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

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

一、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论文文献综述)

邓启阳[1](2020)在《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研究》文中指出石作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建造石建筑物、制作和安装石构件和石部件的专业,是我国传统营造体系的重要部分。广州作为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自秦朝建城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建筑防灾为中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石作应用体系。近代以后,广州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性的建筑探索,其中石材的营建受到西学东渐下的外来样式影响,并吸收了现代化技术带来的做法改良,有着独特的创新发展。石作这一古老的营造体系,也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有了新的形式和内涵。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测绘调研和历史文献以及相关建设资料的查阅比对,从文化和技术角度对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的发展背景、典型石作建造案例、石作营造技术、石作装饰艺术四个主题进行了探讨和梳理,前半部分关注石作在不同意识形态影响和建设环境下呈现出的应用结果,着重“品”的论述,后半部分重点对石作营造的相关技术做法进行研究,着重“术”的探讨。全文以石作这一主题作为探寻广州近代建筑史的变迁线索,关注在新的建筑类型和组织模式中,由石作营造率先反映出的建筑技术进步和建筑思想变化。第一章明确了研究对象,建立了研究框架,并对过往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为下文的研究内容提供背景资料;第二章将石作营建活动放入对应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探讨,分别梳理了地域传统、外域影响和现代转型三个不同阶段的环境背景下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的发展变化;第三章分类研究了一批广州近代建设中的典型建筑石作案例,探寻不同建设条件和思潮影响下石材在建筑个体中的差异性表达;第四章对匠作体系、用材用器、开采加工、搭接砌筑等石作营造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近代以来石作在传统做法基础上实现的营造方式转变与技术进步;第五章介绍了不同的石材表面处理手法、雕镌工艺和装饰题材,对石作装饰艺术进行分析研究。

颜政纲[2](2016)在《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的原真性存续研究 ——以广东省沙湾古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镇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结晶,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国内学术界对于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然而,过去相关方面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较完整的传统村镇中展开,以此为主构建的保护规划理论体系及方法,在现实操作中往往反映出不能完全适用于历史风貌欠完整的传统村镇。本课题以历史风貌欠完整的沙湾古镇为例开展研究,旨在针对性地探讨这类传统村镇及类似历史环境的原真性存续之道,即一种心存过往、又不断具有新认知、良性的动态发展模式。本文结构主要围绕发现问题及制定研究计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分内容依次展开:1)发现问题及制定研究计划。论文第一章,首先,明确指出与分析了现今国内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在编制保护规划时主要反映出“圈层”式保护范围划分方法的局限性、适宜发展建设的空间欠缺梳理、保护发展实施步骤欠缺整体性与不够明晰等突出问题;其次,依据上述这些突出的问题,确立了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历史风貌欠缺完整、历史遗存与被破坏历史空间肌理十分复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再次,评述了国内外传统村镇、其中也包括沙湾古镇的保护研究状况,在掌握必要相关学术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过去沙湾古镇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缺憾;最后,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基于发现的问题,然后明确了研究的目标、范围、方法及内容框架等。2)分析问题。主要分析与解读了沙湾古镇的原真历史环境及其现状问题。论文第二章,基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方法,分析了沙湾古镇形成过程中面临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状况,梳理出了沙湾古镇发展与演变的基本进程,目的在于为沙湾古镇原真历史环境后续相对具体的研究指明适宜从哪些系统层面开展。论文第三章,基于沙湾古镇的形成背景、发展演变进程、个性特征等因素的综合理解下,借助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视野与方法,针对对沙湾古镇原真历史环境存续具有重要意义的多层级空间格局等系统层面的具体历史状况与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考证与分析,这些多层级空间格局或系统层面是构成沙湾古镇历史信息系统完整性的重要基础,包括体现岭南沿海地区传统水乡特征的原真山水格局、反映不同社会文化属性与不同空间形态的原真“宗族-疍民”空间格局、反映小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原真商业空间格局、反映功利性泛神崇拜的原真宗教信仰空间格局、反映社区交流的原真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格局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3)解决问题。论文第四章,借鉴中国围棋布局原理中“格局”、“星位”、“气”、“弃子”等重要思想,从对沙湾古镇原真历史环境存续具有重要意义的多层级空间格局等系统层面分别分析、提取保护与控制要素,逐一探究了各要素相应的保护方法,并进一步采用地图叠加法统一整合绘制出沙湾古镇原真历史环境保护与控制要素综合图,基于此图针对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保护规划中主要反映出“圈层”式保护范围划分方法的局限性、适宜发展建设的空间欠缺梳理、保护发展实施步骤欠缺整体性与不够明晰等突出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此外,在回顾与总结沙湾古镇最近十余年保护发展实践历程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出现的其它难点、热点问题,作出了重点探讨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方法。经历了“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及近些年高速城镇发展之后,中国现存有大量历史风貌欠缺完整的传统村镇,至今针对这类传统村镇的原真性存续研究仍较为缺乏,因而,现阶段尽快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较为广泛的现实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探索构建了适宜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的保护范围划分方法;第二,探索构建了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中适宜发展建设空间的梳理方法;第三;探索构建了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保护发展实施步骤的基本推进方法。

刘国钰[3](2014)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 ——兼论客家妇女地位变迁》文中提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妇女运动也进入低潮时期。随着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妇女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1929年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赣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藉此也开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中央苏区的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妇女观的指导下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的局部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中央苏区地处赣闽粤边区,与中国最大的客家民系聚居区基本重合,中央苏区作为苏维埃革命运动中心,国民党动用了几十万军队进行反复围剿。苏区男子大部分参军打仗,妇女成为中共争取的主要力量。动员妇女参加革命,建设和保卫根据地,支援武装斗争,是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基本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农妇的积极性,中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赋予她们与男子一样的权利,并通过从上到下普遍建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和女工农妇代表会议制度来了解并解决农妇诉求,苏区妇女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她们积极投入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参与后方生产与政权建设,支援革命,成为苏区革命与政权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中央苏区的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妇女运动的开端,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与丰富,为随后中国妇女运动的全面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赣闽粤边区作为客家民系聚居地,中国共产党在此三角区域领导的苏区妇女运动,实际参与的主体对象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客家妇女。因此深化以客家妇女为主体的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内在规律,弘扬苏区与客家文化精神,发扬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苏区妇女与客家妇女有机结合起来,以客家妇女社会、家庭地位变迁为重点考察,从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性别等多学科、多视角介入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的苏区妇女运动,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广泛借鉴相关方面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对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运动实践、客家妇女地位变迁、实践经验等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

惠鹏飞[4](2014)在《宋代吏部尚书研究》文中认为吏部尚书在宋代职官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尚书之名始于秦代,吏部尚书则出现于曹魏时期,至唐已位居六部之首,但在唐后期逐渐成为虚职。北宋前期,吏部尚书阶官化,元丰改制之后官复其职,领尚书左选、尚书右选、侍郎左选、侍郎右选、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官告院等机构。吏部尚书有行、守、试、权、检校等不同类别,元丰改制前职掌视差遣而定,元丰改制后总领文武百官选试、注拟等政令,还经常兼任他职。宋代吏部尚书籍贯分布主要集中于南方五路,尤其是两浙路与福建路,这与当地科举发达、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兴盛有很大关系。吏部尚书入仕途径以科举尤其是进士的方式为主,恩荫官员成为吏部尚书的可能性较低。吏部尚书起家官大多为地方幕职州县官,总体上以低级差遣官为主。吏部尚书在任职前大多担任过吏部相关职务,部分吏部尚书任职经历中先后经历多种相关职位。吏部尚书的最高官职几乎包括吏部尚书这一官职向上迁转职事官中的所有情况,同时以他官兼、兼权吏部尚书大量出现。吏部尚书致仕比例并不高,特别是北宋后期致仕比例最低,以实职和祠禄官而卒的官员较多。吏部尚书迁入官,元丰改制前以宰相兼官和六部其他尚书最多,元丰改制后以六部长贰、地方官、台谏官为主。吏部尚书迁出官,元丰改制前以尚书省左、右仆射最多,元丰改制后以执政官和地方官为主。吏部尚书兼官元丰改制后以经筵官与修史官为主,各自又分别以侍读与(同)修国史、(同)实录院修撰为主。吏部尚书任期在元丰改制前较长,元丰改制后任期从数日到6年均有,平均任期1年左右,任期在数日到1年半之间人次最多。此外,宋代吏部尚书文史成就斐然,多数为官值得肯定。

姜曼[5](2012)在《陈澧《东塾读书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澧,是晚清时期岭南地区着名的学者、教育家、思想家、文献学家,东塾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勤于学习,爱好广泛,成果丰硕,但仕途不济,只能将全部精力用以致学,耗费半生心血着述《东塾读书记》,考证经史,阐发义理,融合汉宋,成为清代学术笔记体着作的代表。本文在传统文献学的基础上,拓宽研究思路,从陈澧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评述陈澧一生的得与失,研究《东塾读书记》的内容与思想,评价其优与劣,再现岭南大儒广博的学识、独特的思想和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和了解陈澧及其《东塾读书记》在清代笔记体着作中的地位以及在文献学领域中的价值,同时,研究评述其人其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并给予其客观的、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学术地位。

杨权[6](2003)在《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文中研究说明

二、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间范畴
        1.2.4 空间范畴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国传统建筑石作研究
        1.3.2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石作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石作研究概况
        1.3.4 广州近代建筑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州近代建筑石作发展背景
    2.1 地域传统(先秦—清末)
        2.1.1 地理环境和产石条件
        2.1.2 近代以前的石作基础
        2.1.3 基于防灾的民居构造应用
    2.2 外域影响(1684-1920)
        2.2.1 西方殖民、商贸与外交:从十三行到沙面
        2.2.2 宗教传播:教堂、教会学校与教会医院
    2.3 现代转型(1911-1938)
        2.3.1 国家权力重建过程中的纪念性(1918-1929)
        2.3.2 民族主义浪潮下的城市公共性(1929-1936)
        2.3.3 洋为中用的民间建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近代建筑石作典型案例分析
    3.1 宗教神权的象征——哥特式石构教堂
        3.1.1 圣心大教堂概况
        3.1.2 建造背景
        3.1.3 建造过程
    3.2 金融商贸的象征——古典的持续性
        3.2.1 粤海关旧址
        3.2.2 汇丰银行旧址
    3.3 民主革命的象征——城市的纪念碑
        3.3.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3.3.2 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
    3.4 城市公共的象征——民族主义与现代性
        3.4.1 市府合署
        3.4.2 仲元图书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作营造技术
    4.1 匠作体系与营造制度
        4.1.1 传统石作行业的转型
        4.1.2 华洋共生,西法中造
        4.1.3 营造厂与留洋建筑师
    4.2 材料和工具
        4.2.1 石材种类和特性
        4.2.2 尺度、价格和定额
        4.2.3 加工工具
    4.3 石料的开采和加工
        4.3.1 开采
        4.3.2 运输
        4.3.3 打石加工
    4.4 石材搭接方式
        4.4.1 胶接
        4.4.2 榫接
    4.5 石材砌筑方式
        4.5.1 整石叠砌
        4.5.2 拱券
        4.5.3 石材贴面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作装饰艺术
    5.1 石作装饰应用
        5.1.1 结构性装饰
        5.1.2 非结构性装饰
    5.2 石材表面处理
    5.3 石雕装饰手法
        5.3.1 雕镌工序
        5.3.2 雕镌技法
    5.4 石雕装饰题材
        5.4.1 岭南地域民俗文化
        5.4.2 西方雕饰语言
        5.4.3 现代几何图案
        5.4.4 民主革命符号
        5.4.5 民族传统复兴式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广州近代建筑石作调研列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的原真性存续研究 ——以广东省沙湾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圈层”式保护范围划分方法的局限性
        1.1.2 适宜发展建设的空间欠缺梳理
        1.1.3 保护发展实施步骤欠缺整体性与不够明晰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
    1.3 研究状况
        1.3.1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研究的状况
        1.3.1.1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研究的发展进程
        1.3.1.2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研究的新动向
        1.3.1.3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研究发展进程总览
        1.3.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研究的状况
        1.3.2.1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研究的整体发展进程
        1.3.2.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的经验与特点
        1.3.3 国内外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研究的总结与对比
        1.3.4 沙湾古镇研究的现状与缺憾
        1.3.4.1 研究现状
        1.3.4.2 研究的缺憾
    1.4 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的范围、方法及内容框架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内容框架
    1.6 相关概念的说明
        1.6.1 原真性
        1.6.1.1“原真性”与“真实性”的释义之争
        1.6.1.2 国际上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阐述
        1.6.1.3 我国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阐述
        1.6.1.4 本文对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理解
        1.6.2 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沙湾古镇的形成背景与发展演变概述
    2.1 沙湾古镇的形成背景
        2.1.1 地理背景
        2.1.2 社会政治背景
        2.1.2.1 封建土地私有制利于大宗族集中占有土地
        2.1.2.2 宗族制与里甲制下的地方基层自治
        2.1.3 经济背景
        2.1.3.1 宗族集团式土地经营主导下的农业经济
        2.1.3.2 发达的小商品经济
        2.1.4 文化背景
        2.1.4.1 耕读入仕文化
        2.1.4.2 宗族文化
        2.1.4.3 疍民文化
        2.1.4.4 功利性泛神崇拜文化
        2.1.4.5 外来文化
    2.2 沙湾古镇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分析
        2.2.1 孤岛时期
        2.2.2 迁入
        2.2.3 发展
        2.2.4 裂变
        2.2.5 重生
        2.2.6 沙湾古镇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总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湾古镇原真历史环境分析
    3.1 原真山水格局
        3.1.1 原真山水格局的考证过程与方法
        3.1.1.1 文献学
        3.1.1.2 人类学田野调查
        3.1.1.3 绘制推测图与地势高程分析
        3.1.2 原真山水格局的演变特点分析
        3.1.2.1 护山修水
        3.1.2.2 外密内疏
        3.1.3 原真山水格局的历史作用分析
        3.1.3.1 生存基础
        3.1.3.2 庇护与防涝
        3.1.3.3 交通
        3.1.3.4 休闲娱乐
        3.1.4 原真山水格局的裂变因素与现状问题分析
        3.1.4.1 裂变因素分析
        3.1.4.2 现状问题分析
    3.2 原真“宗族-疍民”空间格局
        3.2.1 成因分析
        3.2.1.1 在自然冲积条件下当地不断产生可供开发的沙田—客观基础
        3.2.1.2 五大宗族垄断土地所有权—决定因素
        3.2.1.3 五大宗族抵御外部侵扰—强化因素
        3.2.2 宗族区与疍民区范围的区分
        3.2.3 宗族区历史空间特征分析
        3.2.3.1 空间结构
        3.2.3.2 空间布局
        3.2.3.3 主要建筑类型
        3.2.4 疍民区历史空间特征分析
        3.2.4.1 空间结构
        3.2.4.2 空间布局
        3.2.4.3 主要建筑类型
        3.2.5 宗族区与疍民区的历史空间特征对比
        3.2.6 原真“宗族-疍民”空间格局的裂变因素与现状问题分析
        3.2.6.1 裂变因素分析
        3.2.6.2 现状问题分析
    3.3 原真商业空间格局
        3.3.1 原真商业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3.3.2 原真“六市”的类型与职能分析
        3.3.2.1 地方性带状商业街(代表“安宁市”商业街)
        3.3.2.2 里坊性点状围合市井(代表“萝山市”等)
        3.3.2.3 埗头与水路交通周边的零散状墟场(代表“永安市”、“云桥市”)
        3.3.2.4 原真“六市”的类型与职能对比
        3.3.3 原真“六市”的现状问题分析
    3.4 原真宗教信仰空间格局
        3.4.1 当地“神”文化意义探讨
        3.4.2 当地宗教信仰与空间格局的关系分析
        3.4.2.1“五位四灵”—村镇选址与确立外部边界
        3.4.2.2“社稷神位”—反映各族姓空间的历史边界
        3.4.2.3 祖先灵位—反映内部各级团块结构
        3.4.2.4 其它庙宇—公共活动节点
        3.4.3 原真宗教信仰空间格局的裂变因素与现状问题分析
        3.4.3.1 裂变因素分析
        3.4.3.2 现状问题分析
    3.5 原真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格局
        3.5.1 原真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格局中的空间类型分析
        3.5.1.1 村镇级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3.5.1.2 社区级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3.5.1.3 邻里级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3.5.2 原真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格局的现状问题分析
    3.6 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6.1 传统手工技艺
        3.6.2 传统民间信仰之游艺类—北帝诞迎神赛会
        3.6.2.1 缘起
        3.6.2.2 组成内容
        3.6.2.3 主要特点
        3.6.2.4 社会功能与作用
        3.6.3 民间音乐类
        3.6.4 现状问题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湾古镇原真历史环境的存续研究
    4.1 原真历史环境的存续思路—受中国围棋布局思想的启发
    4.2 保护与控制要素的分析、提取及相应的保护策略与方法
        4.2.1 原真山水格局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1.1 生态、生产价值
        4.2.1.2 庇护功能
        4.2.1.3 自然景观价值
        4.2.2 原真“宗族-疍民”空间格局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2.1 维持两种聚落类型独立完整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2.2 宗族区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2.3 疍民区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3 原真商业空间格局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3.1 带状商业街
        4.2.3.2 点状里坊市井
        4.2.3.3 零散状墟场
        4.2.4 原真宗教信仰空间格局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4.1“五位四灵”
        4.2.4.2 社稷坛
        4.2.4.3 供奉“祖先神位”的大小宗祠
        4.2.4.4 供奉其它神位的庙宇
        4.2.5 原真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格局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6 当地常住居民主观意向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控制要素
        4.2.7.1 原真历史环境
        4.2.7.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
        4.2.7.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4.3 保护与控制要素的整合
    4.4 原真历史环境存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与方法
        4.4.1“圈层”式保护范围划分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与方法
        4.4.1.1 原历史保护规划的形成背景
        4.4.1.2“圈层”式保护范围划分的问题
        4.4.1.3 解决思路与方法
        4.4.2 适宜发展建设的空间欠缺梳理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与方法
        4.4.2.1 适宜发展建设的空间欠缺梳理的问题
        4.4.2.2 解决思路与方法
        4.4.3 保护发展实施步骤欠缺整体性与不够明晰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与方法
        4.4.3.1 保护发展实施步骤欠缺整体性与不够明晰的问题
        4.4.3.2 解决思路与方法
        4.4.4 保护力度的决策问题及相关建议
        4.4.4.1 保护力度的决策问题
        4.4.4.2 相关建议
        4.4.5 保护投入与收入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4.4.5.1 保护投入与收入的主要问题
        4.4.5.2 相关建议
        4.4.6 旅游开发利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4.4.6.1 旅游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4.4.6.2 相关建议
        4.4.7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4.4.7.1 注重与加强保护“低等级”文物保护单位
        4.4.7.2 严格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实施保护
        4.4.7.3 强调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4.4.8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4.4.8.1 挂牌保护
        4.4.8.2 强调多样化、专业化的保护与利用方式
        4.4.9 传统风貌建筑维护与更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4.4.9.1 采取内外有别的维护与更新方式
        4.4.9.2 相关政府部门引导当地居民自发维护与更新
        4.4.10 其它建筑的处理问题及相关建议
        4.4.10.1 保护与保留
        4.4.10.2 整治
        4.4.11 散落镇中各处传统建筑构件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4.4.12 重要历史场景重塑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4.4.13 控高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4.4.13.1 控高的问题
        4.4.13.2 相关建议
        4.4.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建议
    4.5 本章小结
结论
    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2.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专着
    2.学位论文
    3.期刊论文
    4.其它
附录
    附录1 沙湾古镇“砌市街石碑记”内容
    附录2 沙湾古镇何氏历代登科名录
    附录3 沙湾古镇“禁锹白泥告示碑”内容
    附录4 沙湾古镇常住居民主观保护意向的主要访谈内容
    附录5 沙湾古镇古树名木登记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 ——兼论客家妇女地位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 主要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一) 苏区与中央苏区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
        (三) 客家与客家妇女
    三、 研究现状
        (一) 关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研究概况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研究概况
        (三) 关于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的研究概况
    四、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论文创新点
        (四) 研究难点
第二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产生与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产生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德国的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俄国的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
        (一) 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二)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通解放的天然尺度
        (三) 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四) 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五) 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
    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入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思想
        (三) 毛泽东早期妇女思想
        (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及理论的探索
    四、 妇女解放思想在赣闽粤边区的传播与发展
        (一) 早期赣闽粤边区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背景与基础
    一、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社会土壤
        (一) 赣闽粤边区地理自然环境
        (二) 赣闽粤边区社会经济状况
        (三) 赣闽粤边区政治文化状况
        (四) 赣闽粤边区党组织及革命基础
    二、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 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
        (二) 土地革命的兴起——向农村转移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三) 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中央苏区的初步形成
    三、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地域文化基础
        (一) 赣闽粤客家聚居区与中央苏区的重合
        (二) 赣闽粤边区客家妇女的生存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保障
    一、 中共妇运指导: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政治保障
        (一) 中共对农村妇女运动工作的指导
        (二) 形式多样化的革命舆论宣传动员
    二、 建立妇女组织: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组织保障
        (一)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基础:大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协会
        (二) 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组织:党内恢复重建的妇女部门
        (三) 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组织: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
        (四) 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组织:女工农妇代表会议
    三、 出台相关政策: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政策保障
        (一) 政策出台:为妇女实现解放提供政策保障
        (二) 政策落实:在实践中为中共领导妇女解放积累经验
    四、 融合地域文化: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文化介入
        (一) 革命歌谣:客家山歌与革命的融合
        (二) 苏区戏剧:戏剧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下客家妇女地位变迁
    一、 革命运动前客家妇女家庭与社会形象回溯
        (一) 客家妇女传统家庭地位
        (二) 客家妇女传统婚恋世界
        (三) 客家妇女传统社会形象
    二、 革命运动前客家妇女家庭与社会角色评价
        (一) 文献记录中的客家妇女
        (二) 宗法世界中的客家妇女
        (三) 客家妇女传统角色悖论
    三、 革命运动后客家妇女家庭与社会角色变迁
        (一) 政治经济地位变迁
        (二) 婚姻家庭地位变迁
        (三) 文化教育地位变迁
    四、 革命运动后客家妇女家庭与社会角色评价
        (一) 外界对苏维埃革命运动后客家妇女的评价
        (二) 毛泽东等领导人对客家妇女地位变迁调查与评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实践经验总结及当代启示
    一、 苏区妇女对苏维埃革命的参与与贡献
        (一) 苏区妇女在后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充当主力军
        (二) 苏区妇女积极参加扩红支前及武装革命斗争
    二、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差异性与历史局限
        (一) 阶级差异下的苏区妇女运动
        (二) 婚姻绝对自由口号下的两性博弈
        (三) 妇女在革命斗争中的游离与担忧
        (四) 阻碍苏区妇女运动的其他因素
    三、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发展
        (一)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局部实践
        (二) 开创了共产党人对农村妇女解放的理论探索
        (三) 促进了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妇女思想的形成
    四、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实践的当代启示
        (一) 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二) 重视传统文化,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与民族化
        (三) 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新跨越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4)宋代吏部尚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状况及分析
        (一) 制度方面
        (二) 人事方面
    三、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吏部尚书源流与宋代吏部组织结构
    一、 吏部尚书的演变
        (一) 先秦秦汉魏晋时期
        (二) 南北朝时期
        (三) 隋唐时期
        (四) 五代十国时期
        (五) 北宋元丰改制前
        (六) 元丰改制后与南宋时期
    二、 元丰改制前吏部的演变
        (一) 京朝官差遣院
        (二) 磨勘京朝官院
        (三) 磨勘幕职州县官院
        (四) 考课院
        (五) 三班院
        (六) 审官院
        (七) 吏部流内铨
    三、 元丰改制后与南宋的吏部机构
        (一) 吏部尚书左选
        (二) 吏部尚书右选
        (三) 吏部侍郎左选
        (四) 吏部侍郎右选
        (五) 司封司
        (六) 司勋司
        (七) 考功司
        (八) 官告院
第二章 宋代吏部尚书的类别与职掌
    一、 宋代吏部尚书的类别
        (一) 吏部尚书
        (二) 权、行、守、试吏部尚书
        (三) 检校吏部尚书
        (四) 赠吏部尚书
        (五) 金紫光禄大夫
    二、 宋代吏部尚书的职掌
        (一) 主持吏部全面工作
        (二) 修订吏部七司条法
        (三) 荐举人才
        (四) 参政议政
        (五) 负责贡举考试
        (六) 担任修史工作
        (七) 为皇帝讲解经史
        (八) 担任临时性礼仪官
第三章 宋代吏部尚书籍贯
    一、 宋代吏部尚书籍贯考
        (一) 北宋前期吏部尚书籍贯考
        (二) 北宋后期吏部尚书籍贯考
        (三) 南宋时期吏部尚书籍贯考
    二、 宋代吏部尚书籍贯分布特征与分析
        (一) 籍贯分布特征
        (二) 籍贯分布分析
        (三) 吏部尚书籍贯分布与唐代的异同
第四章 宋代吏部尚书入仕途径与起家官
    一、 宋代吏部尚书的入仕途径
        (一) 入仕途径特征及特征
        (二) 入仕途径分析
        (三) 吏部尚书与唐代吏部尚书入仕的异同
    二、 宋代吏部尚书的起家官
        (一) 起家官特征
        (二) 起家官分析
        (三) 吏部尚书起家官与唐代的异同
第五章 宋代吏部尚书仕履
    一、 宋代吏部尚书的仕履
    二、 宋代吏部尚书仕履分析
        (一) 吏部尚书吏部相关仕履分析
        (二) 吏部尚书吏部相关仕履与唐代的异同
    三、 无吏部相关仕履的吏部尚书之探讨
第六章 宋代吏部尚书最高官职与致仕官
    一、 宋代吏部尚书的最高官职
        (一) 吏部尚书最高官职考
        (二) 吏部尚书最高官职特征
        (三) 吏部尚书最高官职分析
    二、 宋代吏部尚书的致仕官
        (一) 吏部尚书致仕官考
        (二) 吏部尚书致仕官特征
        (三) 吏部尚书致仕官分析
第七章 宋代吏部尚书迁入迁出官、兼官与任期
    一、 宋代吏部尚书的迁入官
        (一) 吏部尚书迁入官分类与特征
        (二) 吏部尚书迁入官分析
        (三) 吏部尚书迁入官与唐代的异同
    二、 宋代吏部尚书的迁出官
        (一) 吏部尚书迁出官分类与特征
        (二) 吏部尚书迁出官分析
        (三) 吏部尚书迁出官与唐代的异同
    三、 宋代吏部尚书的兼官
        (一) 吏部尚书兼官考与特征
        (二) 吏部尚书兼官分析
        (三) 对吏部尚书兼官的思考
    四、 宋代吏部尚书的任期
        (一) 吏部尚书任期考与特征
        (二) 吏部尚书任期典型事例分析
结语
    一、宋代吏部尚书职能、选任诸方面在不断完善,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二、宋代吏部尚书存在不同类别,职掌范围较之前代有所扩大
    三、宋代吏部尚书籍贯主要分布在南方五路,政局的稳定与学风的兴盛是重要原因
    四、宋代吏部尚书大多以进士科入仕,恩荫入仕较少
    五、宋代吏部尚书起家官以地方幕职州县官为主,为其日后担任要职打下基础
    六、宋代吏部尚书任职前大多都有吏部相关仕履,是其能否胜任吏部尚书的重要依据
    七、宋代吏部尚书最高任职多为宰执,但其致仕比例并不高
    八、宋代吏部尚书任职前后迁转大多呈上升趋势
    九、宋代吏部尚书兼官较多,1 年左右的平均任期低于前后朝
    十、宋代吏部尚书为官多数值得肯定
附表
    一、附表1
    二、附表2
参考文献
    一、 古籍文献
    二、 今人论着
        (一) 专着
        (二) 论文

(5)陈澧《东塾读书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陈澧及其时代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陈澧其人
第二章 《东塾读书记》其书
    第一节 《东塾读书记》的优劣
    第二节 《东塾读书记》反映的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陈澧画像
致谢

四、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近代建筑石作研究[D]. 邓启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历史风貌欠完整传统村镇的原真性存续研究 ——以广东省沙湾古镇为例[D]. 颜政纲.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 ——兼论客家妇女地位变迁[D]. 刘国钰.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4]宋代吏部尚书研究[D]. 惠鹏飞. 河南大学, 2014(04)
  • [5]陈澧《东塾读书记》研究[D]. 姜曼.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0)
  • [6]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J]. 杨权. 岭南文史, 2003(04)

标签:;  ;  ;  

愿《岭南文史》迈向新的卓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