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合资企业进入“蜜月期”_银行论文

信托合资企业进入“蜜月期”_银行论文

信托合资进入“蜜月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蜜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托业合资的闸门正在逐渐打开。

自2007年3月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下称“新两规”)开始实施之后,伴随新一轮信托业的整顿及重组热潮,信托业向外资开放的步伐已然加快。

《财经》记者获悉,去年9月以来,已有三家外资入股信托得到了银监会的正式批准,包括英国巴克莱银行(下称巴克莱)参股新华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信托)19.99%股权、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下称NAB)收购联华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联华信托)20%股权、英国安石投资管理公司(Ashmore,下称英国安石)参股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信托)19.99%股权。目前还在谈判中的外资入股信托公司案例则有五六家之多。

根据现行政策,上述洽购股权比例的上限均不得超过20%。这意味着外资方尚无可能取得控股权。是否让渡经营权,则要视双方各自的战略意图和谈判结果。不过,据记者了解,在管理层下一步的开放计划里,信托业有很大可能性比照基金业的开放尺度,将外资可入股的比例提高到49%。

“只要符合现有政策标准,上报资料齐全,外资机构入股信托业,审批都应该没有问题。”近日,银监会一位相关官员向记者表示。

政策开闸

近两年,外资入股信托行业大多“雷声大,雨点小”。由于政策壁垒、信托公司本身资质和资产状况复杂等问题,谈判历程往往一波三折,动辄数年,即使合资最终也多以失败收场。最近的例子就是香港名力集团退出上海爱建信托。

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政策信号逐渐转暖。2007年8月,中国银监会公布《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称,允许境外金融机构作为信托公司的出资人,但单个境外机构向信托公司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比照银行业的有关引入外资规定,多家外资机构入股合计不能超过25%的股份。

近日,经记者采访确认,摩根士丹利已基本达成了对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工信)的收购协议,拟入股杭工信19.99%的股份。

据杭工信公司网站介绍,杭工信是杭州市首家股份制金融企业,公司前身成立于1986年,经过历次信托业整顿,“小而精”的杭工信得以幸存,数次增资扩股后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4.0608亿元。控股股东杭州市投资控股公司为杭州市政府下属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据杭工信年报披露,该公司2007年期末实现净利润1.09亿元,管理信托资产约41.6亿元,在信托行业中属于中等水平。

一位接近谈判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摩根士丹利与杭工信接洽并商谈入股事宜已近一年,目前进展很快,入股事宜已上报银监会。摩根士丹利及杭工信相关人士均向记者确认了此桩交易有待审批。

如前所述,外资入股信托正式获批的已有三单。

2007年9月,英国安石在谈判历时近两年后,获批参股北京信托19.99%股权,成为信托业首单“跨国婚姻”。北京信托资本金为14亿元,根据2007年年报,净利润约2.04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约382亿元,信托业务收入为2.15亿元,占总收入的57%。

今年2月,获银监会批准,NAB收购联华信托20%股权,成为其第三大股东。NAB系以受让联华信托原股东股权的方式参股。外资入股后,联华信托保持现有的注册资本金5.1亿元不变,本次收购价格尚未向外界披露,不过有市场传言称约为3亿元。

第三单是巴克莱参股新华信托19.99%股权的交易。据悉,新华信托资本金将由5亿元增至8亿元。总部位于重庆的新华信托成立于1979年,新华信托2007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底,净利润791万元,管理信托资产约197亿元。其营业收入中,信托业务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约1.1亿元。

上述三家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均占总收入结构的一半以上,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其中新华信托的信托业务收入比重达到96%。

目前,还有多家外资机构已与信托公司的谈判已进入深入阶段。如据记者了解,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正在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旗下的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公司一起,准备入股昆明信托,麦格理银行占股20%,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公司占股80%。另外正在谈判的还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与苏州信托、日本三菱信托银行与中信信托等。有的信托公司可能已多次更换谈判对象,甚至同时开展“多角恋”,比如汇丰银行与山西国投、国民信托,美林证券与西部信托、江苏国投,瑞银与江苏国投等。

事实上,上述已经获批或待批、还在谈判中的案例里,外资方大多希望寻求绝对控股权。比如,巴克莱一度提出入股49%,成为新华信托实际控股人的方案;英国安石最初希望以19亿元收购北京信托54.29%的股权,从而成为首个在中国信托公司中获得大部分股权的国际投资者,但最终都未获得监管当局的支持。

不过,重庆市金融办主任罗广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入股19.99%只是巴克莱和新华信托合作的权宜之计,双方希望在政策放开后巴克莱可以持股至49%。现在三家公司均未公布是否有其他未来增持的秘密协议。

按照目前外资机构低于20%的持股比例,在三家信托公司的管理层团队中,外资所占席位寥寥无几。据了解,巴克莱向合资公司派驻了一名董事及副总;NAB派驻一名董事和一名风险控制官;作为联华信托的管理层成员,北国投2007年公布的年报中董事会成员中尚未见到外资方。从目前情况看,这三例外资入股都尚未获得经营权。

在目前洽商的案例中,只有摩根士丹利有可能获得经营管理权。“杭工信不会出让控股权,但经营权是有可能交给外资的。”业内人士分析。

低成本 全牌照

“信托公司是低成本的金融全牌照。”在分析外资入股动机时,一位投行人士如此告诉记者。

低成本是指一个信托牌照目前时价是3亿元至5亿元,或是信托公司净资产的2倍至3倍。由于受到商业银行等中资机构竞相收购的追捧,这一价格比前几年已经翻番,但同目前估值较高的其他金融机构牌照如证券、银行相比,信托的牌照仍相对便宜。

以摩根士丹利入股杭工信为例,据业内人士估计,摩根士丹利的入股价格大致相当于杭工信2007年市净率的3倍至4倍。按照据杭工信公布的年报披露2007年底净资产5.5亿元推算,这项交易的总金额大约在3亿元到4亿元之间。

全牌照则指的是信托公司目前的业务范围无所不包。中国信托业协会研发部副主任杨显峰称,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即使在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框架模式下,囊括了大部分金融业务,即使不能开展的金融业务也可以通过金融股权投资将业务范围延伸到相应领域。

根据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可以对金融类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这意味着外资机构可通过信托公司间接控股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乃至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公司是惟一能够综合利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金融机构,是连通产业与金融市场的机构。”杨显峰说。

对于虎视眈眈的外资金融机构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以摩根士丹利为例,近年来在中国金融市场频频布局,但至今尚未拿到最富含金量的金融牌照。

2006年,摩根士丹利全资收购了位于珠海的南通银行,并更名为摩根士丹利银行,率先进入了商业银行领域。此后,摩根士丹利宣布和华鑫证券合作,将成立专事投资银行业务的证券公司。加上通过华鑫证券收购的巨田基金、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入股的金融机构囊括了银行、基金、证券等多元业态。

但由于华鑫只是一个经纪类小券商,而珠海南通银行也是一家非常小的地方银行,至今还都未拿到证监会给予的投行牌照和银监会给予的开设分行、进入货币市场等牌照。即将达成交易的杭工信显然也在这一布局之中,可以提供资产管理等牌照。

巴克莱银行入股新华信托,亦可间接染指基金公司。新华信托为新世纪基金公司第一大股东,拥有后者48%的股份。

外资机构已参股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外资金融机构 入股比例

北京国投(已获批) 英国安石投资

19.99%

联华信托(已获批) 澳洲国民银行 20%

新华信托(已获批) 英国巴克莱银行 19.99%

杭州工商信托摩根士丹利 19.99%

资料来源:《财经》记者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邢成分析认为,目前热衷收购信托机构的外资机构有两类:一类是投资银行。其首选并购对象大多属于质地好、盈利能力很强、地域优势明显的信托公司;另一类是外资全能银行,如巴克莱银行、澳纽银行等。由于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不能直接发行理财计划,收购信托公司则可以间接达到其在华开展资产管理的战略目的。

合资之后

2007年对于信托业是丰收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54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总额815亿元,增长了20%;信托资产9614亿元,增长了1.64倍;信托资金投资基础设施1978亿元占21%,房地产424亿元占4%,证券410亿元占4%,银信合作4000亿元。税后净利润137亿元,增长了30%。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对48家信托公司的2007年年报的统计显示,信托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构成,仍然是自营和信托业务两大部分,自营则占主要地位。

信托公司2007年230.55亿元的信托收入中,信托业务收入50.59亿元,占比21.94%;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78.06%,其中,股权投资收入79.26亿元,占全部收入比34.38%;证券投资收入66.80亿元,占比28.98%。整体而言,全行业收入的大幅增长,都不同程度地得益于股权投资的大幅升值和证券市场2007年波澜壮阔的行情演绎。

“总的来看,来自信托业务的利润还远远不是主要利润来源,信托核心盈利模式仍有待探索。”用益信托工作室首席分析师李旸表示。

面对合资潮,业界反应不一。一种看法认为外资不足为惧,因为信托资产管理的客户渠道并不会一蹴而就。但亦有人认为,合资势必造成资产管理和理财市场的重新洗牌。麦格理银行一位高管告诉记者,外资机构可以利用信托公司做人民币融资业务、直接投资以及人民币产业基金。这些目前都是对外资金融机构有政策壁垒的领域。

“巴克莱银行有两大业务优势,开发衍生产品和固定收益产品;巴克莱看中的是我们的债券承销经验,这恰好是可以和我们嫁接的地方,它可以将衍生品、财富管理和投行业务都嫁接在这个平台之上操作,比如利用我们的高端客户发一个套期保值的理财产品。”新华信托一位人士向记者介绍。新华信托在2007年之前的盈利模式以债券买卖和承销为主,但随着货币政策进入加息通道,股市行情大好,至2007年债券业务规模大幅度萎缩。

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是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率最高的市场。联华信托一直致力于房地产金融领域的创新,2005年联华信托曾推出中国首个准房地产基金产品“联信保利”信托计划。此次与外资联姻,联华信托看中的正是NAB资本市场部的结构融资能力,期望借助其成熟的业务模式和市场资源,为将来开展QDII、基础设施信托、养老金管理、房地产信托等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机会。

新华信托人士认为,信托公司未来方向是做提高资产管理能力、有定价权的业务。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REITs(房地产信托)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产品,而外资入股可在提供相关技术和产品上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有关这两个产品的政策目前并不明朗。

信托系PE目前的主要障碍,是证监会不支持信托资金参与新股上市。如果拟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里出现信托公司,证监会则不予批准。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应股权明晰,有明确的出资人。但与此相悖的是,《信托法》规定“受托人对委托人、受益人及处理信托事务的情况和资料负有依法保密的义务。”因而,2007年11月,宝钢集团下属企业转让太平洋保险集团股权获得证监会批复的同时,后者也被要求限期清理法人股中的信托资金持股问题。

已成功引入外资的联华信托、北京信托,PEITS产品是其计划中的主打业务。但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地产行业的不利信贷环境,“REITS已经暂停了,还得看未来国家三五年政策变化吧。”一位业内人士称。

标签:;  ;  ;  ;  ;  ;  ;  ;  ;  ;  

信托合资企业进入“蜜月期”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