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特色研究论文_黄雯倩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特色研究论文_黄雯倩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以中国同名民间故事为基础的。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东晋时期,在中国南方(现在的浙江省)的祝家庄,有一个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很聪明,而且很渴望学习。她打破了传统的封建制度,打扮成一个男人去学习。在她的学习过程中,她和她的可怜的同学梁山伯一起奋斗了三年,建立一种纯洁的感情。在离别中,他们互相揭示对方的感情和真挚的感情。她用各种手法来描述他们长期隐藏的爱和真诚。然而,诚实的梁山伯并不理解她的意思。一年后,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人时,他立即向她求婚,但是此时朱英台的父母已经答应她嫁给马文才,一个富裕而没有技能的家庭的儿子。尽管她坚决不服从和强烈反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梁山伯没有得到爱人,两人相遇后悲痛不已。祝英台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就来到梁山伯的坟前,面对天空,对残酷的封建伦理大发牢骚。这时,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了,祝英台跳了进去,然后从坟墓里飞来一对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形影不离。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单乐章的标题协奏曲,在每首乐曲中都增加了一个标题,提示音乐的主题。这不是西方协奏曲中常见的风格。它展示了戏曲的叙事手法和音乐手法。越剧是主唱,常以歌唱风格来叙事抒情和刻画人物的每个细节,每一首歌都是优美的歌唱手段。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旋律则完全优柔寡断,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以表现内容和戏剧情节的手法表达。

呈示部

1.引子

一开始以长笛模仿鸟叫的旋律开始,然后双簧管以柔和的抒情主题引出美丽的景色。

2.主部

首先,小提琴奏出带有诗意的爱情主题。大提琴遵循着浓重的圆音和小提琴的柔软进行对答。最后,乐队再次演奏了爱的主题,表达了梁祝真诚纯洁的友谊和对彼此的深爱。

3.连接部和副部

连接部分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旋律,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演变而来的,是一种灿烂而自由的节奏。

副部

这部分节奏清晰、欢快,多采用跳跃表演方式,使旋律生动、跳跃、独奏和管弦乐交替出现,生动地展示梁祝同学三年,一起朗读和演奏美好生活。

4.结束部

这首乐曲变成了慢板,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又开始了一段充满感情的对话,断断续续的声调展现了祝英台装扮成一个犹豫、矛盾和害羞的男人的内心情感。它展示了十八相送,长亭告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

铜管以一种严肃的节奏和阴郁的声调演奏着封建势力的凶残和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来表达英台的悲痛和恐慌,乐队的强劲快板掀起了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的主题。封建势力这两个主题正在逐渐加剧,形成了祝英台的反婚怨恨场景。虽然管弦乐队曾经给人们一种向往和向往的幸福生活,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却给了巨大的压力。

2.“楼台会”

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回答,缠绵而凄凉,如呜咽的声调,梁祝相会楼台时,所有的情感都交织得淋漓尽致。

3. “哭灵、控诉、投坟”

小提琴散板的独奏和乐队的快板交替出现,这一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和越剧慢而紧凑的歌唱方法,深刻地展现了英台在墓前谩骂封建伦理的血泪场面。最后,英台投入坟墓,音乐达到了高潮。

再现部

这一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奏出了优美多彩的旋律,与竖琴的滑奏形成鲜明对比,把人们带到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演绎了爱情的主题,表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死去,变成一对蝴蝶在花丛中欢乐地自由飞翔。

结语:

小提琴协奏曲融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于一体,根据情节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表达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愿望,表达了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曲式结构的民族性: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技法融揉弦、滑音等中国传统器乐手法于一体,对小提琴演奏技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滑音是一种装饰音,在中国古代音乐、民歌和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表现中国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揉弦也是弦乐演奏中最具表现力的技巧之一。在适当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揉弦比不加的发音要生动得多。如果演奏者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两种演奏技巧,那么《梁祝》对“魅力”的表现就会大大降低。早在《梁祝》尚未完成时,小提琴家赵志华就向何占豪介绍了各种小提琴演奏技巧,为他进行了各种示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继承、借鉴和发展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无论主题、形式、节奏、旋律都表现了中式风格,体现了民族特色。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为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营养。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民族,没有世界,创新和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我们必须学习和继承我们的传统音乐和艺术,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并结合时代背景和人民的需要,创新、创造、创造。

论文作者:黄雯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特色研究论文_黄雯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