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与思考论文_王伟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与思考论文_王伟

摘 要:根据村域、村庄与地域三个层次,廊道、斑块与基质这三个生态元素所实现的乡村生态规划与布局,是对美丽乡村构建的必要措施和办法。还具体建设进程里,应不单就绿化的整理、河流与道路的修葺、基础设备的优化打造和乡村民房等设备的打造,还可以就生态规划设计意识内容上着手,把生态规划布局的想法和规划与设计策略结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高效的完成,才可以保证我国新农村生态体系具备坚不可摧的基础。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 设计构造 生态规划

改善基础设施,美化村落绿化景观,重塑乡村场景,因地制宜演绎乡村的主题文化,充分挖掘乡村在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性,并以此作为乡村文化的主题进行演绎,彰显乡土文化特色。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美化村容村貌,改善村落环境为目标,保留乡村文化、乡村形象,让村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感受传统质朴的乡居生活。推动农村协调、绿色全面发展、振兴乡村,打造生态宜居之乡,构建美丽乡村。

一、如何在乡村生态规划设计中建设美丽乡村

首先,从愿景建构的角度讲,可以从产业美、村庄美、人文美和生活美四个方面阐述,具体说来:

农村的发展要实现产业美,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要注意文化创意发展,农村需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出创意化、精细化和体验化的产业,加强农业和其它产业的结合发展。此外,产业的发展打造出品牌价值,不论是陕西省白水县的苹果、黑龙江省五常市的稻花香大米,还是山东省金乡县的大蒜,在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和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也要树立品牌,让产品有更多的附加值。

农村的发展要实现人文美,在我国农村地区有诸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建设乡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如何实现乡风文明,要大力发展教育,宣传健康的思想,净化乡村风气,共同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此外,还要大力发展文化特色,乡村需要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让群众在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中提升体质、陶冶情操。 农村的发展要实现生活美,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让农村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可以通过大力推广机械化农业种植、规模化禽畜养殖、管理土地、道路新建、革新村庄等方式,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使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加平衡。

其次,从现景呈现的角度讲,需要农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好工作,包括政府层面、设计层面、文化层面和生态层面,具体说来:

在政府层面需要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缩减农村贫困人口,同时要在全国建设美丽乡村,推出省级、县级等各级试点,让具有产业优势和农业发展特色的强乡、名村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作为普通村庄,更加需要得到政府的帮助,加强资金投入,加强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设计层面要尊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突出发展的特色和重点,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千村一面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布局好设计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要把尊重差异性作为核心,比如体现出每栋建筑的个性,呈现出农产品的优势,或者展示出每个村落的特点。

在文化层面上要突出文化自信,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生态建设,还要培育农村当地群众的文化自信,当地政府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检验建设美丽乡村成效的重要指标。在今后的农村建设中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切实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同时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在生态层面上,农村的建设要少打扰生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大力进行退耕护岸林还草,保护好天然林、湿地、水生态环境,在农业发展中减少农药使用,在禽畜养殖中减少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进而减少药物残留,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要保证村庄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规划农村的过程中,要避免进行现代化建设造成农村资源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乡村生态规划中的设计措施

1.首先,对于区域乡村生态环保策略,其对于区域层次生态系统的打造在一般情形下会通过县级或镇级相关组织实现整体性的布局,或通过镇村实现区域布局,有时候会组建相应的专项区域生态布局小组。该规划部门所实施的布局策略必须按照相应制度严格把关,同时把生态保护列为规划关键,就文中所囊括的落实难题,有必要实现侧重的策定与规划布局。以类似方式所搭固出的生态规划办法,也可以让乡村生态规划的地位更加清晰。

2.其次,对于村域生态保护策略,其受较大覆盖面积的波及,导致村域内相关的生态元素有很多,在该情形下,一般会通过村域内的各生态元素而搭造相应完整的生态布局。就村域生态布局来说,其搭造旨在构造优质的生态网络。具体牵涉到以下事项:

(1)明确生态元素。村域内所囊括的树木、廊道等,都对应地存在着生态元素,不单单要具体而微地明确生态元素的状态,还要对其客观现况实现整体、客观的评估。举例来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其就村域生态规划而言,就可以对村域覆盖内的生态元素实现完整、客观的评估,这就让规划小组可以明朗其村域生态系统的具体状态。具体来说,斑块所对应的地域处在矿区以及村庄搭建地域,村庄里的卫生条件相对落后,植被覆盖率也相对较少,居住的基本设备建设并不健全;矿区里普遍扬尘,环境污染程度大。廊道所对应区域是村域内部道路与省道,就省道的打造而言,其道路规划线路就有很多无标记区,同时道路两旁绿化严重地遭受车辆碾压。从基质上布局,所囊括的地域为山体和农田。具体来说,山体客观存有开发破坏的地域,而农田种作物普遍为甜菜和棉花。

(2)洞察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全域视角洞悉对村庄生态安全产生波及或危机的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就村庄的生态特性、特点等实现更为全面的掌控与把握。就村庄生态系统的安全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山体。所以,就村域生态布局来说,有必要就山体高程与坡度实现测量分析,进一步就村域覆盖内的生态安全性实现全面的掌控和把握。

(3)把控生态廊道。实现河流与道路等内容上的有效把控和实时维修、维护,是保证村域内生态廊道能够得到优化的基础条件。就河流廊道实现规划布局时,有必要根据河流所规划区域的不同对生态廊道的宽度实现恰当布局。

3.最后,对于村庄生态布局策略,其不单要实现村域层次关联生态元素的基准,同时要对所干涉到的生态元素,按照各自的特性实现村庄内部地域的客观打造。该内容要波及到的布局建设囊括人居环境要求和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又囊括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方面是生态化的人居设计,其关键是把生态设计的理念与人居环境融为一体,搭固新型的建筑格局、翻新绿色农居,同时对道路和园林景观设施等进行生态化重建。第二方面是生态环境设计,其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点,主题涵盖保对于村庄的地形地貌的保护、搭固以及保护植被群落、保育与恢复水岸生态环境等三个内容。对于生态设施设计,其关键是打造生态绿色的生活设备,涵盖构建打造雨洪管理系统、重新打造污水应用设备和绿色能源设备等等。第三方面是生态产业设计,其也是“美丽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元素,对应的关键策略是打造搭固发展传统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综合生态农业发展办法等等,除此之外,还必须对污染严重的工业进行限制处理。

三、结语:

当前,全国范围内每一处农村都在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其进程可谓是如火如荼。该建设不单单让全国范围内村庄逐步搭固起地域、氛围以及居住设施等相对全面且优美的乡村示范点,还让这一类示范点一步步变成我国乡村生态规划方向的重要旗帜。

参考文献:

[1]崔胜男.乡村振兴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奋斗,2018,580(24):26-27.

[2]高吉喜,孙勤芳,朱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谱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18,46(7):11-15.

[3]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3):14-18.

[4]张佳丽,王塞鸿,段欣怡.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美丽乡村考察[J].乡村科技,2019,205(01):69-71.

[5]彭建华,冯琳,何希德,等.乡村振兴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与启示:基于京冀14个美丽乡村的考察[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06):33-37.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与思考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