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鲁山县供电公司 河南鲁山 467300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力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不光可以让社会稳定得到保障,还可以作为社会生产的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是保障电力能源正常供应的基础,因此,其重要性也理所当然的备受关注。新时期背景下,采取优化管理措施,保障电力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电力部门的重要任务。文章在详细分析电力调控运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优化管理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重要性;优化管理措施
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做好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所在,需要完善系统设施,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电力调控指的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控制和运行管理,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证,也是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之一。因此,必须落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工作人员需要对运行管理属性进行分析,结合现状要求,将优化措施付诸实践。
1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
1.1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
电力调控运行本质上是为了使电力系统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切实做好电力系统运行的管理工作。同时,电力调控运行的实际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且还会对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外,电力调控运行本身也是人民群众安全用电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1.2优化电力系统的结构
电力调控运行能够有效优化电力系统结构。电力企业在优化电力系统结构时,首先应将目光放在提升电能的生产效率和增强电能输送的稳定性上;其次应对电能配送、转变等环节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电力调控运行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的信息系统、控制系统得以完善,才能在完成控制与调度的过程中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监测、分析。现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系统进行优化管理,提升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3增强电网的稳定性
电力调控运行可以起到增强电网稳定性的效果。电力企业在增强电网稳定性的过程中,面对的是电力系统操作越来越复杂、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力调控运行的难度。鉴于此,电力企业应通过电力调控运行来进一步降低电网故障出现的概率,尽可能地避免停电事故的发生和设备无端的损坏,从而增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概述
现在,国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在持续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调控运行是电力系统运转当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在硬件设施方面,电力系统的组成要素涵盖了几百个至上千个发电厂、变电所,其用户也是达到成千上万。因此电力系统的结构不可谓不纷繁复杂。这对技术水平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多级电压线路组成了电力网络来传输电能,实现了快速传输的效果,通常在生产、输送和使用等环节都能实现瞬间完成。电力系统的发电出力环节,两者之间只有当做到了相互平衡,才能实现稳定可靠的运转。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正是在对于维持电网的运营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保障运营的稳定性。自动化调度集约及智能化发展监控两大系统,早已成为国内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它提高了电网信息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它能让电网信息在管理环节变得更加便捷,尤其是在电网的调压、调频等环节上效果更加优化,及时进行系统化的处理手段。在电网的运行和电能质量的提高两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电网所牵涉到的范围是很广的,在控制操作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人员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用户也自然希望电网在运行上能够更加可靠,其质量能够更加优化。因为电网一旦出现意外,那么会引发停电等后果,给用户的利益造成损害。这当然是用户所不愿看到的。
3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探讨
鉴于目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此的重视,从当前用电需求量不断上升的现实出发,通过实行一些优化管理措施,改善现状。具体措施方面,本文建议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3.1优化目标
优化目标对于改善电力调控运行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3]。在具体实施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将系统设计目标作为优化的重点。优化目标指的并不是改善某项问题,而是要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实行的优化管理措施应对当前尚未得到优化的问题进行考虑,以保证提出的改进方案切实可行。在优化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应在系统运行中实行改进方案,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系统优化。除此之外,优化目标时,相关人员必须确保其能够进行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设计的目标能够更符合实际状况,可以更好的满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要求。
3.2优化框架
对于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来讲,优化框架是其改进管理的最重要措施之一。一般来讲,强化电力调度系统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优化框架的措施,不仅能够实现主站系统的优化,还可以实现变电站端的优化改进,对系统的功能发挥影响重大。在上述过程中,得到优化的主站,能够提升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同时,其遥控功能也将得到优化。在优化框架的时候,相关人员应重视下述内容:一、电力系数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优化时,应注意将其放于中心节点处,确保其可以连接其他系统,形成拓扑网络。二、工作人员在优化框架的时候,应结合系统框架进行网卡以及相关设备的合理选择,以保证改进措施能够真正起到积极作用。举个例子,传输介质可以选择八芯双绞线。
2.3设定电力监控系统
在整个电网设备运行阶段,为了实现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设定监控系统,对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运行系统优化设计阶段,需要将目标设立在各个设备优化的基础上,以报警系统为主,对信号装置进行优化,进而完成信号的传输和获取。此外,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网络化和集中控制等对等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从数据网络、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权限设定等方面入手,按照国家有关信息和法律要求进行,保证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只有实现集中控制和有效管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工作人员要提前对电力运行系统进行评估,掌握不同阶段的管理要点,设定保护程序。如果存在保护不当或者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则必然会增加管理难度,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电力运行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跟上时代发展脚步,要了解运行现状,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起重视,提高关注度。考虑到系统优化设定的特殊要求,要以提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基础,从实现运行目标的优化、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完善网络设计框架、设定电力监控系统方面入手,对电力行业的运行和管理进行有效分析,落实改进措施,进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黄潇.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不足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2016,05(12):68-69.
[2]罗丽芸.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06(01):132-133.
论文作者:熊为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措施论文; 稳定性论文; 目标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