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ICU患者经超声定位行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邓磊

急诊ICU患者经超声定位行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邓磊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ICU 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经超声定位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急诊ICU患者共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解剖定位法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定位法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不同穿刺置管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ICU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时可以采用超声定位法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其操作迅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字:急诊;超声定位;静脉;临床

正文: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深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超声定位下深静脉穿刺置管不仅能提高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诊ICU患者40例,患者均为严重创伤;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8.5±3.5)岁;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可参与研究进行对比(P>0.05)。

2.纳入标准:均为急诊ICU患者;排除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对于此次研究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相应的研究同意书。

3.方法:参考组进行深静脉置管时,采取常规解剖定位法。在患者上臂尺侧上三分之一处,肱二头肌与味脏肌之间的肌间沟内,距离腋窝5~6cm位置作为穿刺点。采用1%普鲁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腋窝进行压迫,充盈静脉。操作者将穿刺针顺着静脉并刺入穿刺点,当出现回血后按住针尖斜面,避免回血进入,将注射器取下,按照操作步骤将硅管注入静脉,旋转推出枕头。

观察组采取超声定位进行深静脉置管。经家属同意后由具有2a以上穿刺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操作,操作部位均选取锁骨下静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解剖定位法穿刺,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左侧,选取右锁骨中外1/3处下1cm左右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戴手套,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右手持穿刺针从穿刺点进针,与皮肤呈30°角,针尖朝向右侧胸锁关节,边进针边回抽,见到暗红色血液停止进针,放入导丝,扩皮后置入深静脉管,缝合固定。术者通过超声检查,对患者静脉位置、宽度、走行、血流等情况进行观察,确定静脉是否出现解剖变异症状,并要将血管内径进行测量。选择最优的静脉作为穿刺点。明确血管与周围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确定静脉走向与临近重要结构的位置关系,以此将穿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进行确定,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按照超声检查结果,先采用细针试验,在穿刺成功后采用粗针穿刺。出现回血后,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将皮下组织进行扩张,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回抽出现静脉血后,采取3ml肝素钠注入导管,固定导管,确定导管处于血管内部,末端位于最佳位置,患者未出现气胸和胸腔积液。

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死亡率。

5.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得出的数据均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深静脉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观察组2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参考组20例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60%,6例患者经二次穿刺,2例患者三次穿刺。两组患者深静脉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

2.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显著(P<0.05)

3.两组患者死亡率对比: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死亡;参考组治疗期间,1例死亡,发生率10.0%;两组间对比(P>0.05)。

讨论

目前,深静脉置管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穿刺血管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应用于大面积烧伤休克、心肺复苏过程中给药、紧急抢救下给患者输血以及建立血液透析通道等。锁骨下静脉置管是ICU最常用的侵入性操作和抢救措施之一,既往多采用解剖标志定位穿刺置管的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方能操作,如果经验不足很容易导致置管失败,且具有无法判断血管是否存在病变或变异,无法判断穿刺针和导丝的具体位置,无法了解邻近组织结构损害以及部分患者的体表标志等局限。穿刺失败率以及发生各种并发症较多,甚至影响抢救的时机和效果。随着床边超声的普及,使超声定位行深静脉置管成为可能。其以二维超声成像为基础,主要作用是提高检测图像的清晰度,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观测到血管和周围组织的结构状况,更精确评估血管的位置和充盈程度,甚至可以实时观察导丝/导管的置入,从而减少操作的次数,降低反复操作导致损伤的概率,减少并发症,可以全面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另外,有研究表明超声定位下深静脉置管还具有恢复速度快、死亡率低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与常规定位法相比该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能在定位后快速置管;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8%,也远低于对照组。这与Mariantina等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研究了200例实时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病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1.5%,主要为误穿动脉、血肿及导管异位,而201例常规穿刺组各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32%,除误穿动脉、血肿及导管异位外,还表现为气胸、血胸、臂丛损伤、膈神经损伤以及心包填塞。

穿刺失败率以及 发生各种并发症较多,甚至影响抢救的时机和效果。随着床边超声的普及,使超声定位行深静脉置管成为 可能。其以二维超声成像为基础,主要作用是提高检 测图像的清晰度,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观测到血管和 周围组织的结构状况,更精确评估血管的位置和充盈 程度,甚至可以实时观察导丝/导管的置入,从而减少 操作的次数,降低反复操作导致损伤的概率,减少并发 症,可 以 全 面 提 高 穿 刺 的 准 确 性。另 外,有 研 究 表 明超声定位下深静脉置管还具有恢复速度快、死亡率 低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与常规定位法相比该方法 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与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偏少有关。另外,研究表明对于体形肥胖、胸廓畸形、严重休克等穿刺困难却必须成功的患者,超声定位或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对于急诊ICU的危重症患者,超声定位较传统解剖标志定位下穿刺置管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以作为急诊ICU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首选方法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琴,张红,黄华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09-110.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3.04.035.

[2]杨屹珺,景峰,裴桂芹等.急诊ICU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人性化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125-126.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3.20.074.

[3]王惠,姚海欣,曹轶琼等.急诊ICU患者家庭成员的睡眠质量及改善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2):21-23,27.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22.006.

[4]张楠,罗浔阳,张之峰等.急诊ICU患者PCT水平与不同种类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20-21.

[5]刘湘萍,曹江珊.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1):60-62,63.

论文作者:邓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急诊ICU患者经超声定位行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邓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