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芬 田晓鹏 侯玉英 韩宝娟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河北邢台 054001)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胰腺炎及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微波治疗、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放松训练、家庭、社会支持等系统护理干预。结果:8周后干预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微波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显著提高慢性胰腺炎及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虚抑郁水平。
【关键词】护理干预;胃癌;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211-02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生活治疗较差。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据各类肿瘤的首位。对于这两种患者而言,她们因缺乏专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的关注,需要自己就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躯体和心理问题,造成患者及整个家庭生活质量下降,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鉴此,我们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为我院消化科的患者共计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人。纳入标准:(1)病情相对稳定(2)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无理解力、记忆力、定向力等认知障碍。(3)无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病情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干预方法
1.2.1.1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不规则的进食或暴饮暴食会影响胃酸分泌的节律性,因此应引导病人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胃癌病人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平时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服药时注意服用方法,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2心理护理 当患者得知自己病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要信心耐心地去体贴、关心患者并与之交流沟通,根据患者的年龄,用合适的称谓同病人交谈。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帮助病人建立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也可以讲一些治疗成功的例子,采用现身说法,让病人明白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1.3放松训练 (1)音乐放松法:让病人听优美的曲子,以调节紧张、焦虑和不安,达到全身放松。(2)想像放松法:仰卧、闭目、全身放松,使其进行美的想像,(3)生物反馈训练法:让病人自然放松呼吸,缓慢、均匀,通过血压、脉博等反馈信号,教病人通过深呼吸、想像、放松等技术调节自身生理功能,以愉快放松心情。
1.2.1.4家庭、社会支持 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家属给患者烹制饮食。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患者家属特别是直系家属的心理疏导,鼓励其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在患者发脾气时多忍让、多体谅,使患者感到家的温暖。再者,也要加强社会支持,及时给患者办好各种医保,减轻经济负担,使患者切身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1.2.1.5实验组行微波治疗,早晚各一次,每次40分钟。
1.2.2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焦虑抑郁水平,评分>41分表明存在抑郁及焦虑情绪。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身休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疾病、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和总体健康8个纬度,每1个纬度初得分转化为终得分,8个纬度评分之和为综合评分,得分越高,其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越好。
2.讨论
(1)微波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它由患者的每一个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患者更能感受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很好缓解患者的压力;通过介绍成功的病例、热线咨询、患者座谈会交流抗癌心得等,使患者知晓相关的疾病知识,帮助患者克服自卑感和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障碍。这对自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2)进行微波治疗联合系统性护理干预是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本研究对33例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结果表明8周后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病人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微波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针对患者不同状况进行护理, 重视病人心理问题、 疾病相关知识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应对培养等使患者不同善进行护理,重视病人心理问题、疾病相关知识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应对培养等使患者有效识别焦虑、 抑郁症状,使大多数患者通过治疗可以达到有效缓解甚至治愈的阶段,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带瘤生活的生活。患者适应能力的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也随之增强。同时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使患者感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爱,对治愈疾病信心进一步加强,患者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关系密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恶劣的情绪或负性心理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削弱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效应。护理人员在协助胃癌患者及家庭应对疾病时,提供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 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是进一步完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的需要,对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羽萍.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当代护士,2011,4(3):68-70.
[2]刘春梅,刘学华,何学林.社会支持与癌症化疗患者身心需要的分析研究.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96.
[3] 黄向平,林红华,王丽静,石临静,郭秀欣.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溃疡伴
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 09).
[4] 付岗,李俊英,李红等.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 : 9-111.
[5]Walker LG.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future prospects for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Semin Surg Onco,2000,12(1):76-83.
论文作者:王海芬,田晓鹏,侯玉英,韩宝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患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病人论文; 胃癌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疾病论文; 微波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