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格图对幼儿园管理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格论文,启示论文,幼儿园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的管理指的是幼儿园管理人员遵照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教育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等各因素合理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任务。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克(R.Blake)和莫顿(S.Mouton)把领导行为分为“关心人”“关心工作”两个维度,并分为9个不同程度,对人的关心为纵坐标,对工作的关心为横坐标,得出管理方格图,又称管理坐标图。
图中有81个方格,表示两个维度的领导行为的81种组合,其中最典型的5种类型的领导行为不仅对生产经营的企业,对我们幼儿园管理工作也同样有重要的启示。
“关心人”。幼儿园所拥有的人、财、物是管理的基本要素,是幼儿园的物质资源,是有形的管理对象,其中,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物质资源,因为财务等非能动性的物质资源是由人来掌握、支配和使用,才得以发挥作用,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当代管理决策论者西蒙曾经说过:“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积极主动的工作。”而在幼儿园女同志比较多,且感情细腻,作为园长更要注重与下属的沟通和友谊、信任和尊重她们,关心她们的需求,分担她们的忧愁,把幼儿教师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心上,解决其生活、家庭、健康、情绪等问题,尊重其个性,并给她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幼儿教师积极主动地工作。
“关心工作”。即注重工作目标、组织和计划,规定工作职责和建立明确的组织形态、信息沟通网络和工作程序,制定标准的工作制度,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让下属按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去工作。在幼儿园,要把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作为大家共同的目标,遵守各项规定,坚持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建设优良的园风,让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各项工作满意、放心。
从管理坐标图看出管理的几种类型:
一、(1.1型)贫乏性
这种管理方式既不关心工作,又不关心人,管理者的座右铭是“不干坏事,不说坏事,不听坏事,”这样你就保险不被人注意。
这样的园长是否受教职工的欢迎,答案是否定的。这是管理行为中最差的一种,因为她即不把幼儿园的工作放在心上,也未把教职工当作自己人,或把自己当作圈内人。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这样的领导行为怎么为幼儿园谋发展?怎么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后果可能只有两个,要么幼儿园走下坡路,要么这样的园长被幼儿园教职工罢免。
二、(1.9型)俱乐部型
管理者只关心人,而不促使人去工作,他尽量维护人与人的感情关系,了解和满足成员的希望和要求,创造轻松、友爱、快乐的环境,他相信:如果我对人友好,他们就不会伤害我。
教师是幼儿园的主体,是有目的有计划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对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教科研单位比较成熟的幼儿园。因为教师的师资水平比较高,知识和经验丰富,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具有相当的责任感,工作上的严格管理会束缚他们的积极性,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管理者采取俱乐部型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需要,发展个人的潜力,会使每个成员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培养出更多的幼教人才。
三、(9.1型)任务型
这种类型的管理者与(1.9型)相反,只关心工作,不关心人,他只注意任务、计划和效率,指导和控制成员的行为,促进工作的完成。他相信:当我具有足够的力量时,我就能排除外力的对抗而把我的意志强加于人。
这种管理者表面上看工作有魄力,雷厉风行,但工作狂的过度会使教职工怨声多。因此幼儿园园长作为管理人员,对待全园的工作要有人情味,不能一味地强调工作、强调奉献,而使教职工产生职业倦怠感。
尤其对于新建园,做这种类型的园长工作力度与效果开始可能是比较见效的,但时间长了容易失掉民心。应需要对工作思路进行调整,从教职工生活、精神需求方面看待工作,在工作中,要依据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注重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参与幼儿园管理关心幼儿园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的客体,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9.9型)团队式管理
管理者既关心工作,又关心人,认为工作成绩来源于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利益一致、互相依存和献身精神。他相信:有了尊重、献身精神和多面性,我们就能真正解决棘手的问题,这就是管理的意义。布莱克和莫顿认为这是最有效的领导行为。
幼儿园管理并非仅是领导管理者的事,还应靠全体教职工实行民主管理,使之积极关心参与事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办好幼儿园。园长要建设有较强凝聚力的集体,应当主动改善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班组之间的关系,发挥群体智慧,减少管理者和教师间的摩擦,增进相互了解,注重形成教职工的团体性动机,增强集体意识,促进其创造力和工作责任感,考虑幼儿园的长远利益,激发全员教职工进取向上的精神。
五、(5.5型)中间道路式管理
管理者兼顾任务的完成和对员工的关心,寻求两者间的平衡与妥协,推崇对问题的折中处理,而不是根据情况和需要采取最恰当的方法。他相信:如果我的想法、看法、行动和大家一样,而且稍稍过之,那我就是个地位靠牢和管理人员。他甘居中游,不求进取。
卓有成效的领导者、管理者应当站在各项工作的前例,一方面通过领导使组织成员协同一致地工作,共同实现幼儿园的总体目标,另一方面应设法满足教职工的需求,帮助他们去实现个人的目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来自人的需要。需要是激发积极性的原动力或动机。管理者及时了解教职工工作、生活状况,理解并满足其要求,满足其所需的物质利益、学习的需要,激发教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把工作与人才结合起来,对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仍然比较低,管理者应理解和体谅其苦衷,真诚地关心他们,尽可能地搞好幼儿园的福利工作,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使其精神上得到慰藉,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当然关心人、关心工作的含义还有就是尊重人、信任人,要维护教师的自尊心,做到知人善任,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使大家都能心情舒畅,在工作中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优秀的幼儿园园长要做到既关心人又关心工作,而不是顾此失彼有所偏颇,要使两个要素相辅相成,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把以人为中心和以工作为中心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园风园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