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结构与主体认知变化的逻辑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主体论文,逻辑论文,结构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1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张由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编织成的网,网络的各个节点是社会的个体。信息是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社会成员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空前发展,处在信息时代的人们被划分成不同的社会网络空间:同事圈、同学圈以及不同的朋友圈。现代技术为我们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各种平台:人人网、QQ群、还有微信。社会成员之间聊天,互发电子邮件,他们看新闻、读报纸、浏览互联网,在微博、微信上发表言论,然后通过自己的判断把所有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形成对各类事情的观点和意见,并进一步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交流。重要的是,随着新信息的获得,主体还要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和信念乃至偏好,从而直接影响到未来行为的选择。 关于信息动态变化的逻辑研究目前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有动态认知逻辑(van Benthem,2011)和信念修正理论(Alchourrón et al.,1985;Baltag & Smets,2008)。然而,如何在现有的逻辑理论中纳入对社会网络的考量,系统研究社会网络本身的结构、信息流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则是目前逻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笔者与奥克兰大学哲学系的两位同事吉拉德(P.Girard)和谢立民(J.Seligman)从2011年开始在这个领域进行尝试性研究,一些成果可见近年来的论文。(Seligman et al.,2011,2013;Liu et al.,2014)我们的出发点颇为简单,企图利用现有的动态认知逻辑的框架考察信息在基于朋友关系的社会网络中的传播特点。我们研究的一些典型问题有:一个主体如何对社会关系进行推理?如何对她自己的知识和她朋友的知识进行推理?面对朋友们的观点,一个主体如何修正自己的信念?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社会网络空间的信念是否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其条件是什么?与此同时,其他的国际同行也在研究社会网络的逻辑方面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成果。巴塔赫(A.Baltag)与其合作者们对社会群体中信息的瀑布效应(cascade)展开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了如何克服这一效应、保持群体理性的方法。(Baltag et al.,2013)克莉丝多芙(Z.Christoff)和汉森(J.U.Hansen)给出了表达社会网络中主体的表面信念和深层信念的逻辑语言,并研究在信息交互中这两种信念如何协同进行。(Christoff & Hansen,2013)2014年亨德里克(V.Hendricks)和汉森(P.Hansen)在《信息风暴》一书中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阐明逻辑的思考和推理如何帮助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Hendricks & Hansen,2014)这个方向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型的、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得到国内外逻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 事实上,关于社会网络主体认知动态变化的研究与哲学很多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它与社会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社会行为是社会哲学研究的核心,社会哲学倡导将传统的问题放在社会背景中思考。显然,社会行为在信息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们正是将认知的问题放在了社会网络背景中进行考察,这与社会哲学的研究纲领相一致。再者,就对知识的研究而言,社会知识论(social epistemology)是一个新兴的哲学研究领域,也是知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们明确将知识概念的社会维度放在了研究议程中。考察社会网络和知识之间的关系自然为知识的社会维度提供新的解释。最后,科学哲学一直重视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科学家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相互之间交流、探讨,对某一科学领域共同的难题展开研究。科学共同体是一个社会群体,可以被看作是具有一些特征的社会网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流,重点展示主体之间如何进行信息的交互,社会网络的结构如何与信息交流发生作用,并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为社会网络的逻辑领域、相关哲学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认知逻辑与视角的转换 谈论群体的知识,可以从外部看,譬如一个群体中所有成员都知道什么,这就是认知逻辑中已经存在的公共知识(common knowledge)的概念。这个概念的讨论可以追溯到路易斯(D.Lewis)关于规范(convention)形成的哲学讨论。(Lewis,1969)在一个社会中,“红灯停,绿灯行”等知识都可以看作是社会群体的公共知识。在著名的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J.McCarthy)看来,这样的知识也可以看作是“傻瓜知识”,是常识(common sense)。(McCarthy,1990)显然,这种知识对于主体的行为、社会的正常运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公共知识的逻辑研究随着认知逻辑的产生而出现。为了本节和后面章节讨论的方便,我们先介绍认知逻辑的一些基本背景知识和重要的概念。 辛梯卡(J.Hintikka)的著作《知识和信念》一书(Hintikka,1962)被看作是认知逻辑开创性的工作。他在书中主要考察了下面两种认知命题: 表示“主体a知道P” 表示“主体a相信P” 这为我们提供了表述和分析哲学命题的基本逻辑形式。同时,辛梯卡还利用可能世界语义学对上面的公式进行模型论意义上的解释: 具体来说,一个主体知道某命题P为真,如果P在所有与真实世界一致的情形(即她当前的不确定性论域)中都为真。这样的解释是一种外延思考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考虑在给定情形下主体知道或者相信什么。对于知识,我们通常假设其具有下面的性质,即,知识是真的,主体具有正内省和负内省的性质(主体知道自己知道,主体知道自己不知道)。用公式表示为: 形式上说,知识的逻辑是模态的S5系统。 认知逻辑的这种可能世界的模型对应目前流行的关于信息(information)概念的理解。接受新的信息会使主体所考虑的可能世界的论域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或许留下一个真实世界。当然,关于知识的这种语义解释是否与我们所直观理解的“知识”相一致,在哲学上一直有讨论。也有不少研究方案引入了证据(evidence),将知识、信念和证据放在一起进行讨论。然而这不是本文的探讨重点。笔者只想说,就目前的逻辑发展而言,可能世界语义学仍然是极为简单、但能为知识概念提供有力解释的方法。 在认知逻辑中,公共知识用算子C来表示,表示“群体G中的成员的公共知识是”。形式的语义解释如下: 在s上真,是说群体G中的任一成员从s出发,对于在任意有穷步内(例如,,……)通达的所有可能世界来说,P在其中都真。 这个定义看起来很复杂。事实上,就可能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言,这是一个自返传递的闭包(closure)。在认知逻辑中,还有其他的群体概念,例如“分布式知识”(distributed knowledge)。分布式知识是所有群体成员把他们的知识放在一起后所获得的知识。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文献,我们不再赘述。 传统的认知逻辑注重公共知识和分布式知识这些概念的性质分析,较少重视这些概念本身是如何动态获得的。下面我们从动态的信息交换的角度用公共知识作为例子来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假设一个群体G是由两个主体a和b构成的,表示为G={a,b}。下面是群体中两个主体之间的一个问答对话: a:澳大利亚的首都是悉尼吗? b:是的。 我们用字母P表示“澳大利亚的首都是悉尼”。a问问题之前不知道P是否成立,b回答之后,a知道P是真的。并且,b也知道a知道P,……P变成了a和b的公共知识。 经典的认知逻辑语言可以描述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的各种知识的断定,包括一个主体对于他人知识的知识,即所谓的高阶知识(higher order knowledge)。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在认知语言中,我们就有下面的一系列的公式: 这样的迭代可以无穷继续下去,最终我们得到共同知识。 这个例子十分简单,也有很多预设已经设定。在动态认知逻辑中(van Benthem et al.,2006),研究了公开宣告后群体获得公共知识的条件,需要引入条件共同知识(conditional common knowledge)的概念。这些技术问题不是本文的重点,但却表明一旦在动态语境下考虑公共知识,事情可能会变得更为复杂。无论如何,笔者希望这个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展现了公共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然而,如何确保上面提到的迭代高阶知识成为可能?这与群体内部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是否有关系?这些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进入群体的内部,对群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系统研究这种结构对单个主体的认知乃至群体的知识产生什么影响。把群体作为认知的对象进行研究需要有一个更为一般的分析方法,群体的社会结构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巴威斯(J.Barwise)和谢立民提出群体中有通道,群体成员通过这些通道进行信息交流。(Barwise & Seligman,1997)从自然语言的角度来说,我们使用“我们”、“他们”等集合概念来说明行为主体和知识载体是复数的主体,但是这些自然语言的句子意义到底如何?与单个主体的知识和行为相比,它们的复杂性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下面我们将把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作为出发点,作为信息流通的“通道”,来探讨信息是如何在主体之间进行交换,从而改变社会网络中主体的认知状态的。 三、社会网络内部的认知结构和信息流 进入社会网络的群体,我们看到的就是主体(社会网络的节点)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节点之间的链接)。信息就像一条河流沿着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链接在社会网络中流动,从一个主体流到另外一个主体。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主体的认知状态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一节我们重点讨论社会网络的结构、信息流的特点,并给出刻画社会网络信息流的逻辑模型和语言。 社会网络的结构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下面的两个图示看出。这是一个由a、b和c三个主体构成的一个小社会网络空间。但是,二者是有重要区别的:在图一中主体之间的箭头是单向的,而在图二中则是双向的。这个差别在社会网络的信息交互中十分关键。具体来说,若将箭头理解成信息的传输方向,在图一中a显然无法接收到来自b的信息,而在图二中a和b处于分享信息的状态。 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我们将介于主体之间的关系理解成一种逻辑的二元关系。二元关系有各种各样的性质,我们利用这些性质来表示信息传输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流展开逻辑的研究。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假设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对称的,即,如果aRb,则bRa。这就是上面图二中直观解释的一个逻辑表示。我们也可以假设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传递的,即,如果aRb,bRc,则aRc。在图一中,在假设传递性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知a有指向c的箭头。 可见,社会网络的结构会对信息的传输直接产生影响。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利用逻辑学的优势和现有技术,对社会网络结构的抽象性质进行研究。就严格的逻辑模型而言,我们将在认知模型中添加社会网络的结构部分。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添加关于主体的集合,以及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新的社会网络逻辑的模型定义如下: M=(W,A,~,f,V) 它是一个五元组。其中,跟认知逻辑模型一样,W是可能世界的集合,~是世界之间的认知不可区分关系,A是主体的集合,f是主体之间的二元关系,V是赋值函数。对于f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网络结构的不同假设它的性质。若将f理解成朋友关系,我们可以假设f具有对称性和禁自反性。a是b的朋友,b也是a的朋友。a不是a的朋友。当然,若将f理解成其他的社会关系,它就具有了不同的性质。这样,主体作为独立的语义对象也被引入到模型中来。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考虑一个认知命题的真假的时候,与认知逻辑的模型稍微不同,我们不仅要考虑一个主体所及的可能世界中的信息,还要考虑主体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模型通常叫做二维模型(two-dimensional model)。 要表达关于社会网络中信息流动的规律和推理,需要给出逻辑语言。在形式地给出逻辑语言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在社会网络中信息交流的可能方式。首先,信息之间的交互包括三个基本的构件:信息本身、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本身可以是简单或复杂的句子,有可能包括索引词(下面我们将会进一步解释)。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是社会网络中的主体。特别地,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群体。譬如,小王可以给他所有的朋友发信息“你有危险”。注意,这里信息的内容包括索引词“你”,指的是信息的接收者。再如,小王也可以发信息“我不是间谍”,这样的信息也包括索引词“我”,指的是信息的发送者。我们常常要做的推理用自然语言表达,会有类似的形式:“如果小王告诉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否有危险,小张(小王的朋友)会知道自己是否有危险”。 到目前为止,读者应当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网络中主体之间信息交互的复杂性,以及逻辑研究的必要性。这种复杂性来自于两个方面:1.社会网络本身的结构的复杂性;2.信息所涉内容的复杂性。这些都会对主体的认知产生影响,导致认知变化的复杂性。逻辑语言的简洁和无歧义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用对社会网络中的主体认知状态进行描述逻辑的语言定义如下: 其中,p是包含索引词的命题变元,例如“我有危险”。n是包含名字的命题,例如“我是n”。KP表示“我知道P”,F表示“所有的朋友都是P”。@nP表示“P仅对n成立”,↓nP表示“P对于我成立”。〈F〉和〈K〉分别表示上面两个算子的可能模态算子,如常规定义: 与传统的认知逻辑相比,这个新的语言的表达力大大提高。例如,用d表示“我有危险”,用s表示“我是间谍”。利用这个语言可以表达下面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2)和(3)非常有趣的差别。在(4)、(6)中我们使用了主体的名字“小王”。(7)展示了如何在这个语言中表达我朋友关于我的知识。 进一步,要研究信息的动态传播,刚刚引入的静态的语言需要扩展,加入动态逻辑的算子。第一节中提到的动态认知逻辑的技术就可以在这里发挥作用了。我们这里重点讨论在考虑社会网络的信息互动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动态认知逻辑中最简单的算子——公开宣告算子为例,公式[!P]表示“P被公开宣告”。在社会网络中,即使是这个最简单的算子,也将会变得十分复杂。与上面对于信息流三个基本构件的讨论一致,现在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这个宣告是谁做出的,信息的接收者是谁,更不用说宣告的内容可能更复杂,包括索引词的形式。举例来说,我们会使用公式[n!P:θ]表示“主体n公开宣告P给θ所定义的群体”。θ是语言中的公式,譬如,表示n的所有朋友。这样,这样的公开宣告就是n对他所有的朋友做出的。自然,这样的宣告所带来的认知影响就仅仅涉及θ所定义的主体,而对于不在θ描述范围内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状态不发生变化。总之,在社会网络的信息流逻辑研究中,我们首次使用逻辑的工具能够对信息的三个构件进行研究,对它们在社会网络中主体的认知影响进行分析。尽管这里我们探讨的重点不是技术的细节,希望读者可以看出新的逻辑语言和语义解释与以往动态认知逻辑有着本质的不同。 四、结论和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重点探讨社会网络中主体之间信息交互对主体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以及信息流的新特点和新规律。通过对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我们表明结构的不同对于信息传播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已有动态认知逻辑的模型中引入了社会网络框架,给出新的模型和语言,从而可以对社会网络的信息流的新特点进行刻画和描述。基于对信息流的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流有三个构件:信息本身、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三者在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中分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新的模型和语言对这三个构件进行分析和研究,表明它们如何分别对社会网络中主体的认知产生影响。此外,我们指出社会网络的研究与哲学的其他领域(譬如,社会哲学、社会知识论和科学哲学)的联系,希望将来跟这些领域展开更多、更深入的对话。 然而,在社会网络的信息流研究中仍然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亟需解决:譬如,信息的可靠程度如何影响主体的信念修正?网上信息过剩,并非每条信息都很可靠,主体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接受较为可靠的信息,对他的信念进行相应的修正?还有,给定一条信息和一个社会网络,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信息传播给社会网络中所有的主体?这个问题涉及到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不同主体影响力的研究。关系结构会影响信息的传播通道,主体的影响力不同则可能形成不同的次社会网络,影响信息的流动速度。利用模态逻辑的现有技术和社会网络的研究成果,对这些课题展开研究,将对我们认识社会网络中信息流的逻辑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标签:信息流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网络结构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逻辑结构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