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加需要结合教学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小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数学教学与生活化情境相结合,体现出多方面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针对教学生活化探讨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中,生活化情境教学体现在消除了传统模式下“你教我学”存在的局限性,借助生活化情景表达数学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会感觉到很枯燥,所以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保证学习效果。此外,由于数学内容本身的逻辑性强,一些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理解,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思维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教学生活化实现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融合,抽象的数学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学生会感到好奇,产生兴趣。
2.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学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地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数学知识,依据生活常识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生活中会主动研究数学问题,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
3.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核心素养可以体现为认知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小学数学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学生活化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可以用学过的方法加以解决。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主要措施
1.在生活问题中引入数学问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课堂教学多采用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单纯讲解的方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巩固多采用大量地做题,题海战术还在应用。这种方式由于单调而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生的思想由于认知层次的局限多采用形象思维,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缺陷,学习效果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依据陶行知教育理论,教育要生活化。比如在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的课外作业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测量自家的门窗尺寸,然后计算面积。由于和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可以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2.提升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存在局限性。所以数学教育是单纯式地讲解数学原理与数学公式,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性难以深入理解。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考方式,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中提升应用数字知识的主动性。这也是当前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需要。在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应用意识会同步提升,在实际解题中得到强化。比如对于周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测量腰围、颈围、手腕,学生对于周长的理解更加直观化。许多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还缺少数学知识主动意识,因此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足,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
3.教学中要创建生活化情境。数学生活化需要借助教学情境的创建, 教师针对教学情境的创建要符合生活实际,还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情境要满足教学需要,要注重发挥不同教学资源的作用,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而小学数学渗透生活化教育可以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生活教育将数学问题结合了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易于理解,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可以让小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们在学习中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们会主动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因此得以提升。小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并且对于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许多事物会表现出有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生活化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小数加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定期记录家里每天的用电量和用水量,许多学生平时对于用电量和用水量没有太在意,所以会好奇。这种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效果,还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由于数学生活化需要借助情境的创建, 教师针对教学情境的创建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现有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将生活与教学加以融合,提升教学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教学生活化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适合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研究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将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化、形象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还可以提升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秀媚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7,(2)。
[2]宋仪松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6)。
论文作者:武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生活化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情境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