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按劳分配理论与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按劳分配论文,模型论文,理论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构造经典按劳分配模型旨在更精确地把握按劳分配的本质规定性——等量劳动互换及其与市场等价交换中体现的等量劳动互换的相互关系;更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公平中体现的效率;并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实现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和可选择的思路。
一、经典按劳分配模型构造的基础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中正式确立科学的按劳分配理论,从而肯定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之前,曾经历了否定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按能力计酬”主张“按需分配”的阶段,其主要思想见于《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1843年)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等著作中;由于没有区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还经历了提出实行按劳分配但带有不确定或假想性质的阶段,其主要思想见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手稿(1857—1858年)和《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等著作中。为了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思想,本文的论证将主要以经典作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有关论述为依据。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揭示了按劳分配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1)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经济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①],才有可能实现“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②]。(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是按劳分配的直接经济条件。马克思说:社会主义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社会的痕迹”[③],特别是,劳动者尚处在固定的社会分工之中,劳动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还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样的经济条件决定了等量劳动互换成为必要。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按劳分配的实现方式也是由一系列经济条件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体制条件。经典作家设想的未来社会的经济体制具有下列特征:社会直接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存在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国民经济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直接结合,整个社会类似一个大工厂,企业只是其中的一个附属车间。由此,按劳分配采取了“直接型”的实现方式,即“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④];社会根据个人的劳动量直接进行分配,而不需要其它中间环节;作为分配媒介的,是最能直接表现社会主义分配关系性质的劳动券或劳动证书。
二、经典按劳分配理论模型的构造
⒈分配尺度——劳动量的界定
对于作为按劳分配尺度的劳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只是作了一般性的描述。他指出“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的一分”[⑤]。马克思在此所说的“个人的劳动量”、“个人劳动时间”是什么含义呢?
理论界有人说是指“个别劳动时间”,也有人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认为,这是一种经过换算的具有社会平均性质的劳动时间——“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即剔除生产资料优劣因素的影响后按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熟练程度和复杂程度计量的劳动时间。每个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必须经过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换算后,才能作为分配其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这是因为:(1)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经济条件,按劳分配则是公有制本质关系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经济学含义是,劳动者占有公有的生产资料用来实现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每个劳动者都不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特殊占有而实现自身的特殊利益。这就要求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不能带有生产资料占有差别上的影响,而只能以人们的主观努力(脑力和体力的支出)为衡量依据。(2)马克思不可能把个别劳动时间作为分配的尺度,他说:“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⑥],由此,他们会获得不同量的个人消费品。正因为如此,才需要“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⑦]若按个别劳动时间分配,就没有必要谈论“默认”问题了。(3)马克思更不可能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按劳分配的尺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中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另一方面还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两部分构成,其中包含着生产资料优劣因素的影响。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用下列实量关系表达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
假定:i—社会中某个劳动者(i=1,2,3……n);
l[,i]—某个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σ[,i]—某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换算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系数,或劳动差别系数。σ[,i]=f(a[,i],b[,i],c[,i]…),其中,a[,i],b[,i],c[,i],…,分别表示劳动复杂程度系数、劳动强度系数、劳动熟练程度系数等;
t[,i]——某劳动者据以分配其个人消费品的劳动量,即马克思所说的“个人劳动时间”;
T——社会总平均劳动。
则我们可以得到下列两个关系式:
例如,社会中有n个劳动者,其个别劳动时间和劳动差别系数见下表。其中,第m[,1]个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第m[,2]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第m[,3]个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被测定为具有社会平均性质,其相关的劳动差别系数均为1,其它劳动者的劳动差别系数是其与m[,1]、m[,2]、m[,3]等相比较而确定的。因此,我们可计算出每个劳动者的t[,i]和社会总平均劳动T。
⒉分配对象的数量界定
关于分配对象,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系统的分析。他在批驳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这一谬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科学的“社会总产品扣除原理”。这就是:(1)社会总产品在作为个人消费资料加以分配前,一要扣除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二要扣除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三要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社会总产品经过第一项扣除,余下的相当于国民收入;扣除的第二、三项的内容,相当于积累基金;社会总产品经过上述三项扣除,余下的部分属于消费基金。(2)消费基金在进入个人之间的分配前,还必须作三项社会扣除,即扣除社会消费的部分,包括和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其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
我们用下列公式表示马克思的原意:
⒊经典按劳分配模型
按劳分配的实质是等量劳动互换,即等量劳动获取等量个人消费品。劳动者在提供一定量的劳动后,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劳动证书,“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⑧]。马克思在此所说的“相当”及“全部领回来”是什么含义呢?是不是劳动者付出了X小时的社会劳动就领回物化了的X小时的个人消费品呢?弄清这一问题,是科学建立经典模型的关键。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借助下列图形考证社会总产品中能够分配的部分(V)与社会总劳动中所据以分配的部分(T)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1)社会总产品
图(2)社会总劳动
从图(1)、(2)可知:在社会总产品中,作为按劳分配对象的,只是图(1)中的阴影部分,也就是作了各项社会扣除后余下的部分;在社会总劳动中,除了参与劳动过程的物化劳动外,真正的活劳动是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和,尽管与实物形态相对应的形成个人消费品的是必要劳动,但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依据的却是社会总劳动中扣除物化劳动以后的活劳动的部分,其中还要剔除生产资料优劣因素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社会总平均劳动,即图(2)中的阴影部分。两个阴影部分是不相等的,这表明按劳分配的对象与按劳分配所依据的社会总平均劳动(物化形式)之间不存在相等关系;对于每个劳动者来说,也不存在付出X时的劳动就领回物化了X小时的个人消费品这样的相等关系。
等量劳动互换中的“相等”,或马克思所说的“相当”,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比例相等,即每个劳动者应得的个人消费品在社会总的个人消费品中所占的比例,应该与该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在社会总平均劳动中所占的比例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
V[,i]/V=t[,i]/T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经典按劳分配模型(一)
V[,i]=(V/T)·t[,i]
把公式(一)、(二)、(三)代入经典模型(一),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按劳分配模型,即经典模型(二):
三种经典按劳分配模型只存在形式上的差别,其本质内容是一致的。
三、经典按劳分配模型的经济意义
⒈经典模型准确地反映了按劳分配中体现的等量劳动互换的含义。
根据马克思的思想,按劳分配的实质是等量劳动互换,为便于比较,我把它称之为等量劳动互换(Ⅰ)。根据经典模型的分析,等量劳动互换(Ⅰ)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1)由模型(三)所知,劳动是分配劳动者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尺度。这里的劳动不是个别劳动l[,i],而是经社会总平均劳动换算的t[,i],即要用社会平均劳动这一统一尺度,确定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差别系数σ[,i],把l[,i]转化为t[,i](σ.t[,i])。(2)由模型(二)所知,等量劳动互换的对象,即等量劳动互换(Ⅰ)中“劳动”所包含的内容,不是社会总产品的全部,而是扣除耗费掉的生产资料、积累资料和社会消费后剩余的部分,即“G-C-M,”或“V”。(3)等量劳动互换(Ⅰ)只存在于劳动者之间,而不存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一方面,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由模型(一)可知,等量劳动互换并不表现为社会总平均劳动(T)的物化形式与V相等的关系,而只是一种比例相等的关系,即V[,i]/V=t[,i]/T。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向社会尽生产义务,然后社会根据每个人的劳动贡献的大小,分配给劳动者与其劳动在社会总平均劳动中所占比例相等的报酬。另一方面,在劳动者之间,由模型(三)可知,V[,i]=ε·t[,i],由于作为全社会单位时间内报酬含量的ε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常数,而且即使ε会发生变动,也只是意味着该劳动者的报酬与其他劳动者同步提高或按同一比例下降,故等量劳动互换(Ⅰ)就表现为:若t[,1]=t[,2]=…=t[,n],则必须有V[,1]=V[,2]=…=V[,n]的关系,即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⒉经典模型揭示了两种等量劳动互换的本质差别。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分析按劳分配中所体现的等量劳动互换时指出:“这里通行的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⑨]。对此,我们不难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同一原则”,因为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等量劳动互换关系,而商品等价交换体现的也是一种等量劳动互换关系;我们也不难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形式…改变了”,因为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中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故等量劳动互换(Ⅰ)不需要借助货币形式来实现。问题在于,我们又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内容…改变了”呢?
为了便于分析,我把等价交换中体现的等量劳动互换称为等量劳动互换(Ⅱ)。经典按劳分配模型揭示了等量劳动互换(Ⅰ)的内容,同时也揭示了它与等量劳动互换(Ⅱ)的本质区别[⑩]。(1)等量劳动互换(Ⅱ)中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是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中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和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而等量劳动互换(Ⅰ)中的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只是计量劳动者贡献的尺度,是劳动者获取报酬的依据,两者在劳动的质的规定性上存在着别。(2)等量劳动互换(Ⅱ)中的劳动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承认生产资料优劣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对价值量的影响,即生产条件优良而形成的生产率高的劳动被承认为高级劳动,从而在同量时间内可以形成更多的价值,通过交换可获取更多的收益,反之,则只能在同量的时间内取得较少的收益;而等量劳动互换(Ⅰ)则不同,劳动量的计量中必须剔除生产资料优劣因素的影响,只要劳动者付出了同质同量的劳动,就承认其对社会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因而就应得到相同的报酬。由此可见,两者在劳动的量的规定性上也存在差别。(3)等量劳动互换(Ⅱ)中的劳动是指生产上的全部劳动耗费,这些耗费必须通过交换得到补偿,包括物化部分和新创造的部分,也即“C+V+M”,它影响着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是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而等量劳动互换(Ⅰ)中的劳动只涉及到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等量劳动互换的只是“V”的部分。这表明,两种等量劳动互换中的劳动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大不一样的。
⒊经典模型证明了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性。
公平或平等,是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道德准则,它植根于各个时代的生产方式中,并且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永恒不变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在不同的生产关系条件下,有不同的社会公平原则;不同社会的不同的公平观,都是当时的阶级关系的反映。
经典模型揭示了社会主义公平的本质内容即等量劳动互换(Ⅰ),其实质就是要求社会排除生产资料占有差别给报酬分配带来的影响,为人们提供平等地获取报酬和发展等方面的机会和条件。从经典模型(三)来看,一方面,无论是个别劳动时间t[,i],还是个人劳动时间t[,i],只要其为零,则V[,i]必然为零。这表明,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这就消灭了私有制条件下最大的不公平——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不劳而获,消灭了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上巨大的不平等的制度根源。另一方面,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及据此确定的各种劳动差别系数,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找到了有效的而且可以操作的机制。
根据经典模型(三),我们还可以证明,社会主义公平效率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即公平中体现着效率的原则。(1)公有制及由此直接决定的分配尺度——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克服了按个别劳动时间分配可能带来的平均主义和“鞭打快牛”等缺陷,克服了按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分配所引起的剥削或贫富悬殊等现象,从而有可能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经济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证。(2)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及由此确定的劳动差别系数,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的机制,而且也是提高效率的手段。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等量劳动互换(Ⅰ)在劳动者之间表现为t[,1]∶t[,2]∶t[,3]…t[,n]=V[,1]∶V[,2]∶V[,3]=V[,n],若要使V[,1]>V[,2]>…>V[,n],则必须以t[,1]>t[,2]>t[,3]…>t[,n]为前提条件,即劳动者在报酬上的多少是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例的。又因为t[,i]=σ[,i]·l[,i],σ[,i]=f(ai,bi,ci…),所以,劳动者要增加自己的劳动报酬,不仅要增加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l[,i],更主要的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努力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掌握新的操作方法,以增大劳动差别系数σ[,i]。σ[,i]的增大,本身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全社会经济效率的高低是与劳动者的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这就有可能使每个劳动者关心效率的提高。因为,V[,i]=ε·t[,i],ε是全社会单位时间内的工资含量,它与V[,i]成正比例,ε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经济效率的高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这表明,ε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结合的纽带。
⒋经典模型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客观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
关于按劳分配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下如何实现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界做了很久但久未做好的文章。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问题有二:一是对按劳分配中体现的等量劳动互换与市场等价交换中体现的等量劳动互换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对劳动时间的计量缺乏科学的方法。经典按劳分配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思路:(1)经典模型揭示了两种等量劳动互换之间存在着本质矛盾,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实现问题的关键就是寻找解决途径,从而使等量劳动互换(Ⅰ)能借助等量劳动互换(Ⅱ)得到实现。经笔者的研究和探索,这一途径就是通过国家利用税收等杠杆把由生产资料占有较优而带来的、在市场等价交换过程中实现的级差收益提取出来,归全社会所有,而不能进入个人收入分配;或者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把这一部分级差收益留归企业,作为企业的生产基金或发展基金,以推动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11)]。(2)经典模式也为社会主义实践中科学计量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这就是,首先根据经验估计和专家测评,确定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其次把影响劳动的主要因素(如劳动复杂程度、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劳动责任、劳动态度等)进行分解细化,建立劳动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根据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计量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差别系数,由此可得出较为正确的个人劳动时间。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内部每个劳动者的劳动量的计量[(12)]。当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劳动差别系数的确定过程中可能包含着某些错误,因此,在实践中,劳动量的界定可能要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注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0、11、10、10、10—11、11、12、11、11页。
⑩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民大学胡钧教授作了很深的研究,我吸收了其部分成果。
(11) (12)该问题的详细论证,请参见拙作《现代按劳分配模型及其运作分析》,《扬州大学商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