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送变电工程;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测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其中电力的需求增长较为明显,在新时代的电力建设下就需要维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而送变电过程是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社会生产以及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送变电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因此需要对其水土流失的特点进行研究,还要对水土保持监测,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保护环境,达到电力系统建设的目的。
1工程项目简介
某送变电项目建设线路长14.5 千米,项目地处黄土高原,因而地势较为开阔与平坦,与此同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沟谷。此工程的建设环境是半湿润性气候,土壤性状是黄土及其粉土,植被的特点是森林草原。这个项目总体来说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工程,因此在这个送变电工程中要格外注意预防和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这个送变电工程的质量,让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
2 水土流失特点
因该项目送出线路工程具有线路长、工期短、地貌复杂等特点,所以导致了水土流失。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会由于施工的因素,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和地表的结构,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在降雨量多的天气中,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送变电工程的质量。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是风力,其次是水力。该施工区域的原本土壤侵蚀模数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分析得出,大约在每年每平方公里侵蚀750 吨左右;在这个送变电工程建设之后,扰动地表之后的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公里侵蚀2175 吨;经过治理后的平均相关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公里侵蚀675 吨。主要是因为土地整治和恢复植被等防治措施的开展,从而减少了土壤侵蚀模数,有效地改善了工程的水土流失状况。
3水土保持监测
该送出线路工程水土流失能够防治的范围为8.07 公顷,包括0.82 公顷的直接影响区域和剩余的建设区域。它的建设区主要是变电站、施工生活区、送电线路施工所造成的干扰区、材料堆放区和进站道路等,但是它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由这导致的水土流失区域和水土流失危害区域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直接受其影响的区域进行监测,同时还需要监测建设区域,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不受水土流失干扰,进而提高送变电工程的寿命。送出线路工程的建设中包含了6 处监测点,主要位于以下几个地方:送电线路塔基整治区、变电站边空地、变电站施工扰动区、送电线路塔基施工扰动区、变电站土地整治区、送电线路塔基边。对这些监测点进行布局前,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性质以及目的来确定监测点,同时还要预先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根据布设原则、布设特点等来制定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让工程中设置的监测点既科学又合理,从而提高工程中水土监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4.1明确防治管理目标
国内送变电工程会在一定范围内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因此,送变电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在实际的施工建设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明确区域内部的送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工作目标。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送变电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在实际的工程项目规划管理工作中,根据国家制定并颁布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 年)》和区域所在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和规划区域划分公告,明确了送变电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防治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结合送变电工程项目的类型以及建设项目环节制定的水土保持规范,对送变电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部的降水量、地形地貌和其他自然环境要素都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最终确定了送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目标值,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4.2 实现分区防治管理
在进行送变电工程区域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时,可以通过分区防治管理的方法,提升不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针对性,以此优化送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效果。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送变电工程项目在进行规划和管理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的内部组成,将送变电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分成了输电站线路工程区和变电站项目工程区等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下一级送变电工程水土防治工作分区。当地送变电工程的施工建设部门,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部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需要,细化了站区、进站道路区以及给排水管线区等多个防治分区。通过此种分区方法,可以对送变电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区处理,进而增强送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问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确保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可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4.3合理规划防治布设
对于送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来说,合理地规划水土流失防治布设方案,可以在提升送变电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环境保护的能力,扩大送变电工程的社会效益。以送变电工程当中站区布设为例,在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表土剥离操作。将剥离之后的表土集中堆放到临时堆土场中,并且采取临时防护管理措施,对其进行防护管理。在施工建设之时,需要开挖临时沉沙池和临时排水沟。并且在斜坡上修建排水工程,在站内设置相应的雨水管网,通过此种方式,可以降低送变电工程对于土壤结构的冲蚀效果。在施工结束之后,对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留下施工迹地进行集中整治,铺设草皮加固土壤完成绿化。
5送变电工程最终的水土防治效果
5.1水土保持措施后的数量
在有效的水土防治措施下,土地面积和植被面积都得到了恢复,前者恢复了1.93 公顷,后者恢复了0.01 公顷,而自然恢复的植被面积也不少,为0.47 公顷,另外有土地整治后的3.25 公顷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在水土流失监测过程中,都达到了相应的指标,质量有所保障。
5.2水土流失防治的指标
在该工程中,相关土壤的维护达标。例如,扰动土地区域的整治率达到了98.3%,大于目标值95%;水土流失的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以及林草植被恢复率都大于相应的指标,而且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48,也大于目标值1。因此,监测结果显示该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的改善都达到了预期标准。
结束语
送变电工程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工程,它能够有效地提供电力资源,与此同时带来的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因此需要研究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并且对其进行监测,以便找到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而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保障水土保持监测的质量,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亚西.火力发电和输变电等电力工程建设弃土(渣)及临时堆土水土保持措施综述[J].科技视界,2018(14):100-102.
[2]孙强,雷磊,邹斌,卫娟娟,杨彤.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02):241-245.
[3]李黎.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理注意事项及其措施[J].低碳世界,2017(31):149-150.
[4]潘晓颖,张长伟,孙蓓.输变电工程特征及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J].人民长江,2016,47(23):28-30+75.
论文作者:郭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送变电工程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工程论文; 区域论文; 土壤论文; 工作论文; 线路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