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苏维叶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苏维叶

身份证号:45010419790824xxxx

【摘 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市政道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政公用道路使用强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市政公用道路施工质量提出了解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升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则需要确保路基结构的平稳性,努力提高路基施工水平。文中从道路施工技术对市政公用工程的重要性着手,分析了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及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措施

引 言: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的质量,需要努力提高路基施工的高效性和稳定性,确保路基结构和整体道路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水平。因此需要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来有效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使路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确保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整体质量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 道路施工技术对市政公用工程的重要性

在道路结构中,路基作为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需要承载着道路自身及路面上车辆的重量,具有传递压力及支撑的重要作用。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以整体质量。路基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地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提升路基的稳定性。一旦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不仅会导致渗漏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导致塌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留下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施工技术,努力提高施工技术的水平,确保道路建设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以便于更好的推动市政公用工程的健康发展。

2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2.1 路基的强度

路基施工作为市政道路施工中极为关键的环节,需要努力提高路基的强度,使其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要求,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外力作用下对路基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路基刚度和水温稳定性的有效控制,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有效的提高路基的强度,减轻路面的负担。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避免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同时在温度变化下,路基也不会发生各种质量问题,有效的确保了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2.2 路基结构稳定性

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承载着来自于道路及路面上的荷载,路基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路段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土质进行改善,有效的提高土质的承载力。由于市政道路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车辆碾压及来自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其发生变形的可能性,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3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测量

路基施工测量主要以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等几个方面为主,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测量开始前需要检测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确保测量的准确度。同时工作人员还要熟悉施工图纸,对设计是否存在失误进行检查。在测量过程中,特别是在中线复测时,需要对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进行设置,测量放线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控制测量误差,确保纵横断面定位精度能够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测量时还要对道路下面铺设的路线管网进行充分考虑,避免导致不必要损失发生。

3.2 路基挖方

需要做好路基挖方前的准备工作,在确保截水沟和排水沟排水通畅的基础上,还要做好防渗工作,避免路基用地附近的建筑发生渗水。对于影响路基挖方施工的障碍物需要进行拆除。在路基开挖后,需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同时还要确保开挖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结构物带来不利影响。通常都是会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路基土方开挖,利用挖掘机和自卸式汽车来完成开挖和运输工作。在具体挖掘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放样,掌握好坡度和标高,避免出现少挖或是多挖问题的发生。

3.3 路基填筑和压实

路基填方之前,首先要确立某一填方路段来试验,以了解路段的土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先测量出松铺系数满足压实要求的技术参数与基本标准,通过压实要求的测试,确定最佳的设备组合,以便更好的指导生产活动。还应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及挖除,如果施工现场的回填土方小于80cm,可先清理原地表面,完毕后将土层翻松30cm,而后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度大于等于93%以上)后填筑。反之,若回填土方大于80cm,挖除原地表面后,将基底位置压实(压实度应大于85%)然后再来填土。路基填方作业了划分为填作区、平整区、震压区、检测区四个校区,在各游览区间组织流水施工。摊平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层土应该有一个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必须大于其标高下的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此来满足路基边缘的压实度需求。回填土方摊平之后,应运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反复的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轮迹重叠0.4m-0.5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而后根据相应的频率测出压实度,报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记录。

3.4 路基排水

需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这样雨天或是雪天路面范围内的降水能够迅速排出路面,避免积水过多导致路面下渗问题的发生。在地面排水中主要以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为主。集中排水主要是在路面两边设置横坡、边沟、急流槽,这样能够使雨水顺势排出。分散排水主要是针对于平坦地势情况下采用的排水方式。在做好路基排水工作时,还需要对路肩进行硬化,对路基边坡进行加固,特别是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绿化地带,需要采用有效措施避免横向排水出路受到阻碍,通过设置路肩排水沟来进一步使沟坡的排水量得以扩大。

3.5 路桥过渡段路基施工

在道路和桥梁交接处进行路基施工时具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在道路投入使用后,路桥过渡段也是极易出现问题的部位,特别出现沉降,从而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控制好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质量,在确保搭板和桥面厚度、结构层相同的基础上,还需要确保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技术,针对具体的施工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确保其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

4 结语

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改时,优化施工技术控制,从而有效的确保整体道路工程质量的提升,在确保道路结构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更好的推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长勤.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

[2]寇文军,曲绍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才智.2015(01).

[3]端木晖.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01).

论文作者:苏维叶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苏维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