财力人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教师配制、教师流动和加强教育质量的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对缩小示范区域内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薄弱学校的内涵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6]。但是,面对社会对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需求越来越强烈与资源配置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的问题,必须重新规划教育财政与其他资源分配政策。第一,取消重点(示范)学校教育资源重点投入政策,各级政府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开支情况,以确保基本开支为前提,确定不同规模学校的公共费用基数;第二,采取兼容、改制、补偿等多种方式实行薄弱学校的改造,把以往对重点(示范)学校的政策倾斜,转向为对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尽量缩小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的差别;第三,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让所有同类学校在“同一蓝天”下办学,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彻底根治、杜绝重点(示范)学校独享的招生特权,使所有学校共同分享优质生源成为常态,使它们的资源配置处于平衡发展水平。资源配置公平“是教育资源配置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17]

(二)就近入学原则

适龄儿童有选择就近入学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体现为利益和福利,其前提是同类学校具有一致或相同的教育资源、条件与环境。逐渐普及12年义务教育,实行教育资源基本平衡配置,教师全面轮岗交流的前提下,实行非选拔性考试,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从根本上减少孩子们的升学竞争压力,使他们能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与自由。第一,减少重点(示范)学校与其他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差距,重点解决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中的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第二,建立重点(示范)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平衡发展的共识,建立平衡发展的良好秩序,避免强制,力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同意,形成“离家最近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的观念。第三,建立“就近入学”评价机制。在建立相关平衡发展环境的同时,激励就近入学原则的实现,对于不达标的行政区域实行教育评价一票否决制,并通过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重点扶植薄弱学校,实施教育资源统筹分配。即使城市之间经济存在差异,但在办学方面,力争办学规模和教学设备大同小异,体现教育平等[18]

(三)教师循环原则

建立县(市、区)内师资“循环流动”机制,为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师资发展注入活力,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平衡发展。它将“使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使整个教师队伍具有了活力;同时,加强了优质师资的均衡配置,促进了各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19]。第一,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特别是对农村、山区、边远地区人口密度小、办学分散的中小学教师编制的确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第二,关注教师心理需求。区域教师循环要尊重教师特殊需求与个性发展,避免强制循环。“强制是一种恶,它阻止了一个人充分运用他的思考能力,从而也阻止了他为社会作出他所可能作出的最大的贡献。”[20]“学校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校环境若充斥负面因素,教师则会产生外控式动机;学校环境充满正面因素,更易让教师产生自主性动机。”[21]第三,设立薄弱学校师资培训专项经费。由此,给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输入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通过轮岗流动的骨干教师带领流入学校的教师开展专业发展活动,不断提升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这将培育和积聚学校变革能量,注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植“改革的种子”,并“促进这些能量在整个教育共同体乃至社群层面进行凝聚、沉淀、扩散与增长”[22]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媒体传播形式逐渐多元化,大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思想政治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丰富性,涵盖音像、动画、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还能及时更新个体或团体所发布的公共信息,提高信息内容的实用性,充分展现媒体信息的价值性。

(四)弱势补偿原则

弱势补偿原则是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其目的是争取、弥补与保护薄弱学校与重点(示范)学校平等的利益与权力,让薄弱学校强起来。否则,“就近入学”对于绝大多数身处农村底层和城镇边缘家庭的孩子来说,“只会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扮演底层再生产的功能,而很难成为其阶层上升流动的通道”[23]。这种“将弱势群体限制在薄弱学校是教育中的强权和不公”[24]。其解决方法是:第一,确定能级。即根据学校经济、文化与社会资源的综合水平,将学校确定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第二,递增投入。在确定教育资源能级的基础上,力争通过按照教育资源由弱到强的学校,实行由多到少的资源递进投入体制,形成越差的学校,投入越大的原则,以此真正形成“以就近入学为核心原则、分区划片为基本方法、教育资源调控为辅助手段的择校问题治理体系”[25]。通过改革和完善中小学办学体制、招生制度与硬件建设的补偿性投入,带动其它教育要素的平衡配置,促进学校平衡发展。第三,保障同一区域内所有教职工享有大体相当的福利待遇的前提下,强化对薄弱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教师实行福利补偿制度,通过立法,为薄弱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教师,在晋升、培训、休假、住房、医疗与福利等方面,创造更优惠的条件与机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

[2]钟秉林,赵应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重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10.

[3]唐松林,佘君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的生命正义论诠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40-45.

[4]蔡宗模,张海生,吴朝平,杨慷慨.“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基于十九大报告的文本解读[J].当代教育论坛,2018(6):31-38.

[5]杨建朝.教育均衡发展的双重正义视域:重释与新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5):34-39.

[6]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4.

[7]秦德林.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6(12):16-19.

[8]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2):2-11.

[9]刘远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的历史回顾及思考[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1):4-5.

[10]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1]劳凯声.中国教育改革 30年(政策与法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2-245.

[12]高洁.无声的分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学生来源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

[13]王代芬,王碧梅.“买房择校”:被定格的教育机会[J].教育学术月刊,2016(4):48-54.

[14]邓正来.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正义问题[M].//邓正来,郝雨凡.转型中国的社会正义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

[15]崔丽丽.从泰勒制看普通高中应试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16]彭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15(5):1-5.

[17]徐丽娜.江西省小学教师资源配置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7.

[18]Quade.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 (3rd)[M].New York: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1989.

[19]郝保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小学教师流动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27-28.

[20]哈耶克·弗里德利希.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数·新知三联书店,1997:165.

[21]Fernet,C.,etc.Committed,Inspiring,and Healthy Teachers:How do School Environment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 Facilitate Optimal Functioning at Career Start?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6,(59).

[22]叶菊艳,卢乃桂.“能量理论”视域下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6(1):55-62.

[23]李涛.中国教育公平亟待深度范式转型:“就近入学”政策背后的社会学观察[J].教育发展研究,2015(6):10-13,57.

[24]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12-23,189.

[25]李大为.我国义务教育择校治理的困境分析和可能改进[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History and Future of Key ( Demonstration )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Justice and a Study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chools

Luo Biqiong & Tang Songlin

Abstract: Justice and life are together,it is to maintain life,promote life,make public the social virtue of life,efforts and due ethics,so it is called life justice.The principle of school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life justice is:the purpose of school is to bloom the beauty of life;Schools must be open to every individual equally;The school itself is a different, diverse and unique existence;Weak schools should enjoy the compensation policy to maximize their benefits;The school develops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From this point of view,although the key (model)school as a cultural symbol and historical process has its rationality,it aggravates the class division between people and schools,escapes from the essence of life justice,and is far away from people's aesthetic taste and happy life,and it should become history.The key (demonstration)schools in the future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all schools in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to make concerted progress and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trend.To this end,we must abide by the following four principles of life justice:the principle of fai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principle of nearby enrollment; Principle of teacher circulation;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l disadvantage compensation.

Key words: Life justice,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chools,Key(demonstration)schools,Principle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 罗碧琼,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常德415000);唐松林,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常德 415000)

* 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从机械论到生命论:六年制公费师范生‘前段’英语教学方法变革研究”(编号:XJK18AJC001)和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公费定向师范生“前段”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及评价创新研究:基于生命论的视角”(湘教通[2018]436-549 号)以及2018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公费师范生英语教学生命论转向与‘4C’教学生态圈建构”(编号:18A3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Authors: Luo Biqiong,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Tang Songlin,Normal College,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 415000)

[责任编辑:李 静]

标签:;  ;  ;  ;  ;  ;  

生命正义观照下重点(示范)学校的历史和未来-兼论学校平衡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