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发展探索论文

智慧博物馆发展探索论文

智慧博物馆发展探索

艾雪松1魏薇2

(1.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 长春 130000;2.长春广播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研究、保护、管理、展示、数育、服务等需求不断提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正在改变着文博行业,文博行业不断涌现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然而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博物馆仍停留在数字博物馆阶段,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博物馆。文章针对智慧博物馆发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安防系统;大数据

1 得益于互联网的东风,我国文博信息化事业蓬勃发展

目前,国内许多博物馆在建设数字化管理、展示的平台。较为普及的有:应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应用于文物数字化的三维建模和GIS、应用于导览的室内定位技术、蓝牙和RFID等近场通讯技术等。故宫博物院推出的“3D故宫”软件,可以以虚拟角色的视角游览故宫,配以各个景点语音讲解,用户可以在线上环境中了解历史知识,使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故宫的风貌,有身临其境之感。湖北省博物馆对曾侯乙编钟及其他7件乐器进行了高精度文物模型复原,通过触控屏进行操作就可以听到编钟的真实声音,使观众感受到古代文明发出的韵律。湖北省博物馆还在尝试用计算机对文物进行3D虚拟复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拟修复。目前,已经修复了100多件文物。南京博物院已将RFID技术应用于文物保管领域,如文物出库,系统会自动进行扫描,并将扫描信息录入计算机,为文物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和手段。金沙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在这些方面也已经做了积极探索,并且有很多成功经验。

从图3可以看出,萃取时间对铷、钾的萃取率影响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铷、钾的萃取率先小幅增加,后逐渐趋于平缓。当萃取时间小于3 min时,铷钾分离系数增加明显,当萃取时间超过3 min后,铷钾分离系数不再增加。因此,考虑铷钾分离效果和萃取成本,选择萃取时间为3 min。

2 智慧博物馆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博物馆距离实现智慧化还任重道远

关于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业内没有准确的定义和标准。百度百科解释的数字博物馆是通过技术的手段,将实体博物馆搬到网上,通过音频讲解、实境模拟、立体展现等多种形式,让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身临其境地观赏珍贵展品,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了解知识。数字博物馆可以实现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同步展现,让用户随时随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沉淀,足不出户逛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的出现,突破了藏品展陈的时空限制,丰富了藏品展陈方式,扩展了展陈内容。然而,数字博物馆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即产生信息孤岛。而智慧博物馆则是在数字博物馆基础上,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形成系统化的协同工作方式,消除信息孤岛,使博物馆能充分感知、科学分析并作出决策判断。

3 从数字到智慧,博物馆需要破解体制机制和技术瓶颈

博物馆信息孤岛的形成,源于博物馆沿用了多年的体制机制。目前国内的博物馆,藏品部门负责藏品管理系统;安保部门负责安防系统和消防系统;行政部门负责协同办公系统;信息部门负责一网两微一端;公众服务部门负责票务系统。大一点的博物馆一般都会有几个,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系统,这些系统完全割裂,互相不能访问。某博物馆的一个展厅,进门的地方放了4个摄像头,展览部要用来记人数,安保部要用来抓小偷,服务部要看人流密集程度,藏品部防止破坏文物。这是国有博物馆的体制机制通病,有悖于开放、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体制机制。博物馆内部和部门各自为政、相互掣肘,若要破解这样的局面,必须依靠一把手强力推动,变各自为政为相互协作、共享。

实现智慧化的技术基础是整合数据,并利用好数据。博物馆信息化形成的数字博物馆会生成大量数据,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是关键,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预见未来。伪满皇宫博物院推出的“微信导览”小程序,可以精准判断观众位置,观众走到哪,讲解就跟到哪。不过这只是一个“数字导览”,还不是“智慧导览”,为了让导览更贴心,伪满皇宫博物院正在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类人脑计算等更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在海量信息中把不同的观众感兴趣的景点、文物分别找出来,推送给不同的观众,做到千人千面。同时,运用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理念,打通藏品管理系统、三维展示系统、微环境监控系统、办公OA系统等之间的联系,把博物馆的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运维、智慧研究数据整合到一起,数据共享,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及预测观众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推荐;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和自然语义处理技术,为观众提供智能化、定制化的服务;通过图像分析、人脸识别、生物识别等技术,简化安检和验票流程,提高验证精准度,提升参观体验。这些技术相辅相成,是智慧博物馆的重要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基础,它既降低了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成本,也降低了文博行业运用数据的难度。物联网传感器中产生的大量机器数据,为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数据积累与支持。

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出血是导致术后不填塞方法没有广泛应用最主要的原因。本研究显示,鼻内镜术后不填塞高膨胀海绵出血量小于填塞组。原因分析如下:鼻腔填塞后患者鼻塞、鼻腔胀痛、睡眠较差等不适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可导致术后渗血增多,甚至出血;第二,填塞组术后出血通常发生在抽除高膨胀海绵时,抽取时患者疼痛感明显,血压一过性升高,甚至晕厥,同时48h鼻腔黏膜仍未完全愈合,高膨胀海绵与黏膜过于紧贴,抽取时可导致黏膜损伤,导致创面渗血,甚至出血。

例如,博物馆安防系统,过去的做法是密布监控摄像头,利用人工实施监控,效率低下。现在采用了主动探测系统,设备在发现越界、撬砸、入侵等情况下,进行主动追踪,同时在监视器上显示并提醒值班人员。智慧博物馆能够通过监控摄像头完成到场人员的身份识别和跟踪定位,并共享数据,根据工作需要分权限使用。观众出现在出入口、展厅、环廊,系统会判断为常规合理行为。如果有的观众还出现在周界、文物库房附近或是其他重要防护区域,尤其是一个人多次出现,那么系统会判断此人行为异常,如果和员工信息自动比对后发现不是员工,那么系统就要提醒值班人员加强戒备,防止是作案人员来踩点。

4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实际需求建设开放共享的智慧博物馆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的发展如火如荼,通过构建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完善智慧博物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系统提供云计算环境。数据是智慧博物馆的核心资源,通过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分析与信息共享平台,对博物馆的服务、保护、管理、运维、研究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统计分析、预测预警及决策支持,实现博物馆关键信息的实时分析与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并对业务系统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加强精细化管理。

【作者简介】 艾雪松,(1977—),伪满皇宫博物院数字信息中心主任,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文物数字化、智慧博物馆。

标签:;  ;  ;  ;  ;  ;  

智慧博物馆发展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