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新课改要求,初中的教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革与创新的连接一直是教育的重点话题,如何在新的教材下,寻找科学的、配套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我们老师追求目标。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智能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这一全新的方法论促使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本文就以新的教材与新的教学方法探索为主题,谈谈本人在课改实验中对教材的一点看法及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教材 新教材 教学方法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际,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本人在教改实践中,就新教材特点在新的教学方法上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是新的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的问题;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以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哪怕是对每一章节的课题名称的设计都带有思维的启发和诱导性。
二是教科书中力图采用“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新教材突出了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相互交流的机会。因而要求教师必须大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老一套的学习方式,很快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和适应课改不断深入的需要。
三是科学地选取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富有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同程度地有其独特的优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科学地选取教学方法。新教材、新课程,更要辅之以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把学生的各种感觉和运动知觉都调动起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以避免由于活动单调而引起乏味的疲劳,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效率。
四是教师要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当学生试着解决问题时,应让学生出声地想。教师可以从他们出声的想法中得到所要的足够信息,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和练习,向学生清晰地示范如何解决问题,并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及时反馈,使学生掌握所缺乏的技能,逐步完善认知的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的教学不可只借用学生的耳朵,而更应通过学生言语的表述来启动学生的脑子,教师可以是倾听者和参谋者,在关键之处进行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很自然地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数学,最终又形成他自己的、更高级的技能。
五是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那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偏重于“教”的方面,而对于“学”的研究有所忽视。这种倾向性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现代教学方法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多元化的组合,在原则上首先要明确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相互联系地构成了这个概念的本质。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出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展示了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低起点,小梯度,密台阶,分层次,多训练,勤总结。将知识进行转化,变化,深化,分化,类化,用活课本。做好知识的反馈、矫正和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刚刚起步,作为一名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要用新的理念活化自己的角色。做平等的合作者,做谦虚的倾听者,做真诚的赏识者,做得体的协调者,做资源的开发者,做得法的组织者,做勤奋的学习者,做扎实的研究者。真正做到“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适用和适用范围,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有的教师在重视学生探究活动时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教学,致使学生上完一节课后只觉得热热闹闹,都不知学习了哪些知识,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探究法,把一些无须探究的知识也让学生探究等。这些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地探究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强 充分挖掘学习素材 增强教学课堂活力[A].中国教育学术论坛(第二卷)[C].2006。
[2]孙继红 张洪岩 “刨根问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C].2014。
[3]凡俊平 郭文举 蔡强 付世辉 马茜瑞 高中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2017。
论文作者:张玉 张晓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教学方法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给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过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