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原罪”:金融风暴背后的会计秘密分析_公允价值论文

公允价值“原罪”:金融风暴背后的会计秘密分析_公允价值论文

公允价值“原罪”——解析金融风暴背后的会计秘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允论文,原罪论文,风暴论文,秘密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10月10日,以“引领明日资本市场”为主题的2008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亚洲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呼吁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会议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是“公允价值”对金融风暴的影响。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日前撰文说:“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本意是帮助实现透明性,却被一些人当成了加剧混乱的恶棍,而被另一些人预言为及时揭示问题的救世主。公允价值是恶棍还是救世主?公允价值是存在明显问题的,尤其在非流动市场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应该被使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人抱怨公允价值的使用低估了在非流动市场中证券的“真正价值”,夸大了损失的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非流动市场中实施公允价值是有挑战的,有很多重要问题有待研究。比如公允价值是引领、反映、还是滞后于实际等。如果不用公允价值,还有什么计量方式可以选择?选择不忠实于资产的当前价值、利用原始成本或其他平滑价值而无视当前市场条件的计量方式吗?

一、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凡是学过会计的人都知道,以原始成本计价是会计计量的重要原则。因为原始成本有据可依,有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特别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商品和市场的概念,成本价格是一个产品唯一的经济数据。

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产品经过市场流通了,产品变成商品了,成本价格不再是一件产品唯一的经济数据了,资产价格随时都在变化。会计计量要为投资人提供参考,对于很多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资产来说,只以成本计价显然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所以,以公允价值对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进行计价,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信息客观性的要求,还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透明化和及时性的要求。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于公允价值计价都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因为公允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差的特点,很多时候容易被人为操纵。但不能说因为这个缺点,就完全否定公允价值对于衡量企业资产价格的重要作用。90年代以后,引入公允价值对于企业变动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进行计价已经成为国际上的广泛共识。

不能忽略的是,由于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成为资本市场助涨助跌的工具。在市场狂热时,公允价值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公允价值可能加剧市场恐慌。投资者如果过于通过公允价值评判一个企业的价值,往往会注重短期效应而忽略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

二、美、欧、日等国在公允价值上有所松动

发自美国的金融危机让公允价值面临考验,由于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很多人把矛头指向“公允价值”,美国的有关准则规定了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由于市场大跌和投资者的极度恐慌,市场定价的功能大为削弱。公允价值就像绑在金融机构身上不能摆脱的“千斤坠”,让金融机构不得不依从市场状况,对资产按市价不断进行减计。在这种非常之秋很多金融机构不愿这样做,因为这种调整将促使投资者加大资产的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中。

鉴于市场形势的恶化,日前多名美国国会议员写信给美国证监会(SEC),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的计量。迫于压力,SEC很快便发布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说:“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所以,指导意见并未“放弃公允价值的原则”,只是要求金融企业,在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的条件下,暂时采取比较聪明的资产计价方式。

继美国后,10月15日,欧盟决定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国际会计准则做出的紧急修改。这得到了欧洲议会和所有成员国的一致支持。新修改后的准则使银行在为某些价格大幅下跌的资产估价时有更大的空间。根据会计准则的变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能够对一些金融资产“重新分类”,将这些资产从自己的交易账簿中移除,而之前的会计准则规定:这些资产必须以“公允”或当前市场价值入账。

紧随欧盟和美国,日本也打算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减轻金融风暴对日本的影响。日本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表示,将会跟踪全球会计准则的变化,随时会对日本的准则进行必要调整。日本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对外解释说:“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下,为了反映市价的实际变化和增进透明度,企业需要经常调整资产评价,这当然可以客观反映资产的价格。但危机的到来已经让许多复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无法交易,市场丧失了基本的流动性,这使得企业几乎不可能针对特定资产给予公允评价。”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的角色

在美国金融风暴发生后,有人指出,SEC允许公司管理层在判定市场价格时有更多灵活空间,出现了人为提高资产价格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降低,令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信心,由此引发的抛售行为可能使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从这个角度上说,公允价值的确充当了金融风暴助推器的角色。

纵观公允价值发展历史,再看一看金融危机到来后,公允价值在国际上面临的尴尬地位。这不得不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所警示。实际上,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价方法。但我们的老师——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却在这个问题上纷纷退缩,这其中蕴含一种无法言表的意味。

我国在引入公允价值时,设定了苛刻的条件,而且只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等少数几个准则中有所体现,所以,公允价值并未在我国真正推广。需要关注的是,在公允价值的引用上,应该吸取欧美发达国家在金融风暴中的教训,在市场发展中好的东西,未必在市场形势变化时好用。

总体来说,重新评估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公允价值在90年代中期后受青睐,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推广和采用,成为金融机构进行交易与核算的基本方法。如果停止使用,是不是有更为科学的计价方法?是不是要退回成本计价的初级阶段?看来短期内无法找到可以替代的方法。因而,有人说“不能温度低了就怪温度计”,公允价值不过是让一切太透明,但太透明的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愿看到的。

链接:金融风暴中关于“公允价值”的经典语录

→德勤亚太区金融服务领导人菲利普·哥特:

公允价值只是把情况表现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准则所捕获,但次贷危机并不是由它而引起的。会计准则尽其所能做到信息透明性,一旦透明,这个信息可能有点刺耳,但正是其目的之所在。通过市场不断调整,让大家正确对待这个问题。而改变会计准则,比如停止使用公允价值,正如起火后,关掉火警警报,火不会自己灭掉一样。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

投资者冒险时,请忽略当前的公允价值。因为它可能会对潜在的问题或事实提出危险信号,而这种会计处理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其实,外部财务报告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提供信息。会计如何计量很关键,市场要求真实可靠的会计记录和充分有效的披露,即使是不利的信息。不幸的是,某些公司管理层试图通过影响会计处理来影响公众的评价,尤其当信息不利或试图掩盖错误时。同时,当遵守特定准则编制的报告达不到预期效果时,一些人可能会采取“射杀信使”的方式,即把责任推到会计或审计人员身上,而不是自己的错误决定和公司糟糕的财务状况。

→某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建立在市场活跃而有秩序的基础上,而在市场不活跃和无秩序时,如何计算公允价值并计提减值准备,此前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并没有详细介绍。比如,一个原始价值1元的金融产品,在市场恐慌、持有者普遍抛售的情况下,出手价格可能只有0.1元,但如果持有者选择暂不出售,将如何在编制报表的时点确认应计提的减值损失?如果按照此前以市场价格为主要参照物的方式来计量,将计提近九成的损失,但如果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出售,或许实际损失并没有这么多。

→北美保险业联合会(GNAIE)执行总监道格拉斯·巴内特:

人们怪罪于会计准则导致大幅资产减计,就像是人们因为温度太低而归罪于温度计。如果人们要使温度看起来不那么低而去重新制造一个温度计,那么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很可能是错误的。

→网友:

遥想18年前,我国舍弃传统的“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不用,转而全部采用据说是西方国家通用的“借贷记账法”,而且这几年我们大张旗鼓地引入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国际趋同,我们可是把西方会计看成是标准和权威。现在想来,权威标准的美国都不起表率作用了,而且开始带头“犯规”了。

标签:;  ;  ;  ;  ;  ;  

公允价值“原罪”:金融风暴背后的会计秘密分析_公允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