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它能成为寒流中的暖风吗?_中国电影论文

中国电影:它能成为寒流中的暖风吗?_中国电影论文

中国电影:能成为寒流中的暖风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寒流论文,暖风论文,中国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之春,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和各行业的运转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世界经济研究机构预测,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在欧美一些国家或许还有继续加深的可能,有些严重后果尚未马上显现。果真如此,中国金融危机包括文化产业,在今后两三年内,将会遇到怎样的影响和冲击?中国电影产业能否度过这一艰难时势,在危机和挑战中立足本土,关注亚洲和全球,摸索出一条平稳又较快发展的路径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不但中国经济不同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中,中国电影具有应付危机和战胜困难的特点也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是沿着自己独特的电影文化和电影经济发展轨迹向前跨进的。在2009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中,有一位委员提出:“电影、电视和文化产业,应当成为世界金融危机寒流中的一股暖风。”这指的是一方面,电影和电视等文化产品应该帮助人们坚定信心,起到一种温暖人心、宽慰民心的精神鼓舞和抚慰的作用;另一方面,电影、电视和文化产业本身可以拉动经济,在促进消费、繁荣市场方面起到物质产品在某一时期不能起到的作用,创造文化消费方面的特殊利润,甚至从此突破缺口,为今后整个文化市场的发展形成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如何变危机为机遇,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寻求和创造电影产业继前五年的优势,再上一个台阶的业绩,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金融危机中的电影市场表现

金融危机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是电影的生产情况、产量和类型变化;而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的起落形势,亦即电影的票房及其观影人数的变化。

在20世纪数次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中,与电影产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19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前者重创好莱坞,后者则使有着“东方好莱坞”称号的香港电影业风光不再。

1929年,美国由于生产和消费矛盾的强烈激化,终于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和深刻的经济危机。1929年,美国企业的开工率只有73%。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数已超过了1000万人。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一度使美国的电影产业遭受重创。1929年GNP为1044亿美元,生产长片数量为562部,观影人次为9500万,都处在高位;1932年GNP比1929年降低了44%,影片生产数量相应降低了37%,生产长片数量减少了73部。1930年美国电影年度票房达到高点;1933年GNP跌到低谷时,票房也比1930年减少了34%。电影院受到影响也比较大,1933年,30.5%的电影院已经关闭,1934年的时候仍有25%关门。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恢复效果显著,1934年美国的GNP增长16%。电影产业也随着经济的回升开始复苏,1934年美国年度票房增长7%,平均每周观影人数就比1932年增加17%。1935年每周观影人数和长片数量及年度票房继续攀升,在“二战”爆发前的1938年电影票房达到了663,000,000美元。①

香港1990年代前期的电影生产达到了顶峰,1992年的香港总票房达到1,574,000,000港币,1993年以后由于多种原因票房逐年减少。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电影产业遭受沉重打击。1998年的港产片票房比1996年降低了38%,总票房从1,322,000,000港币降低到1999年的868,000,000港币。制片数量从1996年的108部减少到1998年的85部,减少了1/5。②香港电影在金融风暴中由于成本虚高且投入不足,数量减少,质量下滑,从此一蹶不振。这些数据清晰地显示了金融危机中电影市场遭到冲击的状况。

发端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自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浮现开始,次贷危机开始逐渐显现。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一天,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投行美林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信用评级下调。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人理查德—比特纳2008年7月出版的《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一针见血地揭示了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已有259万美国人失业,经济学家预测美国今年平均每月有60万人面临失业。

从2008年岁末,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蔓延开来,世界各国的电影产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金融危机扩散作用的加大,这种影响将使若干欧洲国家的经济遭到沉重打击。由于电影制作有一个相应的制作周期,因此金融危机对于电影市场的真正影响力也许在一年之后才会显现出真正的破坏性后果。但是,当下遭遇的这次金融危机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国际化和传媒方式信息化都跟1929年有很大的不同。

金融危机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制片生产环节上,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融资的难度。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有海内外合作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销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资助等。这其中海外企业投资、风险投资首当其冲会发生变化,其次是广告的投入。由于实体经济和各种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企业收入缩水,有的更面临停产、转产和倒闭的困境,当然直接降低了广告投入和涉足电影产业的深度。其三,各种规模大小不同的文化公司和产业机构,面临影响投资决心和电影类型选择的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影投资也有所升降。但是,由于电影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时效,2008年年产406部的数量到2009年是否会出现升降变化,尚有待时日的证实。然而,在电视台方面,广告收入的下降却短时间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全国大多数主要卫星电视台广告投放量和广告收入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这一情况反映出,由于金融危机首先影响企业生产,继而传导至营销端,为了减少营销投入成本各企业紧缩广告放量,直接导致广告投放的严重下滑。这样的情况如果反映在电影,那就是存在于电影融资形式中的植入广告也会在日后受到波及并大幅度减少。由于经营风险加大,版权销售融资和个人融资的难度也在加大。具体到产业经营实体上来看,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实力强的制片企业和票房口碑好的导演的融资受影响不大,而竞争力一般的经营实体、新生代年轻导演的融资压力就会更大。

金融危机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还会反映在观众的观影情绪上,经济收入低端的人群就会寻找价廉物美的娱乐消费方式,电影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影院的经营在金融危机初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甚至反而会有不错的票房表现。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渗透,一方面电影自身生产有可能下滑,直接会导致观众的流失;而另一个方面人们可能会选择更加低廉的观影方式,如家中观看DVD或者选择其他娱乐方式,这些都将最终呈现电影观众流失形成电影市场的危机。这是我们对于金融危机中电影市场表现的一个趋势分析,显然这是一个充满忧虑的解读,但是如果我们已经预估了可能的市场困难,也许我们就可以及时避免危机的出现。而且,中国电影的生产制作和消费方式又具有本土文化、特殊政治、社会环境的独特形态。比如,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这一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中,电影成为极富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文化庆典和文化娱乐形式。因此,2009年的中国电影制作和电影市场形势就会和这一年整个政治、社会形势紧密相连而产生特定的受众观赏热潮。

中国电影本土市场的发展空间和生产潜力

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42亿元,观众人次继续走高,贺岁档的市场繁荣走势大大超过前一年的状况,使人们对中国电影的前景既乐观又担忧。乐观的是连续五年的市场扩展已经重建了中国观众进入影院的消费信心和娱乐方式,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令人担忧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电影市场起伏会不会中断或削弱中国电影快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中国电影本土市场是一个观众人口巨大、消费潜力深厚、尚未饱和开发的文化空间,是和国际市场既相关联又相独立的消费需求空间。因此,今后几年延续前五年的电影增长态势,突破全球金融危机不利因素的影响,扩大中国电影本土市场的发展空间是完全有可能也是具有现实根据的。

首先,中国电影市场是在国家对电影产业大力支持和扶植下的具有独特文化需求和巨大观众群落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市场。近年来在市场化规划和电影产业化建设方面,国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措施,健全和提高市场化的程度。但是,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不同于其他国家,具有社会主义文化性质。例如,国家对大城市电影院的大力投资,促进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国家对数字化电影工业建设的全方位投入,尤其是对农村数字电影普及的全力推动和关注,对广大农村电影人口文化需求的尽力满足和不断提高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电影本土市场的社会主义特色。中国电影制片生产系统是在“三贴近”的创作原则下,不断加强电影文化的社会主义特色,在满足各类消费人群需求的轨道上发展的电影制片系统。所以,中国电影本土市场的繁荣和拓展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电影市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空间,是遵循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中国电影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调动和综合全国各类资本力量和制片力量,拓展和扩大电影市场空间的重要依据就是对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和电影文化市场性质的认识和实践。

第二,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在前五年增长的基础上形成更加有序化、互动性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和衰退形势下,中国经济和部分实业肯定会受到牵连,但是,文化产业也有可能找到特殊机遇,形成产业增长点和突围缺口。去冬以来,人们常常联想到1929年的大危机给美国带来发展的机会,B级电影和类型开发正是经济大萧条的形势所赐。但是,21世纪的当下和上世纪30年代全然是两重天地。中国电影的文化性质和市场特点也迥异于资本主义的美国。《集结号》在中国能创造上亿元票房而在美国却只得区区数千美元的利润;《梅兰芳》在2008年贺岁档成为众口热议的重点大片,而在柏林电影节之后仍然外销乏力、客户寥寥,说明中国电影突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途径跟美国1929年的电影繁荣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2009年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的年份。各大国营电影企业和民营电影公司都在积极投产庆贺大片的事实就说明中国电影工业运营和观众期待心理的民族特点。上影集团继《高考1977》这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现实主义作品之后,又摄制描写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以对早期革命先驱者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的新开掘和新认识来实现主旋律电影思想空间的再拓展和再升华。还有中影集团的《建国大业》等都表明了中国电影工作者在金融危机和全球市场萎缩的挑战面前一刻也没有忘记社会主义电影文化的建设使命和艰难探索。这样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在2009年的诸多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中都成为一种追求的目标。

中国电影工业的科学发展和有序化增长,体现在国有电影企业和民营电影企业各有特色、相互补充的互动性发展之中。限于本文篇幅仅举两例说明,其一是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2008年综合旗下各单位运营总收入是1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2.3亿元人民币;集团旗下的上海东方电影发行公司票房总值超过4亿元人民币;影片《二十四城记》、《高考1977》、《千钧·一发》、《大灌篮》、《画皮》和合拍片《木乃伊Ⅲ》等等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利益。因此,2009年上影集团可以实现合理有序的持续化投资:在电影制作方面,投入2亿元人民币进行影片生产,投入2—2.5亿元人民币进行影院建设,提升院线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电影大厦;投入3亿元扩建和完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使之更加完善和丰富上海历史风貌。作为跟中影集团遥遥相望的中国华东电影重镇,上影集团正遵循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实现有序化的工业建设和产品生产,以期来年再现和发扬中国电影发源地的昔日辉煌。

其二是民营企业今典集团旗下的时代今典传媒控股集团。这个本来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新兴民营电影企业,既以资本产业链的相关化运营为拓展理念,更以电影科技/工业产品建设为重要经营环节,将数字化电影2K制式放映设备作为其开发项目,形成数字化电影工业产品和电影艺术产品系统化生产的开发理念,成为中国电影民营机构中有特色、有创意的探索者。在2008年贺岁档中,获得好评的《叶问》就是今典集团有限公司为主投产的贺岁片,不但在全国各大城市影院中斩获丰厚,通过数字院线在中小城市和乡镇放映点亦有良好收益。2009年,今典集团将投入4亿元人民币拓展旗下电影产业,投资数额已超过它对房地产的投入。今年将一共投拍五部影片,其中三部是规模较大的制作。到时,2009年该集团将投放1500台2K数字电影放映机,拓展和提升农村电影市场的技术含量和完善程度。如果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众所周知发展成熟的中国民营电影企业的话,今典集团的独创理念和产业链有序化发展方式也给人们带来了另外一番别开生面的印象。

就中国电影本土市场的再拓展、再开发而言,2008年,全国新增银幕数570块,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影院总数已经达到1545家,硬件环节建设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电影院的功能已经重新恢复到文化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已经变成了时尚的娱乐场所、全家欢聚的生活环境和情侣约会的场所。近年来,电影院成了白领、小资、中产之家经常光顾的休闲生活场所。随着电影拍摄、影院建设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电影与社会的互动增多,众多的房地产或其他行业集团介入影院经营与电影制作。2009年,随着中国数字影院的推广与普及,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影院建设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大城市影院建设将会与社区建设同步,跟商场、超市形成共同开发空间,进电影院看电影将逐步成为了一种社会生活习惯。社会生活的变化、影院功能的变迁直接带来的是电影受众对于电影产品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具有轻松、娱乐、生动的人物个性的类型电影成为了电影题材的首选。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的音响效果、打动人心的电影故事是人们回归电影院看电影的重要理由。因此,可以说今天的电影越来越回归到电影的本质功能——娱乐性和观赏性。思想性必须巧妙融入其中才能引人认同。当电影已经不是唯一的娱乐方式而变成众多媒体娱乐方式之一的时候,电影自身独特的观看方式、审美情境与电影银幕表现力的独有特征成为了人们走入影院的最根本目的。

据有关媒体报道,2009年香港、台湾和内地正在拍摄的十部华语大片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侯孝贤的《聂隐娘》、陈凯歌的《赵氏孤儿》、王家卫的《叶问》、刘镇伟的《机器侠》、杜琪峰的《撕票》、吴宇森的《1949》、袁和平的《苏乞儿》等。看过这些片目,相信人们已经对于2009年中国电影的生产有了一个基本预期。这些已经开拍或者已经接近完成的影片项目的确定都是远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做出的计划,是针对2009年年末或2010年档期投入的产品,即使个别项目在运作中途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但大多数已在运营之中或正在紧张开发,这说明中国电影本土市场和香港、台湾和内地电影工业互动效应、紧密关联的态势已经不可逆转并形成共同面对金融危机的合力。这也是民族电影在21世纪新形势、新挑战面前与时俱进的生动表现。

中国电影拓展世界市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在全球金融危机有可能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形势下,讨论这个问题可能被讥笑为痴人说梦或画饼充饥。但是,从《梅兰芳》力争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而最终落第,影展结束后,全力推动欧美市场外销却应者寥寥的最新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电影产业策划、市场预测、投资选择与创作者的知识建构和技巧准备、制作部门的技术水准和生产链条的健全都面临着需要冷静总结的任务。如何潜心研究两个市场各自的特点和文化区别,使中国电影产品逐步地、成规模地走向国际电影市场这一目标,迟早总要提到日程上来。笔者在此是从文化工业和生产力建构角度展开讨论,不涉及对作者风格和个人艺术追求的评价。就个别电影作者创作过程的成败及其在国际电影空间的地位而言,中国不乏已经取得世界公认的电影导演。但就电影工业体系的产业构成、生产力性质、国际营销规模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而言,中国电影工业自我规范和自我定位的设计已经不可回避的摆在我们面前,这既关系到电影生产扩大营销利润的指标,也关系到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塑造和传播任务。

影片《梅兰芳》的编剧严歌苓是多年旅居美国的华人作家,具有跨文化人生经验和双语写作的文学修养。导演陈凯歌更是熟谙国际电影文化和国际电影话语空间的优秀导演,影片提供了中国电影界强大的演员阵容。就作品个案而言,可以认为是国外观众文化隔阂、理解有难,但就中国电影产品整体规划而言,如何将民族文化转化为国际性话语,将古典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性话语的问题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全球金融危机的当下,一方面是各国电影投资和制作会遇到资金紧张和决策谨慎的难题;另一方面又是加强合作、共担风险的机会成倍地增长。一向以配合外方来华合拍为多、主动寻求涉外合拍较少的中国电影制作体系,在实力允许的范围内,有无可能扩大商业视野和制作空间,加大国际电影合作的试探步伐,寻求国际市场的适度空间至少是值得调研和分析的课题。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加强和深化与港台地区以及全球华人电影工作者和制作人的合作,探索中国电影拓展国际市场的可能性。

近十年来,由于香港回归祖国怀抱,香港电影人北上发展,与内地合作开拓内地市场的利润空间,扩大香港电影的营销地域有目共睹,也给香港电影带来很高的收益。成龙、王家卫、徐克、刘镇伟、关锦鹏和许鞍华导演以及许多知名演员都从内地市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提升了内地观众对其的熟悉度和响应度。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和吴宇森导演的《赤壁》更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影响,提升了欧美观众和亚洲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观影兴趣和认识意向。经验证明,加强中国内地电影的主要生产力跟港台地区及全球华人电影工作者的合作,有计划、有序化地扩大这种合作的规模,加深这种合作的内容性深度是推动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一种现实可能性和运营模式。虽然这种运作事实上也正在进行中,笔者的意思是要大力加深这种合作的深度,并且由此进一步扩及同其他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的电影合作,是过渡到下一步更直接、更明确的中国电影全球化运作的桥梁。

第二,集中国优势电影生产力和电影资金,展开以亚洲市场为目标的题材策划和项目运作,有序地开展以亚洲市场为目标的单独生产和多边合作,扎实营运,立足调研,放宽尺度,有效地认真开展亚洲电影市场占有率的工程,把它当做近五年来营造和建成国内电影市场的刻苦努力来做。“夫欲取全球电影市场,必先取得亚洲电影市场。”《梅兰芳》在欧美难有商机,但在日韩两国都小有建树,分别取得数百万美元的合同或购片意向,说明东亚地区文化认同和儒家文化的悠久传统还是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文化共鸣。南亚和西亚地区虽不能像东北亚电影市场这样容易取得成效,但假以时日,运用不同类型、题材影片的推广还是值得期待的市场空间。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明确提出以亚洲市场为目标,对影视产品实现亚洲或全球市场外销的电影公司予以重奖或优惠政策,明显地促进了韩国影视产业的外销水平和亚洲市场占有额,《大长今》、《冬日之恋》等电视剧和《太极旗飘扬》、《醉画仙》、《春香传》、《外出》等影片在亚洲市场上的文化影响和商业利润都有目共睹。超越商业利润的文化软实力效应,更使韩国的国家形象在亚洲观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儒家文化为传统的国家面临着如何把民族性转化为国际性,把传统性转化为现代性。韩国电影在亚洲地域空间中的实践效果不应再停留在口头上反复传递,而需要变成中国电影业者的现实行动。进入亚洲电影市场,力争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这是比较现实也能够期待的目标。

第三,着力开发和扶植电影新锐生产力,优化中国现实社会生活题材的电影开发,以中国式的人类性、普世化文化目光和价值定位,深化人文开掘和艺术技巧,逐步形成新一代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产品向亚洲和欧美电影市场拓展。

据中影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国外电影营销商相当关注《图雅的婚事》。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完全不同于中国宫廷式武侠大片,中低营销额却持续发行于国外市场并获得再投资的资金来源。我们并不认为以上两例是中国现实题材电影必须仿效的对象,但是关注现实、深入人物内心、开掘人文价值,探讨人类共性,不但有关电影文化品位,而且证明具有国际市场空间,应该成为继中国宫廷式武侠片之后另一种推向国际、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的电影作品。贾樟柯在一次答记者问时提到,外国人看到银幕上的中国人的艰难和痛苦并不一定产生幸灾乐祸的心情,相反地,会引发他们对本民族的苦难和挫折的反思和检讨。这就是人类命运与共、相互支持的心灵共鸣的来源,这就是下一个阶段中国电影面向全球市场时现实的、可行的,不需要大投资、大制作、高科技的制作条件的策略之一。当然,中国电影不能回避类型化的完善、高投资高概念的全方位运作,但那是另一篇论述的专题,本文在此省略。

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电影既有与世界电影市场的紧密关联,又有相对独立性。在继续提升和有序化发展国内市场和电影工业体系的同时,在办好中国电影自身的事情为前提的同时,思考、研究和策划中国电影如何进入全球市场的课题是2009年新的起点和引人关注的目标。这需要电影主管部门、国营电影企业和电影工业从业者共同努力兢兢业业予以实现的任务。

注释:

①②《临“危”不惧求“机”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国电影报》2009年2月6日。

标签:;  ;  ;  ;  ;  ;  

中国电影:它能成为寒流中的暖风吗?_中国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