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贺春莲,秦志红

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贺春莲,秦志红

(新疆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总共63例患者纳入研究,按掷硬币法分组。一组行常规护理,29例患者,设对照组。另一组行急诊护理,34例患者,设研究组。护理后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抢救时间较短,复发率低,住院日短,PCI率低,满意度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202-02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快、病情急和死亡率高特点,冠脉持续急性缺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多数发生在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在诸多病因下冠脉粥样斑块破裂,且血小板破裂板块聚集,冠脉管腔血管阻塞,最终造成心肌缺血。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急诊护理可辅助急救顺利完成,保证急救效果,降低死亡率。现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总共63例患者纳入研究,对急诊护理实施方法与效果作出分析,报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总共63例患者纳入研究,按掷硬币法分组。一组行常规护理,29例患者,设对照组,均龄(46.52±4.71)岁,32~81岁不等,男女分别17例、1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3.55±0.67)h,0.5~11h。另一组行急诊护理,34例患者,设研究组,均龄(46.34±4.56)岁,32~80岁不等,男女分别20例、1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3.32±0.80)h,0.5~11h。两组均经超声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开始前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获签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标准。两组年龄、性别和发病时间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及时出诊 根据疾病特征制定急救方案,挑选技术娴熟、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出诊人员。接到120电话后,简单询问病情和地点,迅速派救护车。在途中主动与现场人员联系,了解病情,交代其正确维护个体安全。

1.2.2心理干预 意识清醒者常出现恐惧、心烦、焦虑和不安情绪,心理压力大,医护人员应准确、娴熟、快速的护理,以免增加个体负性情绪[1]。主动与患者沟通,简单介绍疾病,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分散注意力,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的满足个体心理及生理需求,缓解恐惧、心烦等。

1.2.3急救护理 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取硝酸甘油,让其舌下含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向家属了解情况,给予全身检查,密切监测症状体征变化,确保心率正常。创建多条输液通道,输入药物,稳定病情。心跳停止者给予除颤治疗;胸部疼痛严重者,皮下注射吗啡,减轻疼痛;心肌缺氧者及时吸氧。

1.2.4转运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联系医院做好急救准备,协助患者平躺在担架上,避免剧烈活动和移动[2]。静脉通道持续稳定性输入,严密监测心率和呼吸变化;转运途中给予心跳复苏和吸氧操作,及时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

记录两组抢救时间、复发率和住院日,观察两组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例数,比较分析。设计调查表,发放给两组,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比。

1.3 效果标准

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分不满意、一般和满意三级。①不满意:得分<65分,不满意例数/总病例数×100%=不满意率;②一般:得分65~90分,一般例数/总病例数×100%=一般率;③满意:得分>90分,满意例数/总病例数×100%=满意率。一般率+满意率=总满意度[3]。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 观察指标

对照组抢救时间(55.14±9.35)min,5例复发,复发率17.24%;住院日(16.25±5.46)d,6例PCI,占比率20.69%。研究组抢救时间(31.23±10.04)min,2例复发,复发率5.88%;住院日(7.44±1.29)d,3例PCI,占比率8.82%。两组中研究组的抢救时间较短,复发率低,住院日短,PCI率低,经统计学处理,P<0.05,t=0.8953,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满意度

对照组总满意度79.31%,不满意率20.69%(6/29),一般率44.83%(13/29),满意率34.48%(10/29)。研究组总满意度94.12%,不满意率5.88%(2/34),一般率38.24%(13/34),满意率55.88%(19/34)。两组中研究组的满意度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χ2=1.0749,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有心力衰竭表现,突发性胸骨濒死感,急救关键在于恢复心肌血液供应,疏通梗死血管,保护心肌。急诊护理对院前急救有重要作用,可快速出诊,有效缩短急救时间,使患者最快得到救治,降低死亡率。分析显示,急诊护理可针对患者急救需要展开护理,根据个体病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急救效果,降低死亡率,挽救个体生命[4]。此文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抢救时间较短,复发率低,住院日短,PCI率低,满意度高,两组P<0.05,可见急诊护理实施效果佳,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效果有确切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萍.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2):1.

[2]杜惠梅,牛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2014,12(18):217.

[3]陈春花,彭慧,任春菊,吴春燕,唐海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2):123-124.

[4]陈新妹.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1):200+206.

论文作者:贺春莲,秦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贺春莲,秦志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