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捷成公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8000
摘要:BIM技术的引进,引发了建筑行业信息化变革。从建筑的前期策划到后续的竣工运营,BIM技术贯穿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单位接受并要求应用BIM技术程度越来越高,直接导致设计单位需要运用BIM进行前期设计;施工单位需要利用BIM建立实施模型;监理单位需要应用BIM进行现场项目协同管理。因此,监理必须适应时代与行业的发展,把BIM技术引入全过程工程监理当中,促进和推广BIM技术在监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监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为监理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应用探究
1、工程监理现存不足
1.1业主行为不规范
业主行为不规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以前没有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由建设工程的业主成立工程指挥部等组织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由于业主不懂专业知识和管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且容易滋生腐败。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制定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法规体系。工程监理制度规定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质量、施工工期、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业主对监理工作干预很多,很多指令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下达给工程施工承包商,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只是为应付国家强制监理规定而设的一个摆设,这样监理单位只能夹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求生存。
1.2监理工作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的工程监理仅局限于施工阶段,而成熟的工程监理体制应该实行于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与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项目保修阶段。设计阶段决定了工程建设成本的70%以上,要想在投资控制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工程监理必须尽早参与工程建设。目前我国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与当前监理体制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工程监理体制要求对工程项目实行“四控”(包括进行造价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与安全控制)、“两管”(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但是大多数工程项目的监理停留在质量控制这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监理收费偏低
当前建设工程监理收费偏低,收费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是国家监理取费标准比较低;有人认为是工程监理企业在投标时恶性压价竞争的结果;有人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业主强行压低工程监理费用。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工程监理收费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原因:目前工程监理主要局限在施工阶段,多数工程监理停留在质量控制方面,在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方面并没有给业主创造应有的效益,因此不可能有过高的服务费,同时监理行业的市场饱和又决定了服务费的低下。工程监理存在的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不足,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工程监理行业要转型和升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除了胜任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还要进入工程项目全过程,提供工程项目前期咨询、项目管理、造价服务、招标代理等服务,在成本控制、工期控制方面为业主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监理企业必须运用BIM技术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程监理服务的质量,增强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工程监理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BIM在工程监理过程中的应用
BIM在工程中的应用往往涉及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在施工开始之前,监理方应对项目的BIM模型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各个部位进行充分的比对和推演,保证模型的完备性和正确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参照BIM模型,依据bim5d的内容,对施工进度进行模拟,同时以三维模型方式进行实施监督,对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对项目工序进行辅助验收,通过采用现场信息采集装备、信息传输网络、信息接收与分析平台等方式改变工程监理的旁站式的管理方式。项目竣工后,完工项目和BIM模型一起进行交付,通过比对模型,更加直观进行竣工验收环节。通过使用BIM技术实现监理工作的不断优化,最终实现工程监理的“四控两管一协调”。
2.1事前控制
通过在BIM三维模型的基础上,依据模型的可视化为图纸会审的各参与方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对模型进行拆解,对项目各个部位尤其是重难点位置的施工方式进行反复推演,判断设计方案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碰撞检查、模型浏览等模型分析运用。同时,通过将各专业BIM模型集成到同一个平台,进行碰撞检查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解决图纸问题,提高图纸质量,将设计变更尽量的更控制在施工前完成。
2.2事中控制
2.2.1建立工程监理的远程监控系统
在项目质量、安全的关键节点处,安置高清拍摄设备,将现场施工情况实时传送到监理办公室的监控屏幕上,并对图像信息进行存储。若发现施工过程中有违规操作时,对图像信息进行标注,并以书面形式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意见书及整改情况储存在系统中。
2.2.2工程复杂节点的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时,监理方可依据三维模型对项目复杂节点的施工进行模拟,利用BIM的可视化原理,使用三维立体模型,将实物直接在班组施工人员面前进行展示,实现平面构件的三维化。同时通过BIM导出的施工技术动画对施工工序进行模拟和复杂节点施工方案模拟,并进行施工技术动画交底和培训,并结合局部三维图、节点详图进行说明,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如此以来可以实现监理工作的轻松化,减轻其工作量,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监理人员对特殊节点的质量控制。
2.2.3工程建设信息的可视化
在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利用BIM技术结合物联网,对各个部位的设备和构件的进行信息化处理,将各种信息生成一个专属的二维码,二维码可被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扫描,扫描出的信息包括施工部位、结构信息、建设人员、检查人员、施工质量、建设的起止时间等,而且这些信息可编辑,但是修改的历史也会在系统里储存起来。这些信息会在BIM模型中与各参建方进行记录并同步到管理平台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管理效果。
2.3事后控制
用BIM与互联网将虚拟模型与资料数据共享云端,创建基于BIM的资料管理平台,对工程项目过程的海量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和共享分析,实现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整个过程的资料实施收集和管理,并且可以结合参数化模型进行分析,达到真正为项目所用,另外,项目完工就意味着可以进行竣工验收,各企业部门管理人员和验收人员可以在统一平台有效进行沟通和协同并及时提供所需的竣工验收资料,大大提高竣工验收的效率,并确保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资料管理实施方案。
3、结束语
在上述工程监理工作中基于BIM技术的阶段性应用的探索,主要侧重于质量控制及协同管理。可以肯定的是,监理方通过将BIM作为辅助工具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理的工作质量,进而整体提高项目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对进度和投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BIM为监理工作能做的事情仍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开发,真正把BIM技术融入当前的监理工作当中,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推广,也需要监理从业人员不断开拓创新,真正愿意接受新技术带来的自我革命。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监理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建平,李丁.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16):10-17.
[2]黄求山.基于BIM下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模式探[J].安徽建筑,2013(6):185-186.
[3]王婷,肖莉萍.基于BIM的施工资料管理系统平台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3):50-54.
论文作者:程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工程监理论文; 模型论文; 项目论文; 业主论文; 阶段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