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云 湖北省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教师 湖北 潜江 4331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166-01
自2016年起,教育部将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统一改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这一课程变革源于党的十八大后法制社会的需要,体现国家对公民法制培养的要求。新教材的亮点在于融入了核心价值观,加强了法治意识,渗透了传统文化,强化了儿童主体。通过两年多的培训、改革、实践,我们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取得了共识,对比以往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有了重大的突破,也引起社会的关注、师生的新奇与探究。但是,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还是遇到很多的彷徨和挑战。热热闹闹的课程改革仍然无法撼动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相当严重,兼职的教师队伍常常凸显出综合素质的羞涩与尴尬,许多老师生搬硬套,囫囵吞枣把鲜活的新课程理念变成了教条,如“放任的民主、散乱的活跃”等。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理念究竟如何注入法制意识,激活课堂教学,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为学生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在理论中学习 让理念显出来
首先要明确课程的含义和定位,《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以来,“培训、观摩、研讨”成为我们德育老师共同的需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本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优秀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和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由此看出,其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意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二、在绘本中学习 让故事动起来
图文兼备,以图为叙事主体的绘本是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计思路。绘本表达中,图作为重要的叙事要素,不仅直观展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可以简明地烘托故事气氛,表现人物的活动,感受及故事的发展逻辑。如何让故事动起来呢?我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录像、幻灯、配音辅助展示绘本故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故事发展的完整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二年级《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中,我事先下载了各种场合的声音,根据绘本画面配上与之相合适的声音 ,如嘈杂、喊叫、拍桌子、流水、鸟叫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情境中的声音,体会到不同的声音,进而从自然到人文,领悟到在人文情境中小点儿声后所显现出来的文明氛围....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简单的画面丰富化,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此外,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想象也可以加深他们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与体验,“在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小点儿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情感交流。
三、在游戏中玩耍,让课堂活起来
游戏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有趣的活动,小游戏带活大课堂。陶行知这位坚持“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家,倡导玩就是儿童的主要生活方式,也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在玩中可以吸取大量的知识营养。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教师要用游戏教学法把学生从课桌上解放出来,有“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
在教学中我常带着学生们玩各种游戏。如:在二年级《好孩子守规则》教学中,先讨论为什么大人总是给我们订很多规矩?不许这样又不许那样?我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过马路,乘公共汽车等,使学生懂得行人要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追赶打闹,“上下车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内乱跑”等交通常识;在班级生活中玩流动红旗带领学生共同制定规则,有效约束班上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礼仪、尊法守纪等规范行为,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还有通过玩过家家游戏,帮助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不同分工,应担负的不同责任和义务;知道小孩子不要随便离开大人,如果万一走失,不要哭喊吵闹,不能慌张,平时要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特征等。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不能随便跟陌生人搭讪,激发他们的防范意识,在危险情境下能沉着冷静,想出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户外游戏“我和春天一起玩”活动中,我先要求家长周末时间带孩子出去游玩,然后跟随学校的春游活动,活动前提要求,活动后来再现、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组织学生回味春游活动,以游戏形式来说春天、唱春天、画春天,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等。在整个游玩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乐趣。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亲身体验为材料,再回归课堂能有效地激活课堂,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大家都畅所欲言,这样的学习是开放轻松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开心的,我们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们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灵活而直观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激活课堂,学生才能都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课的高效性。
教材不只是传递知识的载体,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凭借的话题、范例。我们教师只有及时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都吸收到课程内容中,让学生对生活有了认知,感悟,才能激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把生活引进课堂,让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更好指导学生认识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论文作者:高书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学生论文; 儿童论文; 道德论文; 法治论文; 品德论文; 课堂论文; 课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