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克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1600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按照护理系统及医嘱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的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随着医院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为了使护理记录更加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具有法律意义,随机抽查护理记录各380份,对其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浅论如下:
1、临床资料
随机抽查在架病历380份,其内容包括首次护理记录,住院过程护理记录中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知识学习和培训。
2、护理记录中的问题
2.1首次护理记录 入院评估未及时评估病人入院时的情况,如:症状、体征、及身心状况等,入院时间不准确或入院方式未描述,如平车、扶行或步行入院等,医疗处理未记录主要措施及入院宣教。
2.2过程护理记录
2.2.1记录不及时 转科病人未及时记录,病人已转到其它科室,但原住院科室未及时记录转科前的情况,手术病人已由手术室返回病房,但病房未及时记录返回时病人的情况,抢救病人记录不及时或6h内未及时据实补记。
2.2.2记录不准确,不使用量化指标记录客观资料 如:尿量减少,引流胃液少许;医护时缺乏沟通,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时间出现差异,从而使病例所具有的法律依据作用大减。如抢救病人用药开具医嘱的时间与执行医嘱的时间不对应,医生记录患者解柏油样大便两次,护士记录患者大便正常,病人离开病房的时间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前后矛盾,如患者10:00时血压170/110mmHg,12:00时血压已降至110/90mmHg,但在相应时间内护理记录患者病情无变化;记录中有护士的主观判断,无客观依据,如患者有呼吸急促,但无呼吸频次记录。
2.2.3记录不全面 只有治疗用药的流水账,主要内容未记录,如昏迷患者在护理记录中未描述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患者生活无自理能力者缺少对患者给予生活护理方面的描述,慢性病、疑难病病人的心理问题等未提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4 记录不完整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缺乏及时、连续、动态的追踪观察记录,如患者有特殊主诉,医嘱有特殊检查和处理,但在护理记录中未能体现出来,如患者体温升高,39°时有药物处置措施,但无复测体温结果记录,患者诉便秘,医嘱给予口服泻药,但护士无患者排便情况记录,患者有呼吸困难、缺氧、给氧气吸氧记录,但却无用氧后患者呼吸、缺氧等情况是否改善的记录;医嘱有停氧、停心电监护,但护理记录未能体现;患者有痰多给予翻身拍背后无排痰情况记录。
2.2.5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书写的规范性 在记录时每栏填写不全,如科别、床号、住院号、页码填写不全,有笔误或写错,未按要求改写,而是有涂改、用胶布、纸条粘贴,或因字迹潦草无法辨认、主要病情漏记或记录单被弄脏等其他原因需要重抄时,未得到原纪录人的配合而全部由一人笔迹重新抄写,虽然记录的内容未改,因易让人产生不信任感,影响了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2.2.6 缺乏个性感 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人,记录的内容千篇一律,未能体现个性化护理,心理指导或健康教育实施后未及时记录或漏记,当患者因疾病或害怕,心理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或恐惧时,护士往往只是给予指导和心理疏导,却忽视了护理记录,且对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未提及。
3.对策
3.1 加强法律知识和意识的教育转变观念 基于护理专业的特点,在执行医嘱和各项操作中唯一能起到证据作用的就是护理记录。因此在护理文件书写中要树立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要认真学习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管理规定》及质量控制标准,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书写护理记录,观察到什么、做了什么就记录什么,同时,护理记录必须与医疗记录相一致,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3.2 加强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 护理记录是由护士群体共同完成的,由于护士素质参差不齐,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有的护士不能及时预见病情发展及并发症,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因此,要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检查中突出的问题,组织专题讲座,护理查房,疑难病历讨论等,并定期进行考核来提高每位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做到在记录中重度突出,体现专科特点,同时鼓励和支持护理人员参加高层学历的学习,增加深度和广度,以及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3 改善护理机制 对不同资质的护士进行分类,未取得护士职业资质的护士、学习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必须由上级护士及时审核、签名。实行弹性排班,保护护士有充足的时间观察病情和完成护理记录的书写,从人员和时间上保证护理记录的书写和质量。
3.4 科室质控 对护理记录实行三级质量管理。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首先护士把握好自我书写质量关,认真把握好护理记录的环节质量;责任护士检查所管病人的护理记录的终末质量,如每日检查危重病人、手术前后病人、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病人的病历质量;护士长每周不定时抽查每个责任组书写的护理记录,尤其是危重、大手术前后病人以及低年资护士的检查指导的重点,将记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每月科室护理中质控会议上进行反馈,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加以整改和提高。
3.5 加强医、护、患之间的沟通,避免记录不符 医疗记录不符,主要在医护双方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而产生。护士在发现医生记录与自己的记录不一致时,应与医生核实,避免医护记录相互矛盾。另外护理记录的原始材料来源于患者,护士应深入病房多与患者沟通、观察、真实地收集患者资料才能保证护理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
4.讨论
从检查结果显示,通过加强了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和意识的教育,加强了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了质量控制管理,使护理记录书写逐步规范化、专业化、促使了护理记录质量的提高。客观、真实的护理记录,全面反映了住院期间疾病的转归、治疗护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利于医院在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中的举证。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发,必将对护理记录书写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论文作者:王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医嘱论文; 病情论文; 情况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论文;