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一个河湖非常多的国家,且很多的河湖都集中在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这就极大的方便了河长制的推行。河长制是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辖区某流域河长,履行治理与保护河湖责任的一种行政管理形式。河长制的出现将对我国推动辖区河流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的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河长制中根据河流城镇区域岸线和乡村区域岸线的特点,进行对河流岸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将可以提高对岸线管控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河长制中的河流岸线规划和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为河长制中的岸线开发、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长制;河流岸线;规划;管理
在河流岸线出推行河长制制度,将可以有效的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对于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目的。河流岸线是河流两侧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它是水陆交界的过渡带,也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基于河长制下的河流岸线做出的规划和管理,将可以使河流岸线得到充足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河流岸线的功能发挥,对于我国河流岸线的资源能起到节约利用的目的。
1、河流岸线的类型与空间构成
1.1 河流岸线的主要类型
河流岸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地理景观类型,其可以按照人口密集程度分为城镇区域岸线和乡村区域岸线。城镇区域岸线又可以细分为生活型岸线、景观步道岸线、休闲观光岸线、生态自然岸线4 种类型。而乡村区域岸线则可以再分为港口岸线、工业仓储岸线、农业和渔业岸线、交通和水利建设岸线、生活和旅游岸线、水资源和生态保护岸线、特殊岸线。
1.2 河流岸线的空间构成
(1)纵向空间。在河流纵向上,岸线主要由自然保护区(湿地、人文历史保留区、珍稀生物保护区等)、治理保护区(增殖禁渔区、禁采区、防护林带、缓冲区等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区(港口、景观旅游区、休闲娱乐区、工农商业区、居民区、养殖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等)以及特定功能区(科学试验区、蓄洪排涝区、污水处理区、水源区、国防专用区等)等不同的景观斑块组成。
(2)横向空间。在河流横断面上,岸线主要由近岸水域、岸坡区域、近岸陆域等 3 个区域组成。近岸水域:对于有边滩的河道,该区域由边滩、淹没坡面(坡脚至洪水位线)组成;对于无边滩的河道,近岸水域仅包括淹没坡面区域,近岸水域内生存的生物以水生生物为主。岸坡区域:对于有堤防的河道,该区域由洪水位线至堤顶的斜坡、堤顶、背水坡组成;对于无堤防的河道,该区域由洪水位线以上至河岸斜坡、岸顶组成。
2、河流岸线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体内容
2.1 基本原则
河流岸线规划是按照河长制的基本要求,在全面掌握河流岸线现状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对河流岸线形态、控制范围、功能区布局进行科学规划,提出岸线保护、利用、修复的模式、方案、技术要求和管控机制,从而全面发挥岸线的综合功能,促进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岸线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自然生物栖息繁衍区域,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具体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相协调;②安全稳定与生态友好相统筹;③区域性与整体性相统一;④以人为本、人水和谐;⑤发展现代文明与保护历史文化相结合。
2.2 主体内容与总体步骤
岸线规划和管理涉及多部门,规划之初首先应在河长的统一领导与协调下,组建由水利、环保、农林、交通、规划、旅游等部门人员和专门研究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组。岸线规划主要包括功能区布局、岸线纵向形态确定、岸线范围与控制线界定、保护与修复工程方案与技术、岸线综合评价以及岸线管控措施等主体内容。按以下步骤编制岸线规划:①资料收集。通过档案调阅、部门调研、网络检索、文献数据库查阅、图片影像下载等收集相关文档资料。②现状调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填写调查表、人员咨询、图件资料处理、实地勘查等形式,调查岸线地形地貌、土壤、资源、防护工程、水体状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定性掌握规划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现状。③现状评价分析。针对功能区要求,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岸线现状等级,对比分析现状与功能区管理目标要求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④确定规划目标与原则。根据现状问题和功能目标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和资源保护要求,确定岸线规划的总体目标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水平年等。⑤制定具体规划方案。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确定岸线纵向形态、控制范围及控制线、功能区布局、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管理措施等的具体方案、实施要求与时间安排。⑥方案评估。综合评估分析规划方案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3 岸线规划方法
3.1 功能区布局规划的要求与方法
岸线功能区布局规划须根据岸线资源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功能属性,基于水陆统筹、城乡统筹视角,综合考虑河流周边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文化景观分布、河流保护利用现状、开发需求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等,构建岸线生态保护总体格局,以维护河岸带生态安全,保障河流系统健康运行。
城镇区域岸线功能区主要包括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和岸线开发利用区 4类。乡村区域岸线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生境修复区、开发利用区、过渡区等4 个功能区。基于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原理,综合分析和评价各功能单元的水动力学过程、生态学过程与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问题,掌握空间格局,确定生态价值与功能,并结合行政区划分界和经济发展要求,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科学划分与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的岸线功能区,优化各功能分区的布局模式。
3.2 纵向形态规划要求与方法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单元边缘的曲折度和宽度共同决定生物生境,弯曲单元的生态效益比顺直单元更高。因此,岸线纵向形态应保持自然蜿蜒形态,为岸线陆地和水生生物提供多种栖息地,有效保护岸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岸线的生态效益。岸线纵向形态规划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复制法:以附近未受干扰河段的形态模式作为模板,利用卫片或测绘资料等调查一定历史时期的岸线形态,确定岸线纵向形态参数。②经验关系法:当资料不充分时,可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和水文特点,通过数学模拟或物理模型试验,建立地貌形态与水文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推算确定岸线形态的基本参数。
3.3 岸线范围与控制线规划要求与方法
河长制对于河流生态空间的管控以及河湖管理范围的规定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科学划定岸线范围将是其对水生态空间管控、河湖确权划界的基础。岸线范围划定包括适宜宽度的确定和控制线的确定。岸线适宜宽度是指河岸带宽度需要满足特定条件、特定功能要求,一般都是指最小、最大、最优宽度。最小宽度指能够满足岸线主体功能的最低宽度,最大宽度指能满足所有功能的最大宽度要求,最优宽度是最为重要对的,其既满足防洪安全、保护资源、削减污染、减少侵蚀和生物栖息等要求,又满足降低经济成本的占地要求宽度。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河流岸线而言,在其规划和管理中推行河长制,将可以有效的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提高河流岸线的功能发挥。当然,河长制的实施,是需要有各级党政领导积极提倡推行的,各级党政领导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感,且要团结在一起,奉行上有考核、下有监督的制度体系,共同担起治河管河的“河长”责任,这样才能保障河流岸线两边的人民安全,促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经济社会与水域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水和谐。
参考文献:
[1]河长制下黄沙港河道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评价[J].常文倩,唐德善,唐肖阳,孟令爽.水电能源科学.2018(12)
[2]六安市河长制管护制度“一河一策”探讨[J].赵雨迪.绿色科技.2018(24)
[3]莱芜市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实践与探索[J].邢友华,秦小群,周广通.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01)
论文作者:成立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河流论文; 功能论文; 线规论文; 区域论文; 宽度论文; 生态论文; 纵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