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玉平[1]2007年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其核心在于企业通过权力制衡,监督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良好的治理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效益提升和金融市场良好运行的有力保障。本文从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国内外银行业的实践,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探讨和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具体建议。论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理论基础;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际上叁种主要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经验借鉴。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过程及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治理结构到外部治理结对我国国有银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选择,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成、董事会的建设、监事会模式的选择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激励约束设计;关于文章的核心即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部分,是以优化股权结构、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制衡组织框架为中心,同时对完善市场治理机制并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提出了操作性建议;最后文章对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作了进一步探讨。
雷亮[2]2007年在《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笔者运用了比较的、历史的、实证的方法深入探究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特殊性,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把问题的解决落实在了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上。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叁个部分:第一章,提出问题。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价值就在于,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公司治理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殊点,而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使其成为特殊中的特殊。本章旨在找出这些特殊之处;第二章,分析问题。本章主要梳理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历史脉络,通过对其历史的研究,深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改制上市之前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制上市对其公司治理的优化作用,找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公司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把握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第叁章,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国际上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和中国的现行法律规范,结合之前对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公司治理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意见。本文认为,研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之后的公司治理法律问题,应立足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和现实,充分研究其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法律意见,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宗杰[3]2007年在《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与措施。
童月红[4]2005年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的银行业普遍出现了很多问题,致使学术界开始关注银行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并且学者们普遍认识到,稳健、有效的银行体系与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从此,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问题开始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 目前居于我国金融体系中心位置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高、盈利性差,所有者缺位、激励机制欠缺,内部人控制严重,银行目标与经营者行为异化。这些问题不仅在微观上影响到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迫切需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外资银行已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方位的竞争,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银行制度的竞争,也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竞争。所以,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没法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因此,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若干问题,希望能在理论上建立一个完善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并对国有银行的改革实践有所贡献,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基本思路: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出发,根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和国际上的实践经验,分析归纳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结合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和转轨经济的现实,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最后提出了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绪论,重点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本文的创新和进一步有待研究的问题。然后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出发,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一般的理论分析和考察,和模式介绍。接着,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且还论述了由其自身特殊性所决定的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最后,探讨性地提出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公司治理问题的方案:应该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宏观环境前提下,应着重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尽可能健全外部治理结构,最后向以外部人监督为主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转变。除此之外,还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提出应强化银行监管者—央行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以及建立积极的存款保险制度和混业经营制度这些配套措施。
袁昌菊[5]2005年在《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深化,金融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金融的发展水平和深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和社会经济的调节机构。1991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始于1979年,经过20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深化金融业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降低金融风险,就成了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由于保险、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历程短,因此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如银行业。而在银行业中,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造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实现宏观调节的基础,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整个银行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因此,金融业改革的成败建立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之上。要想保持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后金融体系的稳定,深化和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是当前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稳步健康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届叁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商业银行……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现
李艳虹[6]2006年在《投资者保护、绩效与风险控制》文中认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实践和经验表明,银行选择和设计怎样的治理结构对银行整体经营管理绩效和风险防范能力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中国已在“入世”谈判中对外资银行明确承诺了开放我国银行业的时间表,然而国有商业银行所表现出来的低效率和竞争力低下,使它在中国加入WTO后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能够与国际银行开展竞争,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有商业银行,因此,加快构建国有商业银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从制度层面探索国有银行的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对商业银行治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作出界定,将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认为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最终目标不仅要保障投资者利益、提高银行绩效,而且要防范风险;然后论文对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和商业银行治理理论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比较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外部监控型和内部监控型模式,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业的竞争加剧,两种治理模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出现了日益趋同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论文围绕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目标,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绩效、风险控制为主线,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和治理现状,详细探讨了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等银行内外部治理机制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中,论文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论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叁大目标之间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叁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提高绩效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绩效的提高有利于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银行风险控制得好也是提高绩效的重要方面。因此,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内部、外部治理机制的举措,往往对叁者都有积极的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最后,论文对前面的分析进行了总结,提出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关键在于优化产权结构和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外部治理机制的关键在于强化监管机制和竞争机制,并就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外部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陈英[7]2005年在《构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银行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立足于中国经济转轨这一特殊时期,在国有商业银行大力推进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对公司治理结构构建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首先概述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然后具体论述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产权主体的“人格化”虚置问题;第二,董事会的缺位从根本上导致治理结构缺乏相互制衡;第叁,委托—代理机制形同虚设,导致对管理层约束机制弱化;第四,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激励机制的欠缺;第五,外部治理环境不佳。第二章论述了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第一节对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构的两种模式(即英美市场导向模式和德日银行导向模式)的进行了详细分析,它们为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借鉴。第二节论述了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本章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成功经验表明所谓现代公司制度不是特指某一公司治理结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构建将是一个充分尊重国情,并汲取国际一般准则和国际先进经验,不断自我改善的长期艰巨过程。第叁章提出了构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五项具体建议。本章是全文重点,国有独资银行治理的个人观点主要体现在本部分。第一节主张实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多元化。第二节提出了建立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论述了董事会制度的完善和强化监事会的作用。第叁节提出了建立完善、清晰、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第四节论述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五节提出要对完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的外部环境进行完善。4第四章论述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对其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的影响,指出上市只是为构建有效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一个平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成为公司治理结构良好、充满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本文的论述新意主要有:第一,从中国银行业的具体环境出发,多视角地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富有实践性的对策和建议,具有较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特别在谈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激励制度完善时列举了一些符合实际的激励机制,如对高级管理人员推行年薪制、有限制的福利性激励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二、针对目前广泛关注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问题,本文结合了资本市场、法律基础、产品竞争市场等具体情况较深入分析了上市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的影响,强调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补充资本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一观点。第叁、以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的产权、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激励理论作为研究银行治理的理论基础,同时融合了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银行治理问题,阐述问题角度新颖。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构建
程功[8]2003年在《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文中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属于企业制度层面的内容,是对工商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可以树立市场信心,鼓励更加稳定的、长期的投资流入,激励经理和董事会去实现那些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奋斗目标,也可以提供有效的监督,从而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银行作为公司制度的一种形式,既有一般公司的普通性,更有其独特的一面。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支配性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仅在微观上影响到国有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与质量。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不良资产高、资本金不足、盈利性差等诸多问题,涉及到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深层次的原因,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5年过渡期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必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银行制度的竞争,而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其优劣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虽然自2000年以来,多家国有商业银行名列世界大银行之列,但银行的规模并不等同于银行实力,单靠规模和眼前的实力,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想保持长久持续的竞争力是不可能的。因此,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首先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进行辨析并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的缺陷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论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必要性、模式选择以及核心原则,最后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WP=3>治理结构上存在的缺陷进行论述。文章首先对公司治理结构也就是英文中的Corporate Governance的含义进行分析。国内外学者、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对此都从不同的角度下了定义。我国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笔者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更符合对Corporate Governance本意的理解,应限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层面,至于发达的市场经济等因素应理解为Corporate Governance(或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所必需的外部条件,而不必将其强行纳入对Corporate Governance的理解之中。然后文章论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的缺陷。主要归纳为四点:第一,所有者缺位。第二,存在着明显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第叁,激励机制的欠缺。第四,缺乏足够的可竞争性。第二章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必要性。首先,文章从人性入手,认为任何社会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离不开对人的理解,离不开对人性的判断。法学、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也都面临同样问题。之所以如此我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类组成社会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人类本质存在和人性的实现以及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然后,文章从“经营特殊行业的特殊公司”入手,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必要性。它的解决与否及其进度,不仅关系到它是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动力或阻力,而且还关系到中国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从这一角度,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深入、详尽地进行了阐述。第叁章论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及核心原则。第一节,文章从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的因素——产权制度入手,并将现行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安排分为两类:一是高度分散型股权结构,以美国为主要代表,二是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以日德为代表。与上述两种产权制度安排相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也有两种主要类型:一是与高度分散型股权结构相适应的以外部人监督为主的治理结构,二是与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相适应的以内部人监督为主的治理结构。在现实经济中,这两种类型股权结构及相应<WP=4>的公司治理结构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具体的制度环境,包括股票市场的发育程度、经营透明度与立法和执法体制的完善程度、特定的社会传统文化和银行家市场的发育程度等。第二节,文章重点论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尽管有现代商业银行的范式和经验可资借鉴,但它的建立和有效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尤其要重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性,即国有产权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中占据绝对支配的地位,从而提出以内部人监督治理为主的综合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即应当以内部人监督治理模式为蓝本,同时借鉴外部人监督模式中关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做法。文章的第叁节主要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核心原则,即:分权与制衡、激励与约束。第四章提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具体七项建议。第一节提出要转变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性质,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提出如果不消除国有商业银行中的等级制和行政级别,国有商业银行的政治组织性质改变不了?
王刚[9]2004年在《论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中,公司治理结构日益被重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在中国金融资产中的比重较大。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在中国下一步的市场化改革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改制和上市必须围绕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塑造国有商业银行全面的竞争能力和持续的盈利能力为根本。
刘璟[10]2005年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近20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也在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长期起来,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一直是困扰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导致其经营效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成为金融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旨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是,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应该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由此产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也使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得到了升华。 第二部分介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是针对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生产性企业的特殊性提出来的,即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的高风险企业,既要在融通资金的过程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又要追求金融风险的最小化。因此,商业银行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利益相关主体,其公司治理结构是涉及到银行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影响银行公司目标、日常经营及相关者的利益,并遵循相关的法律规章等行为活动的总和。 第叁部分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处于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地位,其稳健经营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和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但从其公司治理的实践来看,存在诸如产权主体虚置、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等缺陷,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普遍偏低。出于保护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利益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考虑,笔者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从根本上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以保证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债权人和员工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关系。 第四部分为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验。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分为叁种,即市场主导型模式、关系主导型模式
参考文献: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 房玉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2].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 雷亮. 中国政法大学. 2007
[3]. 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 宗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4].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 童月红. 西北工业大学. 2005
[5].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研究[D]. 袁昌菊. 四川大学. 2005
[6]. 投资者保护、绩效与风险控制[D]. 李艳虹. 暨南大学. 2006
[7]. 构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D]. 陈英. 西南财经大学. 2005
[8]. 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 程功.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9]. 论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J]. 王刚.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10].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 刘璟. 中国海洋大学. 2005
标签:经济法论文; 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公司治理结构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公司治理理论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现代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