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国出口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趋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1994年我国外贸出口超高速增长,除国际经济环境较好的因素外,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民经济体制和外经贸体制进行了全面配套的改革。1995年我国出口仍将继续快速增长,但速度将低于1994年。其继续快速增长的依据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好;1994年出台的改革措施将进一步发挥推动作用;“大经贸战略”将初见成效。其增速放慢的因素是:汇率并轨的激励作用削弱;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国内物价居高不下影响低盈利商品出口等。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四项影响1995年出口走势的关键性条件。
1994年出口贸易超高速增长,达到30%,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是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较好分不开的,关键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994年国民经济体制和外经贸体制全面配套改革的推动。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外汇体制改革,汇率并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实行银行统一结售汇制度,建立银行间的统一外汇市场。汇率并轨消除了国有外贸企业按照官方汇率上缴30%外汇的沉重负担,形成强大的激励机制,大大增强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而实行银行统一结售汇制度解决了外汇投机和汇率不稳定问题,使外贸企业易于核算成本,积极开展出口经营活动。二是全国国有外贸企业朝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目标,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增加了企业的压力,增强了企业的动力和活力,从而提高了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强化了外贸协调服务机制。主要是进出口商会改革有了实质性进展。商会组织部分出口商品配额的招标工作,使招标商品的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出口价格大幅度提高,商会的其他协调服务工作也渐见成效。
1995年出口趋势如何?许多条件和因素表明,1995年出口仍将继续快速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慢,增速低于1994年。
一、出口继续快速增长的依据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好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特别是1992年以来,三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2%的高水平,使我国经济踏上了一个新台阶。1995年我国国民经济将更趋活跃,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1994年世界经济异常活跃,无论是北美、西欧、亚洲、拉美均呈现一派兴旺景象。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西欧经济已经摆脱了1993年停滞的困境,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生机勃勃,非常活跃,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拉美经济处于稳定增长阶段,1994年增长率可保持在3%以上的水平。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启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必将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继续较快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5年世界经济产值将增长3.6%,这将是过去7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6%。国际经济机构和专家预测,1995年将是一个繁荣之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9%,欧洲经济联盟12个成员国经济增长率也将达到2.9%,日本经济将全面复苏,韩国和新加坡将增长7%,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将分别增长6.5%和6.6%。
当前,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处在90年代以来的最活跃时期,为1995年我国出口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
(二)1994年出台的全面配套改革将进一步发挥推动作用
1994年,为了初步构筑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财政、金融、投资、外贸和国有资产管理五项为基本内容的全面改革。这次改革无论从广度、深度、力度、难度上说,均有历史性的突破。一年来的国民经济和对外经贸事业的大发展足以证明,这次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是成功的。1995年的对外贸易将在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全面配套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必将为发展外贸提供更好的经营条件,促进外贸的大发展。
1994年的外贸体制改革是在作为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全面改革中配套进行的。它同国民经济改革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994年外贸体制改革以取消双重汇率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核心。双重汇率制度是影响外贸发展的焦点,取消双重汇率制度,建立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外贸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它是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1994年外汇制度改革对出口贸易产生的激励作用,对1995年的出口贸易还会有一定的推进。
1994年,在外汇体制改革出台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在经济调控方面,统一了外经贸的税收制度,完善退税制度,改革外经贸信贷体制,建立进出口信贷银行。在立法调控方面,出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7月1日实施)。在行政手段方面,取消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指令性计划,对重要的大宗的少数进出口商品实行配额总量控制,对配额、许可证商品按效益、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实施配额招标、拍卖或规范化分配。
1994年,我国外贸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是加快转换国有外经贸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改组国有外贸企业,推行股份制试点,主要搞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一批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的综合贸易公司;探索贸工、贸农、贸技、贸商相结合和外贸、外资、外经相结合的“大经贸战略”。在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机制方面,主要是加强商会的协调服务职能,改善外贸经营秩序。
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从根本上改善了发展出口贸易的环境和条件,必将成为1995年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三)贯彻“大经贸战略”将初见成效
“大经贸战略”构想的基本含义是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服务相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经贸发展战略。外经贸职能部门提出,实施“大经贸战略”,要实现下述战略目标:
1.适度超前增长。外经贸要继续保持适度超前增长,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弥补我国资源、资金和技术缺口。
2.集约化发展。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益,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市场多元化。逐步实现以亚太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市场为支持,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理分布的市场结构。
4.地区分工合理化。改变各地区外向产业发展雷同化、重叠化的现象,减少地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形成各地区之间外经贸合理协调发展的格局。
5.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外经贸与国内经济的相互融合,形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良性循环,更好地发挥外经贸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作用。
实现这些目标,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提出“大经贸战略”构想,为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1995年初步贯彻“大经贸战略”,必将进一步推动外经贸领域的改革和开放,提高出口竞争能力,为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决定出口增速放慢的因素
(一)汇率并轨的激励作用削弱
汇率并轨给国有外贸企业带来的激励作用只能是短期的,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外贸公司“两头受挤”,激励作用弱化是必然趋势。这从1994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贸易比较困难,增长速度放慢中可以看到这种趋势。这是影响1995年出口增长速度放慢的重要因素。
(二)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初的8.7元兑换一美元升值为1994年底的8.5元兑换一美元。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汇率并轨对出口的推动作用。
有的专家认为,1994年人民币汇率略有升值,关键在于汇率并轨时对人民币币值低估了,一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并不反映当时人民币的真实币值。原因是双重汇率情况下,无论官方汇率还是调剂中心的调剂价格,都没有真实反映人民币对外币的实际比价。在企业外汇留成制度下有大量外汇积淀在企业手中,造成国家外汇“紧缺”的假象,在双重汇率和外汇留成制度下存在外汇投机行为。因此,实行新的外汇机制,市场机制在汇率的形成上起了决定作用。目前的汇率(一美元兑换8.5元人民币)已经基本真实地反映人民币与外币的比价。这些分析是很有道理的。除此以外,研究1994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还必须考虑到企业人民币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对外汇的需求和汇率并轨对原来按国家外汇牌价支付人民币的进口项目受阻这两大因素。所谓市场机制决定汇率,主要是指人民币供求和外汇供求状况决定汇率。在人民币供不应求,企业资金严重不足,对外汇需求受到约束的情况下,贸易外汇收入、非贸易外汇收入大幅度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增长(1994年11月底外汇结存达489亿美元),外汇供过于求。这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根本原因。
1995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能否得到遏制,并且适度地贬值,对1995年的出口贸易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应按此分向进行宏观调控,改善企业的人民币资金短缺状况和增加进口需求。把多余的外汇花出去。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不可能大幅度扩大信贷规模,企业资金短缺状况的改善可能是有限的。而扩大进口不仅受经济效益因素的制约。而且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因此,至少1995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还不会有大的变化。这对发展出口贸易是不利的。
(三)国内物价居高不下
1994年我国通货膨胀甚为严重。国内物价高涨意味着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增长。它同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对出口贸易形成两面夹击之势,直接影响许多原来低盈利商品的出口。
1995年,通货膨胀能否得到遏制,实现通胀率降低至13%的目标,目前尚无足够的依据。相反,投资增长趋势难以控制,外汇结存急剧增加,将对1995年通货膨胀形成两股巨大的压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控制投资,控制物价,会有一定成效,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物价居高不下的趋势。
扩大进口,把多余的外汇花出去,可以削弱通货膨胀的压力。1994年汇率并轨对进口贸易产生的负效应,随着国内物价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关税降低而逐渐弱化。1995年进口贸易的条件比1994年要好得多。
退一步讲,1995年即使实现通胀率13%的目标,也将继续提高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对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影响1995年出口趋势的关键性条件
(一)人民币汇率贬值
在扩大进口用汇,增加外汇需求和政府为了促进出口,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1995年人民币汇率可能贬值。由于国家外汇储备过多,企业资金短缺的制约,预计贬值幅度不会太大。作者认为,到1995年底,人民币汇率从现在的8.5元兑换一美元,贬值为8.7元-9元兑换一美元,是可能的。这是1995年扩大出口的关键性条件。如果不出现这种情况,甚至人民币汇率继续稳中有升,扩大出口将是艰难的。
(二)进口较快增长,超过1994年增长的速度
在国家外汇储备水平远远超过正常水平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进口是十分必要的。扩大进口,外汇需求增加,使人民币适度贬值,可以促进出口贸易。可望1995年的进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1994年。这也是1995年扩大出口的关键性条件。如果不出现这种情况,出口增长将受阻。
(三)物价得到适度控制,增长率回落
国家已将控制物价作为199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控制物价可以遏制出口商品换汇成本的提高幅度,它是1995年扩大出口的关键性条件。
(四)进一步做好出口退税工作
出口退税是扩大出口的关键性条件。1994年下半年出口增速放慢的原因之一是退税不及时,有的地方陷于停顿。事实说明,能不能及时拿到退税款,已经成为外贸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环节。1995年退税工作做得好不好,将是影响出口走势的主要因素。
除此以外,外贸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对1995年出口走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