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内容德育是对德育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运用其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升德育效果的活动。内容德育通过提高内容“接受性”、增强内容“认同感”、促成内容“内化”与“外化”、体现内容“教育性”和实现内容“和谐性”等途径来实施。
关键词:内容德育 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结构
内容德育是对德育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运用其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升德育效果的活动。内容德育的意义在于充分挖掘德育内容的教育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提高德育实效。
一、德育内容结构体系
德育内容是用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政治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是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相互融通,共同作用于德育目的教育活动。实践中,对德育内容进行不同的优化组合而形成的结构体系,分别产生规范、塑造、导向、指引、激励功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目标化内容。
德育内容体现目标要求,依据德育目的、目标要求,德育内容可整合成规范性、原则性和方向性教育的结构形态。规则性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范,具有“现实性”品质,对学生起约束作用;原则性内容是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遵守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具有“灵活性”品质,对学生起指引作用;方向性内容是理想层次的教育,是社会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具有“超越性”品质,反映社会发展对新人的期望。
德育内容目标化的实践要求是:以方向性内容为核心,原则性和规则性内容为基础。方向性教育为主导,即理想信念教育为德育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教育。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重中之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方向性教育较为抽象,需要通过规则性和原则性教育来具体落实。德育内容要把握“基本”,以基本道德品质教育为奠基性内容,培养有教养的人为目标,逐步收获“理想”的果实。
2.层次化内容。
从层次角度整合,德育内容构成的结构体系为:
第一内容层是基础文明与基础品质教育,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和法律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基础。
第二内容层是职业文明与公民品质教育,即对学生进行现代人格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打基础。
第三内容层是主流文明与政治品质教育,以中华传统美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公民打基础。
德育内容层次性对实践的要求是:内容要“适度”是增强德育接受性的前提,因材施教是德育成效的关键,循序渐进是追求德育效益的根本要求。
3.人本化内容。
从培养人、学做人角度整合,德育内容是四个层次的结构体系:
最起码的做人要求是做清白人,这是对人作为“个人”需要的教育。
第二层次是做个合格公民,这是对人作为“社会人”需要的教育。
第三层次是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对人作为“国人”、“国际人”需要的教育。
最高要求是做个道德模范,这是对人作为“先锋战士”的教育。德育就是促使个体内化道德规范,树立崇高道德理想,争做道德模范。
德育是做人的教育,主题是关心人的价值,突出人的发展,为人成长服务。其使命是通过伦理精神塑造,既实现政治功能,又完善人格,实现道德对人生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人本化德育内容的实践意义是:把学生真正作为德育主体,作为目的本身。把学生作为具体个人来进行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按照社会要求来培养社会人,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这基础上培养先进分子。
4.现实性内容。
从社会关系看,德育内容隐含在人际关系之中,主要包括基本道德、自我意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耐挫能力等。道德本质上是规范人际关系的准则,其范围涉及到人类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从内容来源看,德育信息源多种多样,德育内容有来自课堂教学、社会活动和实践、同学和亲友交往、传媒中各种信息、校园文化熏陶与影响等。
现实生活是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德育内容现实性的实践意义是:德育内容必须源自于学生鲜活多样的现实生活,实现生活化和现实化,且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德育内容若不以现实为依托,其理想性必然走向虚无;内容回归现实,教育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丰富性内容。
从内容类型整合,德育有政治主导型、思想主导型和道德主导型的结构形式。每一种结构类型都有各自相应的核心内容,并通过这一核心内容来支配、带动和影响其他教育内容。这体现了德育实践中内容的差异性和倾向性。
从素质要求看,德育要形成素质发展内容,实现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的有机融合,体现出德育内容基础性与素质化融合特征。可见,德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承担着特殊任务,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生活和交往是其神圣职责。
德育内容丰富性的实践要求是:内容要生动、多样,达到相应的“广”度。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情感、行为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知——行”结构,实现知、情、意、行同步发展,成为品德健康发展的人。
6.时代性内容。
从时代要求看,德育内容不断拓宽。富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有:创新和生态意识、终身学习观和合作精神、科学与信息道德观、经济与生态伦理观、公平竞争与互惠互利的市场法则、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求同存异与共同发展的全球生活理念等。
德育内容主要由价值观、世界观、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组成。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社会主导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相互渗透、共融一体。这使得世界各国的德育都指向更具普遍性、国际性和人类共同性的德育内容,使得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引进别国先进科技、吸收他国思想文化有益成果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把握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是德育时代性的鲜明体现。我国德育仍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但要融入时代气息,如科技与生态道德、经济与网络伦理、合作精神教育融入主旋律。
二、内容德育主要途径
1.德育内容“接受性”的提高。
(1)接受即认可和相信。
德育内容为学生接受是教育实效的重要前提。接受是认知的同化,是学生对德育内容选择、加工、内化的连续认识反应过程,表明一种信息已占领了学生思想阵地。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有三种接受方式起作用:自发性接受,学生在无意识中不知不觉接受了他人思想影响,这是人社会化本能所驱使;指导性接受,在师生互动中接受,由社会需要所驱动;自觉性接受,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由学生自我需要所驱动。接受要实现由适应性接受向选择性接受转变,发展学生的选择性接受能力,是衡量德育成效的一个基本点。
(2)学生的接受心理。
真理接受心理,真理能为人指点迷津、启人心扉。人格接受心理,榜样的热情态度,深睿言行,有教养举止,为学生产生愿意去仿效的心理倾向。感情接受心理,以感情为联系纽带,注重情感投入和感恩回报,这是东方人际关系的一大特征。事实接受心理,摆事实,讲道理,以事论理,以理服人,最易为人接受。环境接受心理,人生活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受环境风范熏陶。
接受是一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知识接受分一般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把握学说理论三个层次;方法接受有知道基本方法、运用方法分析问题、运用方法解决问题三个层次;信念接受有认同学说、相信学说、坚信学说三个层次;行为接受分一般服从、自觉保持一致、创造捍卫三个层次。
(3)接受模式的建构。
内外沟通模式——外在认知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相互沟通的接受模式。其过程为:学生受到外部刺激,大脑作出反应,原有认知结构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使外在信息与内在认知结构相互沟通,经过整合,融合成新的认知结构,潜在能力形成。
表层强化模式——外在认知通过联系临近知识结构而形成新认知结构的接受模式。其过程是:外在德育内容先与学生表层相邻近的知识结构建立暂时联系,然后逐渐强化之,使它成为学生新认知结构。
构建发展模式——抓住学生内部思想道德环境“最近发展区”和“弹性接受范围”,促其认知水平提高的接受模式。学生确立起新知识、新观念,其原有认知结构引起质变。
2.德育内容“认同感”的增强。
德育内容认同感是学生接受德育内容基础上,自觉把其落实到道德行为中的心理状态。它分三个层次:一是接受,即学生理解、赞同德育内容,掌握了内容本质。二是感受。学生能够体验到德育不仅是外在要求,更是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产生一种践行道德要求的心理感受。三是行为倾向。学生自觉自愿地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心理感受得到实现。可见,学生对德育内容的认同实质是一个知、情、意、行发展过程。
(1)德育内容适度与循序渐进。
德育内容适度。一是内容的量适度,信息量不足等于无用信息,信息量过及则超出接收水平。二是内容输出速度适度,输出信息时的吐词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三是信息内容适度,与学生认识能力、知识基础和觉悟水平相适应。四是教育调子适度,调子低学生得不到鼓舞和激励,调子高超出学生接受能力,教育都起不到应有效果。
(2)找准“最近发展区”与选准诱因。
学生内在思想道德环境是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综合,是知、情、信、意、行要素的统一体,它们相互融合,基本表征了其发展方向和态势。这一“发展态势”即是学生内在思想道德环境的“最近发展区”,德育内容的输出只有与之建立起某种程度的联系,才能为学生顺利接收。
德育内容输出的程度总高于或优于学生内在思想道德环境水平,这就需要以诱导因素来实现其有机联结:以“实事”作诱因,进行直接联结,解决抽象与形象矛盾;以“旧知”为诱因,走温故而知新之路;以“背景”为诱因,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思维方法”为诱因,通过方法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最终达到主体反映客体,实现内容接收目标。
德育从“认同点”切入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再扩充认同点形成认同点等级优势发展为“认同面”,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内部思想道德环境与德育知识点和价值观逐步趋于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过程要以自我强化为主,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分析、说服、规劝、鼓励、总结,强化从“点”扩展到“面”,内部思想道德环境不断优化。
(3)需要驱动与情感激发。
人有多方面的内在需要,把准学生内在需要,或有意识地开发他们的需要,才会激起学生对教育的极大兴趣,并产生积极接收反应和加工行为。德育是将社会要求内化成学生自觉行为的过程,教师应该用社会需要去驱动学生,以提高他们内在需要层次性和成长自觉性。同时,教师要用良好情感激发学生,通过以理育情、以情激情、以意调情、以行固情、以境冶情、以美唤情等途径,最终丰富起学生情感品质,养成良好情操。
(4)适合“接受范围”与保持“必要张力”。
德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范围”,着眼于基础品质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实际提高,使他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方面的发展都能适应社会各种挑战。同时,德育内容要有适度的张力,即适当超越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发挥对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用。
3.德育内容“内化”的实现。
德育目的不是“受”而是“化”,即认知内化为情感、信念、意志等品质,情感、信念、意志等品质外化为行为。
(1)认知内化成品质。
学生内在品质形成,要经历知、情、意、信、行各要素均衡发展。认知内化成品质是一个从“知——行”的发展过程,同时又具有“多端性”,教育可从知、情、信、意、行任何一个心理环节开始。德育要充分利用多种开端规律,开辟多种渠道,促使学生品德综合提升。
(2)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即道德选择与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包括道德需要的激发、道德选择的引路、道德实践指导。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产物,一切教育活动最终都要通过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才实现。
①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
目标设计要“人性化”,即围绕着学生道德需要、选择和实践的提升来设计目标,以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幸福、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尊重、理解、肯定、丰富、发展、完善学生为目标思想,逐步培育起学生主体意识、精神、能力和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②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德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展人、完善人,要由防范、矫正型德育,即学生无选择地参与和被动接受的德育,转向学生自由思考、自行探究、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德育。
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不能完全自发地解决道德成长中的所有问题。教师在德育实践中的职责就是教育、引导、服务、帮助、强化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和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疑难问题,保证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
(3)实行个性化德育。
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个性差异为主要依据,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它强调在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使个体有更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同时发展其它方面,使个体的展示具有丰富的内涵。
①因材施教。
德育既要赋予每个学生应有的整体素质水平,又要关注个体差异,使学生都能获得适应自身特点的教育,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开发优势潜能。实施因材施教关键是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价值,走“自我发展”之路。
②自由发展。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去观察认识事物,发展新思想,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体验自身力量,磨练自身意志,发挥自身才能。个性形成就是个体社会化过程,自由活动提供了多种多样人际交往关系,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形成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③分层互动。
分层互动是把统一的德育要求分解成层次要求而逐层贯彻,把统一的德育内容分成有层次的内容而分别落实,把统一的实践训练分为多层次训练而分批指导,从而打破了德育的划一性和一统性,适应了学生不同需要,形成了个性发展的多元格局,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发展。
4.德育内容“外化”的促成。
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验,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生活世界呈现给人的都是真实的感性存在,只有在生活世界里,人们的知、情、意、行才能获得真正发展。
(1)在系列化活动中养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德育通过系列化活动,实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想习惯等全方位的自然化培养,这是德育的实践重心。其中教育引导是习惯养成的基础环节,制度规范是习惯养成的主要途径,分层有序是习惯养成的有效手段。
(2)在生活力培植中生德性。
生活力是人的生活认知力、实践力和生命成长活力综合体。校园生活力是教育联结现实生活的能力,即是学校教育回归、表现、创造和享受生活的能力和实际水平。生活力培育便是让教育回归原始本真,学校营造“全人、全校、全天”生活,创设好学生成长空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在生活体验中增德性。
体验是德育的生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是德育实践的重心。它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和自我反思,在分析、比较、鉴别中自主地得出结论,获得情感体验,才能有效解决“信与不信”问题,实现思想的升华。
(4)在细节教育中促德行。
德育要充分关注学生生活细节,在学生生活世界、现实遭遇、内心价值冲突中寻找蕴藏的教育细节,才会引来德育的源头活水。捕捉细节,教师要善于将意外细节进行创意塑造,或解学生心结,或暖学生心田;赋予细节以特殊意义,为学生健康成长开辟空间;化平凡为神奇,将琐屑变完整,直抵教育无痕的真义。
(5)在社会实践中成人才。
社会是学生生活学习、品德锤炼、智慧增长的大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接触、思考、分析社会问题,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既发展了能力、提升了品德,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外化是对理性认识的实践深化,包括品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品德意志的增强、品德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人良好行为习惯是践行德育要求的自动化行为动作,它在实践情境里,在完成各种活动过程中养成,且是活动多次相互交错重复的结果。行为习惯作为外化结果,既是学生获得正确行为动机的手段,又进一步激励其行动内驱力,行为渐向高尚方向发展。
5.德育内容“教育性”的体现。
德育是持久的社会大工程。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将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从动态角度看,德育内容教育性的实现大致有三个关键环节:
(1)晓之以理,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环节。
用“理”启迪学生,以理服人,学生才有理性认识的飞跃,才可能确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一是说服教育体现晓理性。学生有一定分析和判断能力,说服他们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启发觉悟,引起思想共鸣。二是面对现实,坚持真理。敢于用“理”批评错误思想倾向,明辨是非;善于用“理”支持正确思想倾向,弘扬正气。三是注重调查,对症说理。对真理的追求是人生所必需,问题的关键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理”。教育切不可主观臆断,乱说理就失去了教育机会。
(2)动之以情,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关键环节。
情是推动人行动的动力,德育过程富有情感才体现人的价值和本质力量。一是对学生倾注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情就没有真教育。二是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对学生尊重,双方真诚相待,彼此思想沟通,这是教育的起点。三是情感真挚,师生和睦相处,诚恳对待,动情感化,学生易产生强烈情感体验和思想共鸣,自觉消除芥蒂。
(3)导之以行,学生知行统一的关键环节。
德育落脚点是学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一是教师有身教性。教师是学生仿效的模范,身教总重于言教。二是深入学生生活中指导。教师要做学生生活的有心人,在实践中指导他们把提高思想认识与锻炼德行结合起来,实现知行统一。三是规范思维与规范行为相结合。规范人的行为重要,规范人的思维更根本。社会信息良莠不分,人的思维“有序”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6.德育内容“和谐性”的追求。
人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前提。和谐的人要有健全的人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把学生培养成和谐的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些反映到德育内容上,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和接受能力实施不同的教育。
(1)和谐社会教育。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质是人与人、自然、社会关系发展的教育。
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当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风气不乐观,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等问题,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必然选择。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2)和谐意识教育。
和谐意识是把和谐观念、价值取向内化为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心理。
一是诚信意识,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二是合作意识,合作才有成功、发展和共赢。
三是守法意识,人人依法做事、学习和生活,社会才和谐。
四是宽容意识,学会宽容,善待别人,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
(3)和谐道德教育。
和谐道德包括主体性与社会性和谐、现实性与理想性和谐、认知性与体悟性和谐等。德育过程在不断增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德育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同时,要着眼未来,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德育内容要经过知、情、意、行环节的协调发展才对学生发生影响,德育过程要强化实践环节,促使学生深化认知、加深情感、锤炼意志、端正行为。
(4)和谐成才观教育。
和谐成才观就是德才兼备的成才观。德育必须以学生全面发展、和谐成才为指向,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学习与思想修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自身价值实现与服务祖国、远大理想与现实奋斗有机结合,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德育内容结构优化要适应国际社会趋势,体现时代性;适合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突出创新性;符合教育和人身心发展规律,遵循规律性。德育内容不同的结构体系,都向学生传授着特定的信息、情感、信念,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思想,促其心理成熟;使学生获得认同意识,确立正确政治道德取向,帮助学生端正思想道德态度;指引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由此产生思想道德观点,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2]程建平 主体性人格培育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3]张忠华 科学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系统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10。
[4]陈晏君 对当前德育内容体系重构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1。
[5]张祖华 德育生活化和大学德育模块化教学[J].教育探索,2010,4。
[6]戚万学 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3。
论文作者:程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内容论文; 道德论文; 社会论文; 思想论文; 认知论文; 《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