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付杰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付杰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综合三室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350)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模式的发展,在电网的建设和维护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就是变电运维一体化,其在电网的建设中有着自身特殊性。然而在电网的运维过程中,有的运维工作人员由于专业化技术水平不够高,不能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做出有效的判断和控制,同时检修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使得电网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有效保障电网生产效率,使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进行管控和防范尤为重要。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实践

1一体化变电运维概述

对于我国传统电网运维而言,其多由专业检修者定期加以巡检,但该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所需时间长,运维效率不高,极易因检修人员个人素质不高而引发电网故障。即便巡查人员明确了故障点,也很难及时加以修复,一旦电网出现故障,若未得到及时处理,会对电网系统带来严重危害[1]。而一体化变电运维方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其通过就电网工作加以科学划分、分工,实现了变电检修维护、电网运行、调度等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各环节和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极大地加快了电网运行维护速度,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确保了电网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2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分析

2.1具体运行和检修工作中变数较大

由于电力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在变电运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作内容规模过于庞大而导致的检修工作无法进行,没有特定的目标,其中存在较大的变数,这就对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往往就会造成整个电力运输系统日常检修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变数,又无法第一时间得到确认,就不能及时修复故障,从而影响到整个电力运输网络工作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危害,这是目前遇到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难点,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工作重点。

2.2涉及到工作现场存在的多项安全隐患

电力资源合理的利用起来,能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已经是当今社会运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也通常会被人们所忽视,工作人员必须针对这一方面引起重视,定期检测电力系统设备的工作性,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电力输送的正常工作状态,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排查故障,规避由于电力短路而可能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电力输送企业的财产安全。然而现实情况下,传统的变电维护模式,意味着工作状态下无法同时进行故障排查工作,这就使得设备检修的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3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防范措施

3.1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为了更加有效的防范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的风险,要根据国内外相关安全标准科学系统的评估与分析变电运维一体化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结合现场具体的风险情况制定合适的应对方案。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维护风险评估系统。通过系统进行有效数据的信息采集工作,实现变电运维相关风险数据信息库的创建和使用,这样可以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所有运维一体化风险以及危险因素整理到数据库中。其次,召开风险评估专题研讨会,从管理、操作和设备等方面对运维作业进行风险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测,验证安全防范的有效性,确保运维工作安全稳定开展。最后,创建风险管控相关标识,为了确保风险管控工作高效的开展,当确定出现风险后立即逐条确认每个环节,并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管控的工作强度和复杂性都较大,因此需要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同时,电网企业要积极重视并加强对所有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培训,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运维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体系,也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培训,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无人值班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普及,为避免因人少站多发生安全事故,要做到定人定责。此外,要健全监察机制,以传统的管理流程为基础,添加新的工作流程,同时要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实现对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作业的全过程监管。首先要使不同领域运维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能,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动性。其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电网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不可以由工作票的签发人兼任,并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监督职责进行明确。最后,制定有效的监管模式机制,以便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科学措施。

3.3对班组进行科学管理和分工

在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管控时,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分析变电运维的作业小组的最大的承载能力。各班组应当对组员的最大承载能力以及需要管控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上报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科学分配各个小组的工作量,在制定阶段性目标的同时,要对各作业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防止出现事故发生后因权责不明而引发的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因此,对班组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工可以使班组之间的工作协调得到促进,进而保障变电运维作业高效率的进行。

3.4加强定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力度

定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也不能放松,甚至还需要加大力度。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建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将职能和责任分配的个人,确保整个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为了防止基层员工阳奉阴违,所制定的监督措施必须立足于员工实际,从而保证工作措施能够落到实处。此外,根据公司的内控流程,涉及到安全和资金使用的工作内容,必须设置双人以上员工重重审核,从而减少循私舞弊的漏洞。

3.5加强风险预控,推行质量风险管控流程

为了加强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作业的风险规避,还需全面推行一库一卡管控流程,全面实现作业过程的安全性与风险的可控性。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对作业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加强风险的预控。结合作业的具体项目、流程等,构建相应的作业风险库,并及时升级,确保运维人员能够明确不同项目作业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与有效的防控措施,实现未雨绸缪。可召开专题式风险评估会议,结合各项目作业中的风险点,就变电站、各设备等构建起综合、系统的风险数据库、安检数据库以及与各项目相对应的作业现场风险库,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案。通过一种风险对应一张卡片、一类措施等方式,实现风险管控的可视化,并编撰对应的安全风险可视化防范手册,发放到每位作业人员手中,要求有关人员应逐条入卡,每步执行前都应加以确认,使风险规避形成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对于所开设的项目,在参考标准化作业规范的前提下,还应结合设备的具体情况、风险数据库、作业等要求,对标准化运维作业指导卡进行编制。在作业中应借助于所编撰的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依循具体项目对应现场的原则,对全过程风险防范措施加以制定。随后,在作业过程中应逐项加以执行,保障作业过程中风险控制的标准化。

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风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是维护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就我国现阶段的工作现状来看,由于社会背景和实际情况的限制,还存在着一系列工作难点和缺陷,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以严谨的态度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等.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华东电力,2017,42(08).

[2]张彩友,丁一岷,冯华,等.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7,30(03):50-53.

论文作者:付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付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